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生物 -> 正文

【课改论文】当前国际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6:50:00阅读:
字号:|

  当前国际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生活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全体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大大提高,使科学教育成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许多国家把科学课列为学生必学的一门核心课程。

  在科学课程中,生物学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从幼儿园至高中的12个年级,都安排有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英国《科学课大纲》对全国学校课程中的科学课程确定了4个目标,第2个目标就是“生命与生命过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高中生物课,授课时数为240学时,实践课为80学时。韩国的第6次国家科学课程文件规定,在高二和高三开设生物课。各国不仅重视中学生物课的教学,而且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做了许多重大改革。从美、英、澳、韩、日和新加坡等国有关课程标准和教材可以看出,国外中学生物课程改革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

  今天的社会是科学产物比比皆是的社会,科学和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科技成果不仅迅速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冲击着人类的思维。人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做出决策的事情。对于现代人而言,科学素养正日益显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美国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加拿大大西洋省的科学课程也描述了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6个特征。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的科学素养的含义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精神和价值观,具备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内涵除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外,还强调了人的发展,包括人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科学教育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来促进人的发展。

  2 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

  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以及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什么是人们已知的东西;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用实验来检验人们已知的东西,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结果告诉他人。

  探究是能动地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来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许多国家不断加大探究活动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科学内容分为8类,第2类就是作为探究过程的科学。英国北方考试与评价委员会制定的1998年《生物学教学大纲》,提出要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评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999年公布的《生物学大纲》,韩国1993年公布的第6次国家科学课程文件,日本文部省1998年发布的初中学习指导纲要(理科部分),对探究的内容和进行探究的方法都做了具体规定。

  3 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基因工程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社会的协调,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英、美、澳等率先开始STS教育的研究,后来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到20世纪80年代,STS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STS教育强调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将来应该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中,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国外生物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这一点。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学生物学大纲列出的主题,如“人口及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等,可以看出国外生物课程中大量渗透了STS教育思想。

  4 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失衡,导致科学文化的异化。科学文化只能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而在现代社会,人的情感、道德方面的需求同样十分迫切。只有在科学教育中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物课程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例如,通过生物学教学,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等等。国外中学生物学课程文件,一般都要求把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教学置于社会和文化的广阔背景中。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已经成为当代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特点。

  5 生物学教育呈现综合化趋势

  国外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综合化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初中生物学与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等课程综合成科学课,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初中教学都采取这种模式。另一个层次是生物学科内的综合。学科内的综合表现在打破植物、动物、人体等分块的形式,采用综合的知识体系;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综合考虑;把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

  6 高度重视实验

  国外生物课高度重视实验。实验在教学内容中占了较大比例,例如,英国1996年出版的《GCSE生物学》,全书分为83节,每节都有“动手做做”栏目。美国1993年出版的《现代生物学》,全书分为53章,每章都有一个实验。英、美等国的初中实验贴近学生生活,简便易行;高中实验学术性较强,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观察、实验、模拟、调查,等等。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小,探究性实验比例较大。

  国外生物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综合体系如何构建尚有分歧,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处理得不够完善,把学生发展、学科发展、社会需要综合考虑也不是很成熟,从先进的课程理论到具体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还有一定距离。

上一篇: 【课改论文】强化探究性学习,深...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