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经济发展中“又好又快”四字方针,同样适合当下的语文教学。“好”的前提是科学发展,和谐进取,这是语文教学须有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课堂有效的科学性基于三个“切合”。一是切合语文学科的规律,二是切合学生认知与心性的规律,三是切合国家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做到这三个“切合”,才有和谐的教育教学,才有真正的高效。
本着第一个“切合”,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语言、文字上,着力于语言、文字的吟诵品味,参悟文学的意趣,浸润文化的熏陶,获取情志的升华,这样的课堂才有实效。语文课堂的实效只能姓“语”,一旦淡化甚而脱离语言文字的涵咏品悟,上成纯知识性的、纯思维性的、纯政治性的、纯考证性的、纯活动性的、纯游戏性的、纯观赏性的,再华美的包装,再诱人的精彩,也意义不大。曾听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教师花大量时间将英文版印发,让学生比较中英文版本的不同,就此开始研究性学习,学生忙忙碌碌,依然不透课文,听课者也一头雾水;也曾听过教《我有一个梦想》,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观演讲者图片,听原版录音,然后选择几段以不同组合去读读,就了之了;还曾观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教者淡化文本,而让学生听两首由原作演绎的同名歌(邓丽君、王菲演唱),观由原词创作的两幅同名画,然后借助于后人再创作的赋有个性化的第二手资料,谈对原作的理解。没了朗朗书声,没了唰唰书写,没了孜孜思索,没了细细咀嚼,没了欣欣顿悟,总之,没了语文课的况味,何谈语文实效?语文需要拓展,需要借助现代技术等包装,但一切拓展与借助都只是辅助,一旦失时失量失度,便会喧宾夺主,使语文课变异走样。应当警惕华丽的包装锁住了语文的本真本味,如同今日我们吃到的月饼,无论外在的、内在的有多少新创亮点,但吃起来总不是月饼那个味儿了,于是真想吃月饼的,还是去找那质朴无华的清真老式月饼。
本着第二个“切合”,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于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贴近学生的已有储备,贴近学生的接受空间,贴近学生的运用限度,总之,效率源自教者以生为本的真知、真心、真做,教师的精彩在学生的精彩之中,学的效率才是课堂的真效率。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转换观念,即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由重视教到重视学,由展现自我到呈现学生。诚然,语文教师最辛苦、最投入,不惜花大力气与数理化争时间抢效率。然而,投入越大,往往越要慎思。比如,量大是否高效?包括课堂传输的知识量,学生思维的运动量,学生课堂的活动量等,与学生所处年段的心理承受、认知潜能、时间精力相适吗?又如,快速是否高效?包括教师的语速快频率高、节点行进的跨度大节奏快、内容调配的密度大速度快等,学生真能跟上、理解、消化、运用吗?听过一节课——《祝福》(鲁迅)地探究性学习,40几分钟内,执教者接连抛出11个问题,小到祥林嫂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姓,中到从祥林嫂失去房产看封建宗法制度,大到祥林嫂的死说明了什么。学生完全被事先肢解的一个个抽象的问题,拉着走马灯似的飞驰而去,很少有喘息逗留作品,思考品味观风景的机会。问题与研究都需要,但须因情而异。个性化的意会性的文学作品,整体感悟的效果远远强于零碎的肢解。好比吃红烧肉,一口含在嘴里,汁肉尽在,虽然说不清是什么,但慢慢地嚼,细细地品,越品越觉得回味好极了。倘若放在碟盘里,点点切分,看含有猪肉多少,盐糖多少,酱醋多少,香料多少,等等,这种贴标签似的理性分析,怎么深透,也难以有含在嘴里的切实之感。文学中好多东西靠心悟,说不清楚,也无须说清楚。语文这一突出特点,决定了学语文需要“慢读书”,即适宜在静慢的氛围中,沉浸于重点细节。适切的慢,反而是学语文的佳境。语文课堂也应借鉴当下以“慢”回归为主题的社会发展理念,改变简单多快的非理性增效方式,回归到语文动静结合、张弛有致的优雅品学上来。当然倡导语文“慢学”,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适度。少慢差费固不好,多快强拉也不好;满堂灌不可取,满堂问、满堂动、满堂观也不可取:因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多快无异于揠苗助长,易使学生的头脑模式化、呆板化、疲惫化,看似快,实则慢。课堂教学的高效还在于师生两个能动性的最大发挥,两效合一才是真正的高效。对教者而言,教材的处理不是越满越好,越细越好,而是巧抓关键,让学生学会举纲张目,学得轻松实在;同时,“教有余”,即适当留出空白不教,让学生借助课内所学,自行学会。比如,《左忠毅公逸事》,抓主笔(写左光斗)的前两段,可以带起侧笔(写史可法)的后几段,只消明白主笔部分内容,侧笔可留作同学课下自学;主笔部分,只消抓题目中的“忠毅”二字,即可引导学生快而好地通晓内蕴。
本着第三个“切合”,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既在“受业”又在“传道”。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在的在校学生,未来的社会公民,包括世界公民。从国家战略出发,学业提升只是一个方面,做人的综合素质培育是更重的一面。而语文最具育人资源、育人契机、育人功能,所以新课标将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在三维上,突出知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兼容。仅有知能训练而无情感态度的主流引导,语文的效率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不是高效。对此,本文不作赘述。
语文训练的有效性,不等于训练者学识的高水平,也不等于训练本身的高质量,它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语文学科的依据,利于教;二是学生这个根本,利于学。提高语文训练的有效性,当由此着力。
以语文学科依据,即跟着语文教学规律走,包括体现这一规律的范式——课程标准的规定、语文教材的定性、语文高考的规则,在选材、程度、规范提法等诸方面,与日常导教和谐相容,协调一致。这是有效训练的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即摆正训练的目标是为提高学生,不是用来彰显自己学识的,没必要在审题等表述上玩游戏设陷阱考学生。以生为本需要的是以真诚、朴实、平和之态,用通俗、晓畅、周全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而不是以成人的积累体验与多日推求,尤其不能以某些专家的个性化研究,甚至长期形成的学术见解为准绳,设计训练,限定评价。这种错位的追求,学生怎么努力,也永远达不到要求,得到的只是无奈的分数;得不到分的固然看不懂,得到分的也往往是蒙的,失去了真正的区分功能,也就失去了训练的实际作用。于是,学生渐渐由畏惧到反感、厌倦,索性不搞语文。这样训练起到的不是带动的正效应,而是反推的负效应。学生越训练越泄气,越失去信心。请看某地高考模拟的训练提。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①(二首) 敦煌曲子词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征服偻罗未足多,儒士偻罗转更加。三策张良非软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倨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注释:①此二诗为联章问答,其一为问,其一为答。
题目:关于这两首词的写作年代,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中推断为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间(713---755),作者当是下层社会的一位士子,请你依据两首曲子词的内容,推断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当时的社会风气。
本训练满分4分,42%的同学不得分;得分者中,绝大多数酌情得1-2分,得3分的约5%,满分无。原因:对敦煌曲子词生疏,“定风波”两次出现,词牌还是寓意词?不清楚;题干说法与课标、教材、高考的通俗规范用语不一致,学生狐疑;超越了中学生鉴赏的主涉范围与认知积累,如“推断当时的社会风气”,因为隐含的背景复杂,一时无处推断;训练本身存有岐解。仅以第一首为例,全词跌宕起伏,揭示了一个最普通的保家卫国的道理,即在国难当头,只有勇敢得拿起武器,冲锋陷阵,才能解救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彰显的是有志之士的高贵品质和精神境界,这是创作动机的主流所在。只是,作者为了彰显军伍重要,以压低儒士德能为反衬,失之偏颇,这毕竟是次要的。但依次替代覆盖作者的主要意图,显然不对。仅此就推断“当时的社会风气”,这至少是专家研究的事,何况这两首诗的解读一向存有分歧,可查《唐宋诗词鉴赏辞典》张锡厚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该训练的缺失在于从选材、取点、表述各方面,远远超越了课标、教材、高考对中学生古诗鉴赏的规定量度(“初步”、“浅显”),是跟着自己感觉走,虽艰苦用心,但事与愿违。
提高语文训练的实效,还必须突破一个观念上的误区,即语文训练的低期望值。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低分定位语文,训练的难度系数维系在0.6左右,于是语文训练均分只要达到90-100(150分制)的分数就放心了,突破了便老大不安。当各地的高考数理化外语均分逐年上昂达120、130甚至140分的时候,语文则始终徘徊在90几分,过百的很少。这种价值取向与思维定势,深深影响了语文训练设计与评卷的非理性从难从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以语文难学、搞语文得不偿失的错觉,所以语文长期处于一流学科末流投入的极不和谐境地。这无异于人为的作践语文!长此下去,恐怕今后真的没有人愿意学语文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