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物理 -> 正文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4:43阅读:
字号:|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己经被广泛应用到物理教学当中。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其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物理教学;学生兴趣;教材重点;创造能力;教材难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出难点,启迪思维,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和研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形象,是人们的主观勇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周运动”和“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章节时,教师可先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场景提出问题来引入,如何发射上去,如何环绕地球运转的动画来开场,还可以插入真实的镜头、图片,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结合,突出教材的重点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看到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例如: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而如果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主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的学生实验,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有教材,按一定的模式制定,对教师来说当然省事了,但不利于学生创建思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选器材、自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例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客观因素,电学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以往的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完画好的电路图,学生只须按图画,并且教师强调必须按照电路图来连接,不能使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且许多电路未接之前,教师就分析了连错电路有什么效果,会烧坏什么元件,经教师讲解,有许多没有理解深刻的学生有了一个概念,那就必须按老师的电路连接,偶尔有的学生连错了电路烧了元件,只有害怕的分儿,哪有心思去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在实践考试中也就出现连图题或错误分析试题,学生凭脑子想象很难有深刻的效果。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加上多媒体本身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特殊实验,突破教学的难点

  有的物理实验,由于受到环境,时间,空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是根本没有办法演示给学生的。而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就轻易地创建了虚拟物理实验室,“补偿”无法演示的实验。同时能让学生对没办法体验到的实验,补充感官认识,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及其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思维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

  例如:在介绍“原子的组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等,学生能通过动画模拟演示,清楚地理解具体现象的物理情景、过程和实质。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物体运动过程的展现

  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形象的感性材料,再将声象效果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例如:分析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弹力、弹簧枪的弹簧对子弹的弹力等,我们利用自制课件将难于观察的微观物体形变设计成多个画面,然后多个画面连续播放,使学生看清了形变过程,提高了对事物形成过程的认识。

  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一定要展示其形成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的计算时,课本上只给出了一个定义式P=W/t和一个测量式P=UI,而实际计算电功率时不能直接运用这两个公式,需要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推导出其它求电功率的公式。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推导公式,大部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最终只记住了公式,而忽视了过程,导致学生在做题时仍不会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根据这一现象,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推导不易掌握的公式,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自己推导出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在操作计算机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看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见,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课件,促进师生互动、师生与课件互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外还能将某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如果教师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就可能会失去应有的角色与作用,成为信息技术的配角,学生仍然是接受式学习,其主体地位也会不复存在。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 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式物理教学初...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