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谈谈学生提问的处理——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51阅读:
字号:|

  谈谈学生提问的处理——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提问是阅读的开始,仅代表着学生有了思考的起点,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

  学生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人生阅历,阅读积累等不一样,因而提出的问题各有不同,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粗大的,有细小的;有浅显的,也有深刻的;有自行能解决的,也有须求助他人的。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同一段落,不同的学生,提问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一些问题,我们不可能全放在课堂上解决,怎么处理呢,下面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梳理

  要处理学生的提问,先要梳理。这个工作可由科代表做,也可由教师做。最好由教师做。这里是《烛之武退秦师》学生们的提问,这些提问还没梳理:

  1、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军?是如何巧退秦师的?烛之武为何要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秦晋交往的事情?

  2、从“志士”“勇士”“辨士”分析烛之武艺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4、晋文公为何不愿向秦进攻?为什么晋军不继续攻打郑国?

  5、佚之狐的话有何深刻含义?他为何要向郑伯推荐烛之赋,并肯定他一定成功?

  6、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哪里体现出烛之武的聪明才智?烛之武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

  7、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最后一段话晋文公的话是什么意思?最后一段写晋军撤离,着重突出什么?

  8、烛之武的说辞包含了几层意思?所用的战术是什么?用哪些理由来说服秦国?

  9、怎样看待晋文公的“不仁”“不知”“不武”的退兵理由?

  10、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什么?

  11、“何厌之有”的“厌”如何讲?“唯君图之”如何理解?

  12、烛之武与荆轲有何异同之处?烛之武能够成功退秦靠的是什么?

  13、“夜缒而出”表现了烛之武的什么?“缒”怎么讲?为何不走大门,而要用绳子偷偷地出去?

  14、烛之武为什么要先“辞”后“许”?“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表明了烛之武的什么?为什么最终还是“许”了?有什么作用?

  15、《左传》是怎样一本书?

  16、为什么国家危亡的时候郑伯才想到烛之武?

  17、“以其无礼于晋”该怎样理解?

  18、秦穆公退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最后一段中的三个排比句有何作用?

  20、本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写了些什么人物?各自的性格是怎样的?

  21、为郑与两国结盟,就要被打吗?

  22、晋国与秦国之前关系怎样?晋文公是怎样的人?秦国为什么要帮晋国攻打郑国?

  23、烛之武为了自己答应去说服秦王,秦王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退兵。这篇文章是否展现了人性自私的一面呢?

  所谓梳理,不外是归类并初步设想处理时空和处理方法。

  23组问题,我们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基础类:

  1、词句理解:11、13、17

  2、文学常识:15

  阅读类

  1、思想内容理解:1、3、4、5、7、8、9、10、12、14、16、18、21、22、23

  2、人物形象把握:2、6、20

  3、写作特色鉴赏:19

  二、处理

  1、文学常识,在早读或预读检查中处理。

  处理方法:学生查注解,教师作补充,如史传体例三种(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左传》内容与写作特色

  2、词句理解,在译读中解决

  处理方法:学生查注解或利用工具书。

  3、思想内容理解,或在早读中处理,或在正课中处理。

  较易的问题(2、4、10、14、16、18、21、22、23)的处理,抢答、交流。

  重点问题的理解,有的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讨论与交流,如1、3、8、10;有的可以重组为探究题,如第5、7、9、18、19可变为如下三个问题:

  (1)佚之狐为何那么肯定地告诉郑伯“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秦穆公退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怎样看待晋文公的“不仁”“不知”“不武”的退兵理由?

  至于12问可在学完《荆轲刺秦王》后再比较研究。

  人物形象把握与艺术特色鉴赏题可在正课中通过读解决。

  学生的提问,怕的是不理不睬,怕的是杂乱无章,怕的是毫无对策。有些的提问是小,有的提问是简单,但为了顾及高一学生的层次,为了保持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提问尽最大可能解决,慢慢地,可组合为主问题和群问题在课堂上来集中解决。

  对学生提问的处理是门艺术,值得研究。本文仅是抛砖引玉。

上一篇: 谈谈如何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