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语文教学本体中的活性因素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8阅读:
字号:|

  语文教学本体中的活性因素论文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运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数理等课学生一两节不听,就接不上头绪,语文几天甚或半年不听,照懂不误;政治等课临考时,学生埋头突击,成绩倒也显著,而语文想短时间内见效,却不如人意。李白一首《静夜思》,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在语文课本中学到,解释也能说其大概。可是当你成年以后,远离家乡甚至祖国只身羁旅时,再体会这首诗,却别有一番孤寂、酸涩,甚至潸然泪下。这样看来断定《静夜思》仅仅是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水平显然是不够恰当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学里面有一些非定时、非定量、非定度的因素,这些不容易捕捉、不容易判定的活性因素使语文教学时时处于动态的走势中,人们以不变之常理去把握它时,往往徒然无奈,语文教学效率低也就成了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古人读书讲究不求甚解,贯通大意,如果一味沉缅于某一字句文段,谓之“死在言下”。当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执迷于单一的某一堂课、某一篇课文、某一操作方法时,是否有“死在教中”的危险?笔者认为应该从单纯的操作中超拔出来,对语文教学本体进行宏观透视,尤其是对那些不容易捕捉的活性因素进行梳理,以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使中学语文教学走出费力耗时效率不高的困境,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施教对象的伸张性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往往是对知识精细的分解,科学的再现,对施教对象——学生则缺乏深入的认识与研究。纵然教师学富五年,费尽口舌,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孙子兵法》中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说法,教师唱独角戏的致命之处即是没有做到“知彼”,即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对一些特级教师的个案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抓住了学生,并且充分挖掘、发挥了学生身上极富伸张力的活性因素。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认识到语文教师的传授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并非一些等待填充的物。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以构建智能、塑灵魂为终极目的的人化教育。《论语》中说:“君子不器也。”语文教学中君临天下的态度、照本宣科的满堂灌,均为器化教育,是与人化教育相悖的。那么适应人化教育的良好教学关系是什么呢?应该是以施教者为主导、以受教者为主体的平等、互助的和谐关系,魏书生自学法就是以尊重人、理解人为基点,成功实行了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教学,其非凡效应有目共睹。

  其二,应认识到施教对象身上天然的母语感悟性。如果只将视点停留在施教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一点上是不够的,因为这仅仅是与数理等学科所共有的特点。母语能够自然习得是语文受教者的个性体现。我们知道人一出生就处于一个母语学习的大环境中,耳濡目染,加之日益增长的交流的需要,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听、说的语文活动。鲁迅先生在其杂文《人生识字糊涂始》中说:“他们学语文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含义,得到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注:《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在这里,鲁迅先生道出了一条学习语文的特殊规律:母语可以自然习得。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受体——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靠悟性来学习语文,这种悟性很大程度上是融汇了天资、知识环境、知识贮存之后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直觉,它富有张力,也不整齐划一,因人因时而异,并且随阅历的久长而日趋丰富。这就向我们昭示着:处处皆有母语,语文教学不应囿于课堂,语文学习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

  其三,应认识到施教对象的语文价值取向是完成一种自我创造。我们知道人有别于动物的根本一点是通过创造以求自我观照、自我确认、自我实现。这种自我意识随着人的年龄的渐大、所受的规范限制越多而渐渐内敛,而儿童身上却体现得很充分。因为儿童如璞玉,少矫饰,处于本然状态,他们执迷于三维动画世界即是明证。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自我幻想、自我施展、自我创造(一种近乎调皮捣蛋的倾泄)的充分满足。这种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施教对象身上也有丰富的内蕴。如他们有参与语文教学的欲望,有听说读写的欲望,有思考的欲望,有质疑的欲望,有争辩的欲望,有评判的欲望,有期待鼓励的欲望,有与教师沟通的欲望,……教师要珍视这些欲望,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的“语文自我创造”充分纵横驰骋,教师再相机加以点拨,那么语文教学活动就可以进入师生和谐共创的佳境。

  二、施教内容的复杂性

  相对于施教对象人的活性因素来说,施教内容显得稳定一些,但并不绝对,而且随着人们对语文认识的拓展、加深,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界同仁的共识。以前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叫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99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则指出: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汉语文独有的文言文等及其文化的多元体系”,由此可见,语文已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趋势,一句话语文教师面对的施教内容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统一体。

  其一,从单篇选文看,语文具有不可穷尽性。语文教材无论以何种体例编排,都离不了一篇篇的选文。就单篇选文来看,它是多层次多元素相对自足的综合体。从字词的形音义到句段篇,从修辞到语法,从谋篇布局到写作手法,从文学常识到文化常识,它的包容性极强,教授者很难也不可能一一穷尽其所有,只能侧重解决几个重要问题。所以有些语文教师常常半开玩笑地说,一篇课文就可以出一份语文试卷,戏谑之中却也道出了语文的无限广阔性、不可穷尽性。

  其二,从知识结构看,语文具有非逻辑性。众所周知,数理等学科逻辑性很强,知识结构呈难度递增的线性排列方式,如小学数学的知识排列,就是整数——小数——分数,其衔接性强,一环扣一环,中间如有缺漏,则接不上茬。语文则不然(当然语法也有线性特点,如字——词——短语——句子——句群),其根本知识结构特点是非线性的、螺旋性的排列方式,它注重知识的积累重合,轮番滚动,使学生在反复认识、反复习练之中形成语文的能力。如小学有记叙文的学习,初中、高中也有。至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语文短期内难以见效、李白《静夜思》难以定度的原因。由此可见,语文只能是大体有度、具体则无度,大体有时、具体则无时,大体有量、具体则无量的张力学科。叶圣陶先生正是把握了它这一本质,所以一生总是不断致力于强调语文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其三,从核心因素——语言看,语文具有动态性。语言是语文的核心因素,是语文的物化载体。以前语文教学对语言进行类乎生物解剖式的静态分析较多,特别是语法可以说分到了不可再精细的程度。尽管如此,有时候还会有来不及提防的问题迎面而来,让许多对语法进行深透钻研的语文教师颇为头疼。有些语文教师惊呼:汉语的随机性太强了,连语法都框架不了它!这不好规范的因素就是语言动态性的呈现。表现之一是多言外之意。汉语的运用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灵动的。孤立静观时,它有清晰的界定与涵盖,表示明显而确切的意义。如“她”,直接的意义是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女性,这是一种概括了的意义,明显而确实。但动态使用时却富有弹性,变得灵动而富有个性。表现之二是浓厚的人文色彩。语言是人类认识的外化形式,自然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汉语也不例外,它包蕴着人的主观色彩、人的思想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如嫉妒,为什么带“女”字旁,不带“男”字旁?因为它是一夫多妻制的产物,它带有中国封建的男权社会的印记。表现之三是对语法范式的超越。这一观点很准确地说出了汉语的灵动性。如“我差点跌倒”、“我差点没跌倒”两句表达的意思均为没有跌倒,这就皈依了人为的语言习惯而逃离了语法的理性规范。(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其四,从文学意境看,语文具有延展性。中国艺术,当然包括文学在内,一向崇尚含蓄留白,意味深长。孔子在听了韶乐之后三月不识肉味,是言音乐延展性的艺术魅力。文学意境的延展即同于此。这有些类似于西方接受美学里的空筐效应,即创作者留下一让读者填充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听读者可以进行艺术联想与想象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空间即是文学艺术延展性的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这种再创造需要用一种艺术知觉去感悟作者那未完的隐含其中的奥妙,因而不可能划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三、施教者的能动性

  语文教学是由施教对象、施教内容、施教者组成的三维立体运作过程。其中施教者是组织者,起中介作用。它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将化为教学信息的施教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接受与否又形成一种反馈,教师根据这一反馈及时调控教学活动,使之和谐完善,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的,这是教学运作中的一个大的运转,如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般。那么施教对象的伸张性和施教内容的复杂性这些自身的活性因素,又构成了大运转里的小运转,如同地球的自转一般。故而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高难、复杂的动态运作体系,基于此,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能动性素质,即教师能够灵活驾驭并及时调控教学活动的一种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公务员之家

  其一是知识更新。过去人们常说,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那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但是随着迅疾发展的现代化脚步,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近年来大量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出来,各学科交叉现象已成为不可阻逆的发展趋势。那么关于教师一桶水的说法就得改一改了,教师应有的是常换常新的长流水,而不是一桶恒定的死水。

  其二是应变能力。施教对象的伸张性和施教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授教者必须具有很高的应变能力,这是一种灵活、智慧的高素质,具体表现在教学机智的运用上。教学机智属教学艺术的范畴,是指教师在教学艺术的创造中,面对新的教学矛盾、偶发事件、自身失误等,随机应变,及时调控,有效处理而使之呈现“柳暗花明”的教学佳境的颖悟、应变、妙引的智能。(注:杨青松:《教学艺术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语文科内容的庞大复杂,课堂活动的动态运行,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均会导致语文课堂上意外情况的发生。教师要以敏锐的观察、果断的意志,对症下药,以高超的应变能力作恰到好处的处理。

  其三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平时我们观摩书法大师即兴创作时,都感到惊讶不己和不可思议,因为大师三笔两画、涂涂抹抹,似乎在不经意之中就轻松地完成了一幅佳作。一般人也许会发问: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诸如线条比例、中锋侧锋、结构布局、明暗度等等是否合乎法度。其实大师给常人这种难以言传的创作气度正是其深谙创作方法又不拘泥于方法的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类于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学生的实际灵活操作,找出运用于具体教学情景的具体教学方法。比如教师有时可以用注入法,畅讲课文;有时又可以用启发式,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有时又可以用导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总之,不拘一格,因时因人因地因材而施教,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形成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语文能力。

  但是世间万事万物并非杂乱无章,其皆有内在规律可言,语文教学也有规律可寻,这就是平素人们所说的“教有常法”,这“常法”即是一些常规教学模式,它有一定的稳定性,比如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文言文的解读规律、材料作文的审题规律等等,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实践中发掘总结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驾驭这些规律,做到变中守常、常中求变,达到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教学化境。

上一篇: 语文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构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