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加强古诗文的诵读
语文教学应加强古诗文的诵读
摘 要: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作用。我们应当督促学生加强诵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诵读 作用 方法
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连起码的断句都不会,对最基础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就更差了。笔者在上古诗文课时,许多学生学得很被动,课堂上没有积极活跃的气氛。后来笔者了解到,学生之所以怠慢古诗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们觉得学这些古代的文辞似乎没有多大的作用,而我们语文教师也没有认真对待学生的这种消极情绪,以致使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认识方面造成短缺。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古诗文的诵读。下面笔者主要从诵读古诗文的作用和怎样诵读两大方面谈谈笔者的一点见解。
1 诵读古诗文的作用
1.1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思想波动时期,经常诵读古诗文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和学习处世的方法。如荀况的《劝学》一文,行文中整齐的排比、和谐的音节、畅达的气势使之流传久远,文中的比喻贴切、浅显易懂。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人们要有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学习态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指出了人们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文中蕴含的辩证唯物的思想观点多年来一直给人以启示和鼓励。还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虽是一篇游记,却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深思慎取”的态度。这里包含了实事求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我们人生的各方面都值得提倡。
1.2可提高文化知识修养
优美的古诗文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诵读这些名篇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弄通文言语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使学生便于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教古诗文,常常离不开对疑难词句重要语段的翻译。教师在课堂上点出了课文重点词句的翻译,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体会、理解和记忆。并且在诵读中,还可形成良好的语感,既理解了课文,又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做到文感和情感的统一。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我们学的古诗文,大都是作家的经典之作,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如古代四言诗的典范《诗经.硕鼠》;古代议论文的典范《荀子.劝学》,史传文学的经典《廉颇蔺相如列传》;五言律诗典范杜甫的《春望》等,这些名著不仅是古代语文的精品,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它浓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对自然、人生、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等文化积淀,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和品质。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古诗文时,不但学习了其中虚词、实词灵活多样的用法,还学习了动词的活用、介词结构后置、疑问代词后置等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学习了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3)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快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可以做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望洋兴叹”、“完璧归赵”、“不求甚解”、“锲而不舍”、“贻笑大方”、“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等等,这些词句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我们的老一辈学者们,无不具有浓厚的文言文功底,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诵读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学生们更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记忆力,熟读成诵名篇,从而奠定起“满腹经纶”的基础。
(4)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写”,一些学生就是因为积累的材料少,无话可说,因此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多诵读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写作时就会自觉的运用,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此外,古人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学生写作时也可以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加强学生诵读能力培养的措施
2.1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激发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热情,是我们师者的关键问题所在。
(1)把讲与读结合。笔者在进行古文教学时,对文中每个段落都要先讲解重点的字、词、句,再由学生参与译文理解文意,讲后一段读一段。先是笔者来范读,学生再进行全班齐读或单独诵读或小组诵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背诵。笔者主要采用“背诵接力”、“默写比赛”、“小组竞争”、“小组个人评优”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热情。
“背诵接力”就是用接力式背诵,每组抽一个人开始背诵,前一人出现差错或者遗忘时,小组其他同学接续,看哪一组用的人少。
“默写比赛”就是全班同学同时默写,学生互改,小组总评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同学和小组。
“小组竞争”就是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读、背、默写比赛,以代表成绩记入小组成绩,评出先进小组。
“小组个人评优”就是每次竞赛都记下小组个人成绩,一阶段后进行总评,选出小组优胜个人。通过这些宽松,有趣味的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的状态,激发、提高他们诵读的兴趣。
(3)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常会情不自禁的被作者描绘的情景所感染,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个情感契机,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以至在诵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词中运用比兴手法,“借水怨山”,作者以眼前景(清江水和无数山)道心上事(追忆金兵往事,感叹中原沦亡,壮志难酬),达到了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的开头一句就把词境从百里外的郁孤台,收至江西造口的江清水,紧接着“行人泪”三个字直点造口当年之事。词人身临宋太后隆祜及宋高宗被金兵追至之地,愤金兵之狂,羞国耻之未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因怀想隆祜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遥望汴京,然而,被无数青山重重遮住,望不见也。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郁苦凄迷的景中,理解作者的愤慨之感,才能在诵读时做到声情并茂,如临其境。
2.2加大诵读古诗文在考试中的比重,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在已往的考试中,我们只侧重于对字、词、句子的翻译、理解,考查背诵的内容较少,笔者认为可以加大一些比重,引起学生对诵读的重视。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督促学生加强诵读,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在诵读中,积累文学精华和思想才富,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做到“下笔微云超泰山”。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