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进行初、高中教材衔接的几点做法
我在进行初、高中教材衔接的几点做法
山东省高青县第二中学 孙玉忠
摘要:中学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处高中教材衔接是摆在高一年级英语老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根据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力求探索出一条比较实用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衔接 课堂教学 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 语音教学
中学《英语英语教学大纲》在关于对高一英语教学的要求时提到:“要侧重处理初中、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已达到巩固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和提高其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确,初、高中这两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和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教材和教法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今年在高中实行了新课程标准以后,这就更加增加了这一方面教学开展的难度。
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十几年,在教材和教法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也曾发表了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文章。我在今年的高一教学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认为很有必要提供给广大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老师和同行,希望在解决初中和高中教材的衔接上有共同的提高方面有所裨益。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高一新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各自带着他们在初中时习惯了学习方法和初中老师那里学来的语音,程度参差不齐,发音也很不一致。他们对高中英语和教材和教师都很陌生。开学之初,我对高一我所任教的两个班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存在着以下的共同几个问题:
1.我校新生大多在16—18岁之间,处于青年初期,是机械记忆能力向意义记忆能力逐渐转化的时期,但是学生的两极分化想象严重。
2.语音发音不准确,例如重读音节重的元音发音,朗读时不会辅音失爆,不会连读等。
3.单词量少(因为高一新生使用新教材的缘故),经常在课文里面出现单元课后词汇表里面没有出现得生词;固定的词组积累少,遗忘率高。
4.会读而不会说的学生较多。
5.语法知识掌握的较少,表现在句子结构模糊不清,符合句理解困难,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解决问题的基点做法:
1.?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势利导,努力缩少两极分化。
要不断强化学习目的教育,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认识,勉励他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开拓进取。这就为他们学好英语提供了高尚的内在动力。要帮助学生树立“只要心红志坚方法对,英语有用有趣不难学”的正确观念,不断端正学习态度。要经常教育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要有韧性,毅力,要脚踏实地付出辛劳和汗水,孜孜以求,持之以恒。如结合第5单元中斯皮尔伯格刻苦努力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指点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造血技能”。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紧跟老师思路,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记忆,采取频度记忆,构词法记忆,利用同义、反义和英语释义,按词性、词义归类等方法记忆单词;养成记英语日记的习惯。
对已经在学习上产生分化的落伍者,要帮助分析其具体原因,同时指出有利条件,使他们树立赶超的信心,并帮助他们查缺不漏,精心为之“加餐”。建立差生“跟踪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的轨迹,进行跟踪教育,积累差生转化资料。凡差生学习上有所进步,要予以表扬和鼓励,扩大他们作为榜样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巩固和扩大防止分化的工作成果。
2.进行语音教学。
为了统一新生的语音,我用了10节课复习英语语音要素(48个国际音标),讲解发音要领,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 对照最新国际音标标准的泛读磁带,一个一个地模仿练习,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和方法。在纠正发音的同时,概括和归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要求学生按规则将初中所学的词汇归类,并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高中单元课文即将出现的新词汇在归类中有机地复现。如encourage一词就分别在归纳字母a, e ,在非重读音节中发/i/, 元音字母ou组合和ge组合中反复出现,进而出现 “ My parents encourage me to study well.” 的句子。这样,学生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记住了单词,还了解词的基本用法,为进入新科学系奠定了基础。
3.合理安排词汇教学,扩大词汇量。
开学后的一两个星期,我给学生印发了今年最新的初中四年级的词汇表(因为我们地区初中实行的新课标到明年才能与高中衔接),这样就最快达到了初中与高中的词汇衔接,同时我又在词汇的学习方面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使用科学有效地记忆方法。中国人学英语,是由方块字转向学习拼写文字,这就使记忆英语词汇的任务显得格外艰难。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上,还是在句子的意念和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母语与外语差异越大,则要求记忆的内容就越多,学习的困难就越大。我们有很多学生正是由于记不主那么多的英语单词,从而觉得复习英语单词索然无味,有的甚至为此而放弃了英语,因此我们要避免盲目地死记硬背单词,因为重复记忆往往会效率底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各科间的时间平衡。下面我谈一下如何进行有效地记忆。①.要选择记忆的最佳时刻。根据生理学家测得的数据分析:上午6:00—7:00,8:00—10:00,下午:4:00---5:00以后,晚上:8:00—10:00 这四个时间段是人的记忆力的最佳时刻,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没有前干扰和晚上就寝之前没有后干扰,记忆效果最佳。②.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词汇的复习应该是每天,每周最好都要按高考词汇表有计划地安排进行,切忌中断。只有这样,才能使词汇记忆长时记忆,同时,这样对训练记忆力,培养学习毅力,增强自制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大有裨益。③.要全方位地记忆词汇。一个单词是由音、形、义三者构成的,还有词性的区别,形式的变化,搭配关系的不同等等,因此记忆单词必须要做到五到:即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当然思想要高度集中记主其词性、词义(一词多义),注意其变化形式(如特殊变化的名词复数,不规则动词的3种形式,思考与其他词固定的搭配关系等。 ④.多掌握几种有效务实、简单可行的记忆方法。如a, 构词记忆法。利用构词记忆法记忆单词,可以记忆成串,列一举三,以一带十,同时更便于辨别词性,在造句时不易产生错误。b, 相关记忆法。相关记忆是指注意语音相关、词性相关的一些词和词语的记忆和使用,从而发挥联想作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c, 分类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多种多样,如按词义、词性、拼读规则分类等。d, 卡片记忆法。卡片记忆是一种应用及其广泛、简易方便的方法。卡片大小、形状、规格、目标均可自定。卡片可经常积累,经常翻阅,经常分类,将大大提高记忆的程度。我们可以把前面提到的分类记忆中的单词例子,制作成体积小,携带方便的卡片,经常查阅记忆。也可有针对性地把一些带有特殊规律的单词编写入卡片。还可以把一些易出错的地方,找到典型例子,编成矫正卡。(2)、从串联上抓好词汇复习。众所周知,我们必须要增强我们的“词感”能力。词形、词性和词义的正确掌握,关系到句子理解程度,进而能影响到对整个文章段落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每个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关键词、词组短语筛选出来(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排列组合,扩展成句,使之成为课文复习的主线。这样就可以将其左右联系、互相交错,尽可能地辐射与其相关的语言、语法知识。如:例如,我们在复习suggest 时,首先想到的是它有四个义项。当意思为建议和提议时,后面部分可出现三种情况,即可跟名词或代词/ 动名词或复合结构/ 从句(用虚拟语气)。当它的意思为“使…… 想起”和意思为“说明;暗示”时,后面可跟名词/ 从句(用陈述语气)。然后以此扩展成句。另外还可以串联上名词suggestion,建议(作主语或宾语)+ 表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从句用虚拟语气)。这样通过这一串联,suggest的用法就全掌握了。(3)、从搭配上复习、归纳词汇。英语词汇的搭配十分活跃,在复习时,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某些常用的动词、名词或介词、副词上。a. 搭配活跃的动词。常见的搭配活跃的动词有:look,take, make , give ,get , have , go , do , turn , put, set , come 等。这些动词与介词、副词的搭配十分活跃,复习时我们要尽量将具有相反意义的介词、副词与同一动词的搭配罗列在一起进行对比记忆。 b . 搭配活跃的名词,常用的搭配比较活跃的名词有:time , way ,moment , means 等。(4). 搭配活跃的介词、副词。常见的搭配的介词、副词有等。我们在复习时,要将不同的动词(或其他词)与同一个介词、副词搭配的词组逐一列出。 (4)、从语法上多角度归纳、分析词汇。英语词汇大多具有除本义外,还有语法功能。我们在复习时不要把着眼点仅仅放在单纯的单词记忆上,而要从它们的语法意义上去运用它们。我们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入手:a.宾语不同,语态不同。有少数的几个动词如need, require, want, desire 等,后面既可接不定式(但要用被动形式)作宾语,也可以接动名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作宾语,可与worth,worthy 一起记忆。 b.后面接不定式的动词和词组。后面接不定式的动和词组有:decide , expect, refuse, wish, hope, order, promise, pretend, offer 等。c.后面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和词组。这一类词组有:mind, avoid, enjoy, escape, suggest, appreciate, delay, finish, feel like, look forward to ,can’t help, keep (on ), miss, be used to , excuse, be worth, imagine, put off, give up 等。d.含有“被动”意义的词组。有些动词,如:sell, open, close, wash, teach, burn, measure, cut, lock, cost, read, write, tear, wear, pull, clean, add, cook等的主语是事物,并且又是和表示主语的固有特征、状态或行为方式状语连用时,要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e.宾语不同,意义不同的动词。英语中有些动词(短语)后面即可接不定式也可接动名词作宾语,但意义不同。它们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某些动词如forbid, advise, allow, permit, admit, consider 等,其后可直接用动名词作宾语,但后面接宾补时,则要用不定式作宾补。f.半系动词。半系动词后可用名词、不定式、分词和形容词等作表语,这类动词可分以下几类:表示感官的系动词:look , sound, taste, smell, feel, seem, appear 等。(这些词后只能用形容词作宾语) 表示变化的系动词:become , get, turn, grow, make, come , go, fall, run 等。 表示依旧的系动词:remain, keep, stay, continue, stand, rest, lie, hold 等。可用名词作表语的系动词:be, become, make ,fall, prove, remain, turn(该词后的单数名词前不可用冠词。
4.实行英语语言课堂教学,强化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加大学生语言实践
我的观点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越多,他们的进步就越快,听是说的基础,听又能帮助读和写。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课堂教学。新教材本身就是交际性的,上课的语言材料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教师只要熟悉了教材,将这些语言材料和表演结合起来,就可进行教学。交际是多层次的,用英语教学也是多层次的,不一定开始都很完美,只要认真对待,学生时间长了,就能听懂,并会逐渐喜欢用英语上课,如此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能力必定会大大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新教材的课堂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操练和实践,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巩固活总结。最好预先教会学生可能用来提问或表达意见的用语,并鼓励他们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大胆使用。在学生言语实践中不要有错必纠,只要不影响进行口头交际活动就不要中途停下来纠正,以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而不愿意开口,只有在鼓励学生讲英语并逐步树立信心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其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强化听说,适应课堂教学。为了过渡到以讲英语为主的课堂教学,我选编了近200条课堂用语,以便学生记忆、运用。课堂用语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安排、逐步出现,并次用叠进法,根据学生接受程度,不断增加。同时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制造必要的情景,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课堂用语,为过渡到尽量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扫清了语言障碍。
5.搞好语法衔接,进行课文整体教学,促进阅读理解
我首先发动学生把初中课本学过的语法进行了归纳整理,然后再利用自习的时间一块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学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甚至于有了一定语法功能意念了。然后我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整体教学,发动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进行意群翻译,整体理解背诵,这样学生就逐渐有了良好的语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讲清各类复合句中从句与主句之间的关系,并归纳处中、高中常用的动词的用法,这样通过语法的衔接点,然后过渡到新的语法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另外及时复习,搞好单元之间的衔接。学完每一单元后,我都把该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进行系统地概括和归纳,并就单元内容进行测试,分析反馈信息,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救,为顺利地学习下单元的学习尤其是语法和课文内容的学习铺平道路。
三、初步的结论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的实践,在初中、高中英语的教材的衔接上应该说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已经有75%的学生表示已经完全适应了英语授课,85%的学生认为词汇的衔接问题有了很好的提升,加快了英语进步的速度。但是由于时间比较短,,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有全部解决。我将在以后的时间继续研究相关的问题,争取把工作做得更细,不断向同行,老师们汇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