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摘要:关注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关注学生在参与品质上的主动性,在参与内容上的全面性,在参与主体上的全员性。
关键词:参与性 主动性 全面性 全员性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主动构建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主体性地积极探究的态度,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只有在学生主体的充分参与下,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必须关注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1.在参与的品质上表现为主动性。
数学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有效性,首先表现为参与品质上的主动性,也就是要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体主动探索、主动变革和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要倡导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参与,主动参与,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相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去主动探索数学世界,主动感知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集中体现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上。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参与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材为凭借,问题为线索,不断探索新知,不断进入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主动性,教师必须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首先,问题一定要注意新颖性与层次性,要有思考价值和有可探索的余地,多设计“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少问简单的“是什么”之类问题,以便让学生通过问题激发思维,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领学生主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教学双曲线定义时,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双曲线的定义,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吸引学生参与到定义的形成过程中来:①将定义中的“小于|F1F2|”换为“等于|F1F2|”,其余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②将定义中的“小于|F1F2|”换为“大于|F1F2|”,其余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③将定义中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换为“差是常数(绝对值小于|F1F2|),其余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④若这个常数等于零,其余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
高中学生已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已不满足于低层次的肢体活动为主的参与活动,而是对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更感兴趣。教师一定要设法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思维活动中来。只有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才是真正有效的参与。
2.在参与的内容上表现为全面性。
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具有整体性、全面性。有效的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的内容上表现为全面性。有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学生的参与,但往往只强调学生参与活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有很大的片面性。要真正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就需要学生的全面参与。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全面参与,其主要表现是:不仅参与对现成结论的理解和记忆,更要参与形成结论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结论形成过程中积极思考,敢于诘问,大胆评判等全面性的活动。在过程参与中不仅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全部认知因素,更要调动情意因素的全面参与,特别是重视学生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此外,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是直接参与者,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参与学习方法的确定,参与练习的设计,参与学习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参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等。
让学生全面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的探索与发现。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掌握,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可让学生经历一定的实验、讨论,必要时可通过举反例来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其次,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有的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有的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教材一般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教学中应对课本的有关定理和公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猜想,去质疑,去发现,去论证。第三,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解决数学问题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3.在参与的主体上表现为全员性
在教学理念上,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意识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只能是少数的几个所谓的“好学生”,大多数学生被冷落在活动之外。我们强调的学生参与活动,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能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发展。全员参与,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学生全员参与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一种人际交往,信息互动的过程。
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演”进行适当的分离与分工,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他们,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思考机会,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份创造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如:在椭圆定义的教学中,可改变教师画,学生看的传统做法,课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块纸板、一条细绳、两枚图钉,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面对自己画出的椭圆,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绳子的长度,使其①等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②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分别画出椭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画图过程,自己得出椭圆的定义。这样,学生对椭圆定义理解得深刻,特别对定义中的2a>2c这一条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也都有能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事实上,在椭圆定义的教学中,已无形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全员性。
层次性的教学设计,对于调动学生的全员参与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使所有学生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参与到教学中来,最终实现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