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让历史教学五味齐全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30阅读:
字号:|

  让历史教学五味齐全

  [摘要]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走入了,“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死胡同,因此时代呼唤挣脱传统的镣铐,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学现象,为此笔者尝试在历史教学中添加点醋,让其五味齐全,则会使历史教学独具其魅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生活味 文学味 时代味 人文味 综合味

  一、 历史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目的和归宿,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的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且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的历史环境和人类与历史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1、“润物细无声”------教学内容生活味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教学往往是照本宣读,缺乏生活味,从而使学生感到在学习历史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而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将日常生活运用到教学中的话,则可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增进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我在上《文革》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讲以下几个故事:《爷爷奶奶在文革》《爷爷奶奶说文革》(让学生在回家后向他们的长辈们询问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并尽量谈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相片中的故事》(让同学回去搜集他们的长辈在文革中留下的相片,并拿到班上展示、说明相片中的故事);《文革中的诗词、对联》(让同学搜集文革时期的诗词、大字报、对联等,并在班上展示、说明)。这样学生倍感亲切,同时他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基本上会把文革的原因、经过和性质都包括进去了,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社会即生活”------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味

  如果说课堂教学中溶入生活,是把社会上的、生活中的东西搬一点到课堂做点缀,好比在金鱼缸中放一些珊瑚、水草,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了解生活中的历史,就好比是将鱼放到海里任意遨游。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调查访谈、寻访遗址、探究身边历史、历史物件模型制作、历史纪念日主题仪式、成果积累和资料搜集展示等教学形式,将教学活动场所延伸到教室以外的图书阅览室、纪念馆、工厂、社区、遗址现场、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因此,历史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二、 历史教学中点缀一点文学味

  中国的文学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学,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去回味和理解,也有助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用七律《长征》来加深对长征经过的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回顾红军长征坎坷历程的豪迈诗篇,她用文学的手段叙述了“红军战略转移”的过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三军会师,历史的情境尽显于诗中。叙述其间蕴涵的迭宕情节使长征成为永远的定格。又如讲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影响时,教材中只讲到它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怎样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认识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并能够清晰地凸现当时历史的某些场景?杜甫的《春望》从“战争中亲人的离别”角度再现了动荡的社会现实,深刻诠释了唐朝盛极而衰的历史场景。

  三、 历史教学中注入一点时代味

上一篇: 让历史插上现实的双翼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