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学中情感渗透
论历史教学中情感渗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历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生动有趣的,但是在学生眼里历史课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的课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在历史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情感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现代中学生的两个心理特点:其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无忧,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缺乏社会阅历,再加上他们喜欢追赶潮流,对“老古董”的历史缺乏兴趣,因此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其二,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转化期,一方面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概括、想象、逻辑能力也在发展,他们的兴趣不局限于事物的表象,不喜欢口号式的教育,也不满足于老师的说法和书本的结论。
了解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
1、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理。
情感教育不能空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联系生活讲历史,把历史问题生活化,运用热点问题造成兴奋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感情共鸣。如讲《鸦片战争》时可以联系当今毒品泛滥的形势,由毒品的危害联系到当时英国输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又如初二级下册的第16课《血肉筑长城》,可以用“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赵薇是中学生所熟悉的一位明星)的新闻导入,并提出疑问:“中国人民为什么对此事件表示强烈的不满?”,引导学生回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前面所学的南京大屠杀,数十万中国人惨死在日军的手上,让学生再次感受日军的残酷血腥以及他们发动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巨大民族灾难,意识到中国人民只有团结一致,奋起抵抗才能摆脱“亡国灭种”的危机,更加容易理解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用血肉筑起的长城来反抗日军的侵略的史实,体会当时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这样既可以避免空喊“爱国主义”的口号,又不会远离学生生活。
2、创设历史情境,重现历史,身临其境。
学生不喜欢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的历史人物的感受。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那么即使再悲壮再雄美的历史,也无法激起人内心的波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震撼人心的革命歌曲、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例如,第14课《难忘九一八》,在讲到中国人民进行局部抗战时,插入一个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抗战的艰难和中国人的顽强。在讲故事时用第一人称,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并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进行想象“自己就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坚持抗日的杨靖宇”。用生动的语言去渲染东北的寒冷,中国军队缺枪短粮的作战环境,杨靖宇几天几夜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没有合过眼,但日本鬼子还在激烈的进攻。最后转换为第三人称,讲述杨靖宇最后的结局,虽然不幸牺牲,但鼓励了中国人,甚至还被日本人视为英雄。
3、避免陷入情感教育的误区——形式化。
教学手段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在实施教学手段的时候必须明确其目的是什么,切忌为了形式而形式。例如,在编演历史剧时,不要把历史剧变成娱乐同学的闹剧;在使用历史剧进行情感教育时,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理解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原因。很多老师都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教学方式越多,学习方式越多,课堂越“热闹”越好,就是情感教育成功的表现。其实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以教材内容而定,注意各种方式替换使用;另外,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不能事事都要进行情感教育,应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经营、独具匠心,形成一两个高潮即可。
历史课并不是贫乏的、淡而无味的,谁能打动学生的心,谁就能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要实现这一过程,我们需要不断的“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
二、过于理性分析,很难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课堂过于理性分析,忽视情感渗透,不仅使教师自己上课容易累、听课老师也感觉不轻松、学生的大脑更容易疲劳,从而逐渐降低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效果也当然大打折扣。
在历史教学中,不少历史老师总是过分强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重结论,重分析,重深刻”,似乎要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历史学家,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以后不会从事专门的历史研究。过多的“为什么”只会压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我们总是过多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其评价,其实,那么多的分析评价,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寻找搜集一二件感兴趣的孙中山事迹,全班交流展示孙中山等革命者的艰难经历。本课教师如果增加分析武昌首义胜利的原因,并且引导学生从革命者不畏失败、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尤其是熊秉坤、金兆龙等革命者首创与献身精神等方面的感悟,更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进而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也就能较好达成“感悟革命者的艰难探索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课程目标。这样,上课者、听课者感觉轻松,学生者热情高涨,同样突破难点与重点,教学效果可谓一石三鸟。
教师要摈弃只重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教学观念,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以及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与统一。唯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有可能使学生的内心真正有所感悟。当然,恰当运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但一定要注意了解学情、了解任务、了解学法。
历史教学遵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规律
历史教师只有在遵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
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使学生确立情感态度。历史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而情感教育与传授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需要有“透视’的眼光,能看到教材内容深层暗含着的情感教育因素,把它讲足讲透,澄清学生认识,引导学生反思,逐步使学生从单纯的情感体验向更深层次的情感态度转化。例如,利用课文中同盟会党员证上入会誓词的解读,体会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可贵精神,进而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达成“体会孙中山等人的爱国与创新精神”目标。还可以利用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武昌首义胜利的原因时,介绍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首创与敢于献身的举动。革命者不畏失败、前仆后继等可贵精神容易激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进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也就能较好达成“感悟革命者的艰难探索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课程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强化学生的内部态度。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过程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探究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教师应激话学生内在情感因素,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并且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价值判断。例如,通过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讨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也可以说说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只要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参与讨论的过程,初步懂得史论结合的方法,至于答案全面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真正用心去体会、讨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不足。如何组织学生最大程度参与讨论是教师最需要动脑筋的,也是应该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必须在了解学情和任务基础上,还要有详细的分工要求与资料准备,如分成小组(一般5-6人为宜)、分工明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竞争合作,议定课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评价机制等等要公开说明。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学习的手段,组内同质,组间异质是合作的原则。如果不明确这些要求,随意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不高、合作探究质量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不是真正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恰当,适当加以激励表扬,不仅激起学生的真正合作精神,而且使学生真正对历史有所感悟。
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情感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如聂幼犁教授说的,所有教学策略:“仅仅相当于武术套路中的一个个的‘招式’,是分散的而不是组合的,是‘标准’的却又不是‘静止’的,要使一招一式在真正的‘实战’——也就是教学中发挥效用,就离不开‘活动’的因素——人的因素,也就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因此,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出发,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则出发,从‘一切为了学生而教’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反应和需要,既要对各种教学策略优化组合,又要及时对既定的教学策略作及时的调整。只有这样,此能真正“行云流水,以无招胜有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