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谈诵读教学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谈诵读教学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
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面镜子。“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手段。它是对言语的直觉的整体的领悟与感受。“语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的形成是先前的感知不断被后天学习中的词同化或顺化,从而养成的一种经验性的直接的敏锐的感悟能力。我们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来培养“语感”、发展“语感”、促进“语感”层次的提升、形成良好的“语感”,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下,大家对阅读教学中的读也相当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展示课上,读的分量很重,读的形式也多样化,可谓“读”领风骚。但多数课堂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这样的朗读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我以为指导学生朗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感悟:引领朗读从肤浅走向深刻
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步即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第二步感悟情景,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激情在朗读声中释放。而感悟情景体察情感是朗读的关键环节。若忽视此环节,孤立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游离于课文语言文字,课文形象之外,学生则少有真情实感,是用一种矫情,虚情来朗读。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将朗读指导与对文本的“思”“品”“悟”结合起来,达到“以感促读,以读生情,以情促读”,实现悟、读、情的和谐共振。
二、想象激发:引领朗读从单薄走向丰富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
学生朗读时,如果大脑中缺乏画面,内心里便会缺失情感的波澜,声音单薄无力,缺少韵味和内涵。教师要能不断地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来激发内心的情感。当这种情感积蓄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文字后面的画面就会逐渐清晰,甚至活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再趁机让学生朗读,由声音承载的情感就会从单薄走向丰富。
三、情境支撑,引领朗读从干巴走向灵动
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境,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所以,我们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就需要创设情境,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产生共鸣,并用自己情真意切的朗读去描绘它,表现它。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1)借助音像(2)借助插图(3)借助音乐(4)借助描述。
四、评价推进:引领朗读从“披文”走向“入情”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我们听到的常常是这样的评价语言:“你朗读的声音很响亮”;“你朗读得很有感情”;“你朗读得不错”……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
那如何作好评价呢?我认为对于朗读的评价要注重审美性,激励性,发展性,在精准的基础上回归感性,通过感性的语言,渗透抽象的指导和评点。如:如果你把“看万山红遍”的“看”字读得长一点、昂扬一点就更好了,就能把万山的辽阔、作者的豪迈读出来了,再试一次好吗?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当然课堂朗读教学的评价,教师也应尊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以“尊重、相信、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使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朗读作有机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和语感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
五、经典示范:引领朗读从青涩走向成熟
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老师用自己的情感与语言渲染带路,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时就会以声解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
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老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范读出于老师的口中,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中,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以范读,以帮助学生正音并初步感知课文;在分析重点词、句、段时,学生经过反复理解、朗读训练仍不到位时,教师可以站起来读一读,使学生在迷茫之时及时得到启发。
曾经有人这样问: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这样作答: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教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是啊,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要摆正朗读地位,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丰厚过程,让朗读凸现语文本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