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小说中“手”的描写
谈鲁迅小说中“手”的描写
鲁迅的小说富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不仅为文学殿堂塑造了一系列意义深刻而又栩栩如生的典型,而且以其高妙的“画眼睛”和“勾灵魂”等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鲁迅小说中的每个细节都有着独到的匠心,他常以白描手法,涉笔于“手”,创构出一幅幅令人深思的画面,充分体现了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的艺术风格。
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小说,有多篇直接写到“手”,有的甚至用了“繁笔”,这些笔墨都是小说的重要细节,有着深广的意蕴,闪射出令人瞩目的艺术光彩,是典型的妙“手”生花。
一、凸现人物肖像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位“顶着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小英雄,英俊可爱,但中年闰土则是一位遭受过深重灾难的“辛苦麻木”的农民。他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浑身瑟缩,“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两幅借“手”绘就的肖像画,给读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突出了岁月流逝给闰土打下的印痕,前后对比鲜明,揭示了现实的冷酷。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杨二嫂的肖像描写也令人叫绝: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的笔锋犀利,仅以“少少许”文字就立体地动态地凸现了杨二嫂泼悍、放肆的形象。其中画手的一句与“圆规”的比喻,极富漫画效果。
《祝福》以其“画眼睛”的绝妙,历来脍炙人口,然而,在对祥林嫂肖像的描写中,特别是“我”亲见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凸现了“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的沿街乞讨的祥林嫂肖像。这里的“手提”与“手拄”传神之至,把一个乞讨无门,在风烛残年中进行最后挣扎的乞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二、再现人物情态
《孔乙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封建末世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形象。孔乙己穷困潦倒而又保持着读书人的矜持,他好喝懒做,偷人家东西常被挨打,弄得斯文扫地,成了人们的笑料。然而他对儿童少年仍有几分“有教无类”的胸怀。小说描写孔乙己热心教小伙计识字时的情形道:“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么?’”“孔乙己则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示极惋惜的样子。”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孔乙己的肉体,扭曲了孔乙己的灵魂,这两处写“手”敲柜台、蘸酒的动作,活画出孔乙己落魄时不忘炫耀的“极高兴”情态,同时也刻画出他心地善良的本质。
小说还精心描写了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的情形,他常常给人提供笑料:孩子们在吃完豆后仍不肯散,眼睛望着碟子,这时孔乙己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解释。这里的情态描写逼真、生动,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刻画得淋漓尽致。
孔乙己用“长指甲”“敲柜台”、“蘸酒”、“罩碟”等是与他的“穿长衫”喝酒同样不可或缺的,这些有关“手”的情态描写,揭示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性格。
三、展示人物心理
《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阿Q鼓起勇气去结识假洋鬼子,可“手里”拿着“阿Q曾经领教过的棍子”的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看见阿Q在面前,并“扬起哭丧棒”怒喝着叫阿Q“滚出去”,这时的阿Q便“将手向头一遮,不自觉的逃出门外”去了。这个以“手”遮头的生动细节,惟妙惟肖,把阿Q惊惧、慌张的心理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时的阿Q再也不见一边走一边唱“手执钢鞭将你打……”的得意忘形之态了,而土谷祠梦幻中的“自己不动手”招之即来的美事也随之化为泡影。
《祝福》中的祥林嫂,带着丧夫亡子的悲痛再次来到鲁家做工,鲁四老爷把她视为伤风败俗的不祥之物,一切祭器供品都不许她沾手,连四嫂也时时忌讳了,她也在精神上虐待着祥林嫂。小说中有两次写到祭祀时不肯让祥林嫂沾手的细节。一次是祥林嫂“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四婶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这时只见祥林嫂“讪讪的缩了手”,准备取烛台,又被四嫂止住。祥林嫂“讪讪缩了手”是她被意外打击弄得不知所措又本能反应的恐慌心理的折射。祥林嫂好容易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去镇西头捐了门槛,洗清了罪孽,神气舒畅了许多,以为可以成为“自由”的人了,然而,冬至祭祀时,当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仍慌忙如是说:“你放着罢,祥林嫂!”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的确,四嫂的喝止宣告了祥林嫂用整个身心顽强去争取做人权利的幻想彻底破灭,残酷地宣判着祥林嫂的“罪”永远赎不了。祥林嫂的“缩手”是惊惧、绝望心理的展示。她的精神顿时完全崩溃了,只“失神地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最后终被鲁家赶出了门。
四、刻画人物性格
《药》中的康大叔穷凶极恶,贪得无厌。这个刽子手的性格特点集中体现于刑场卖人血馒头的“手”上: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
康大叔野蛮、残酷、专横、贪婪、无耻的性格特征都在这一系列“手”的描写中得到了充分表现。而当康大叔进了茶馆,向华老栓嚷“运气了”老栓,夸耀自己的信息灵时,华老栓并不能识破康大叔的欺骗伎俩,而是“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这里的“手”描写,不仅刻画了华老栓愚昧无知的性格,也形象地写出了老栓的严重麻木程度。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