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在新的目标和任务下,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笔者及其他一些英语教师却深有体会。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的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误区,有待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去改进。
摘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变化,在现有的改革和变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课堂教学的一些误区,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误区 策略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网络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无疑为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和普及。教师们也踊跃参与,制作出许多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然而,过分依赖固定的课件程序,教师只是亦步亦趋,按“件”演示,使课堂失去了教学过程中应有的随意灵活;淡化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也锁定了师生的思维指向;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其思维。
策略: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教学手段”与“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注重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充分考虑到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
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学习情况,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目标引导性的学习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只追求表面热闹,只重形式,不求实质和实效,走进了“合作学习”的误区。
很多情况下,教师只热衷于形式的讨论,而且这样的“小组讨论”在教学中频繁出现,的确做到了生生的不断合作,但作为个体的学生却减少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丧失了允许学生个体自由思考,自主探索的情境,从而抑制了个体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的充分发挥和肯定。部分学生甚至过于依赖作为合作者的同伴,同时,师生双方似乎都把眼光集中在了小组合作的成果上,过多地集中注意力于问题解决的结果上,教师常给出不恰当的评价,忽略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许多细节,也可能在无意中扼杀了某些富有创意的思想。
策略:教师应处理好个别学习﹑合作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在适当时机合理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将individual work与group work适时结合,并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恰当的评价,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合理设定合作任务,让每个组员做到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明确教师所期待的小组合作行为。此外,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误区。
新课标教学原则第五条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法
方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许多教师以为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代替原始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就是转变了其教学模式;将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变为热烈的小组讨论﹑随意发言,就以为是在培养学生运用和交际能力;甚至认为提几个问题,设置几个悬念等等,就以为是“带着学生走向了知识”……
其实这些教学方式的改变仅仅是“方式”上的改变,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实现学生的自我调控,自己做主的机会,不能按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去完成任务,仍然只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策略: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要真正转变教学模式,就要做到几个方面的转变:
在教学研究焦点上的转变:从教什么到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到如何学的转变。在目标上的转变:从应试教育为目标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单一的学科知识教育到以人为本教育的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变。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模式转变。从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转变到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角色转变的误区。
在教学模式转变的误区中,我们已经提到: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究其原因,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的时间多了,教师们也在不断创新一些“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也基本能用“精讲”取代了“泛讲”,然而,“精讲”还是固定的,只是从范围和语言上进行人为的处理,“精讲”的内容仍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来自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师生的地位是主导和主体。课堂教学需要一个传承﹑运用﹑交流﹑操练的学习情景,这个情景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定和维护的,而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的主控和设置。教师的任务是迅速地分析总结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引起带动点拨的作用,即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也就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策略: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实现双边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误区。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不只与其智力水平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智力因素更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后天各种能力的形成。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为学生接受知识主渠道—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智力因素至关重要。然而,在现行学校教育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偏向,对智力较高的学生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干脆放弃了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策略: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千方百计地调动和
激发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较
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总之,课程改革的成败,系于教师。新课程改革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诚然,新课标设计的再好,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正确的实施,它也就失去了意义。而教师无疑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实施者,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应提出一系列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具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会教学反思,并通过教学反思减少教学中的诸多误区,然后将反思的结果再自觉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少进误区,多出成效,并逐渐成长为一名素质高本领硬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南京英语大课堂》2005.6
《学英语》—教材与教法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