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效能性作文教学探析
高中效能性作文教学探析
摘要:效能性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虽有不同,但更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适应开放式高考命题,同时,也能将课本知识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在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作品能脱颖而出,更胜人一筹。
关键词:效能性 高中作文 教学
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文教学课题也被摆上了更突出的位置,如何使作文教学工作更能贴近生活、适应社会,使教学更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规定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笔者结合新课堂改革要求和作文教学实际,就建构高中作文教学模式,推行效能性作文教学,更好地适应当前开放式高考命题,谈几点看法。
1 推行效能性作文教学现实意义
1.1推行效能性作文教学是适应高中语文课改的需要
江苏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分析,积极探索,并结合当前开放性高考作文试题要求,通过开展效能性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很好地体验优秀作品的写法,掌握优秀作品写作的各种技法,并能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融通于写作,体现到文章,使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来源于书本,贯彻于生活,贴近于实际,从而提高学生应知应会和实际写作能力。
1.2推行效能性作文教学是破解学生写作难题的需要
通过长年教学实践情况看,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遇到写作就难下手、难动笔,生搬硬套等问题。有的学生习惯于用素材堆文章;有的学生不能切合写作命题,胡编乱造;有的学生在文章结构上难以把握。开展效能性作文教学就是要切合当前写作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现状,把作文教学的功夫放在引导、训练、提高上,让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结合命题要求,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1.3推行效能性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应变思维的需要
所谓应变思维,就是随着环境变化、题材变化,及时拿出应对性措施,由于学生所处环境比较特殊,学校、家庭基本是一线,无从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即使所掌握的资料,绝大多数也是第二手、第三手资料,道听途说的比较多,素材的真实性、可靠性都存在很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应变思维,在复杂事件中和综合性题材中,分清主次,明了主旨,抓住本质?笔者认为,效能性作文教学通过教学手段的革新,可以打破作文教学常规,把作文教学变为训练学生应变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文章立意的变更,让学生在短时间及时拿出写作提纲,写出好的作品。
1.4推行效能性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只能创新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作品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但创新的前提是通过效能性作文教学,首先是要夯实学生写作功底,以基础为线进行延伸拓宽,如在扩写语段上,只有基于语段这一基线,通过想象、联想,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脱离固定的框架和路子,发挥主观性和能动性,培塑学生写作自信,能大胆地去想,大胆去写,逐步磨合,让学生更好地立意,更好地创新,使效能性作文教学工作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
2 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现状和难题
很多学者认为,写出一篇好的作品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但从学生写出的作品看,必要的传授和引导、方向性的讲解剖析、语言的合理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往往也具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学生写作与不重视学生写作,也有着本质性区别。如何教学生写作,教好学生写作,还是要切合学生心理和知识掌握程度,合理分析当前学生不会写、不能写、写不出高质量的作品的成因。抓住主要矛盾合理化解,从目前看,高中作文教学主要存在着“四个分离”:
2.1“教”与“写”分离
教师教是一套,学生写是另外一套。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目标性和方向性,教师的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起不到助推器作用。写作课成为聋子耳朵,变成了摆设,出一道作文题目或一段综合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谋划,学生写出的作品可想而知,更谈不上有所提高。
2.2“品”与“练”分离
会写文章首先要会品文章,什么是好的文章,什么是差的文章,品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把握,很好地去体会。学生不会写、不能写主要是“品”文章训练的少,整天忙于数理化、写起作文就应付化,没有从深层次思考和摸索,作文水平总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
2.3“分”与“合”分离
“分”是分层次、分目标进行训练,如扩写一段,拎出一段精彩语句,写出一篇文章精彩的开头与结尾,写出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语段,等等。“合”是指作品的整体。“分”的目的是更好的“合”,使写出的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更能体现出作品本质,体现出学生动手整合能力。但从作文教学看,更多地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命题和一段综合性题材让学生去提炼,让学生去写出一篇作品,不但时间长,而且效果也不明显,不少学生唯写作而写作,未能把所学、所感、所悟与自己作品有机进行揉合。
2.4“多”与“精”分离
多写多练固然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但并不是文章写得多,学生的写得就好,而是看学生能不能切实自身实际,联系生活,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法,写出精品类文章。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就使其一举成名,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虽然说不需要达到古人这一境界,但还是要在出精品上做文章。学生100字的作品也好、1000字的作品也好,关键是能体现出生活,代表出写作水平和能力。
3 推行高中效能性作文教学方法与措施
效能性作文教学主要是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组织的针对性作文教学活动,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开放性教育、素质教育形势。在效能性作文教学中,笔者认为,重点要在作文教学中做到“四个结合”:
3.1作文技法传授与应知应会融通相结合,在夯实学生基础能力上下功夫
如何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除了要在课堂中及时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作文技法外,更重要地是引导学生把应知应会的内容,及时进行融合,合理运用,准备表达。如议论文题材作文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议论文写作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段、分层训练(命题训练、论据收集筛选、正反论证运用)等,教师作引导,让学生去发挥,从而使每个层次训练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可推行倒置写作训练法,结合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让学生写作品的开头和结尾。学生谋划作品结尾时,自然而然地会去思考整篇作品的结构框架、题材选择、技法运用。通过倒置法训练,既可节省学生写作时间,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余地,对于技法运用、知识贯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3.2生活感悟积累与作品陶冶评析相结合,在增强学生感知能力上下功夫
学生品文首先要知文、懂文。作文教学不应游离于语文课本教学之外,而是语文课本知识教学的重要一环。正因为书外文章书内找,无论要求学生写什么样的题材文章,以不变应万变,都可以从必读和选读作品中找到影子,一是文体可以相通,二是写作技法可以相近;三是写作语言可以相融。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个人生活感悟、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就会有深意,有创新,有特点。关键是如何将两者融合,这就需要平时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路、领路作用,在分析文章时,做到品、评结合,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可提供相关作品供学生参考,前提是不得摹仿提供作品中写作技巧,而是要让学生另辟蹊径。
3.3快速命题训练与铺设作文框架相结合,在培养学生整合能力上下功夫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分段训练对于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的每一段、每一章节都有其主旨和内涵,分段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对于材料性作文而言,做好文章命题更是关键,好的命题往往也是作品写作成功的一半。命题训练重要地是让学生透过表象看实质,围绕本质内容,通过正面、反面、侧面分析,合理进行组织材料,铺设作文框架,做到分合统一,文意贯通。200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提供了“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包括捐款、救援队等六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题材。云南一满分卷考生另辟蹊径,从反面角度去选材,以“变味的善良”为题,组织题材,使文章在众多考场作品中脱颖而出。
3.4作文立意教学与素材合理筛选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谋划能力上下功夫
好的作文立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反弹琵琶,在技法上先胜人一筹,但好的立意还应要有好的素材去衬托,正如红花还需绿叶配,光有与众不同的立意还不行,还要注重文章整体素材的磨合,重点加强素材的积累和筛选,去粗留精,“变味的善良”在素材选择上正是把2008年社会焦点(奥运会)人的心态与抗震救灾相联系,两者本风马牛不相接,但作为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巧妙地通过人的心理将两者有机结合,深入进行剖析,使文章更能贴近生活,更能体现时代特征。再加之,考生进行精心磨合,合理摆布文章结构,在立意与选材上首先胜人一筹,最终得到高分。基此,效能性作文教学就是要切合当前社会焦点,帮助学生找出素材联系点,并加以融合,使学生在各类文体写作中能够运用自如,将写作作为一种自我检测的工具,作为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载体,写出高分、高质量的作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