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31阅读:
字号:|

  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 要: 过去世人对历史的印象总是死记硬背的一门课程,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去,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积极构建适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适当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已经成为让教师深刻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状况的深刻分析,秉持新课标的理念,给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策略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中国历史自传说中的黄帝以来已经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来历史记录精确到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以来则精确到月日。中国的历史记录(史书)还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不同体裁。与历史学不在西方文明中占主流地位相反,中国将“史”列为四种基本学科分类“经、史、子、集”之一(清纪晓岚等,《四库全书》)。魁奈说:“历史学是中国人一直以其无与匹伦的热情予以研习的一门学问。没有什么国家如此审慎地撰写自己的编年史,也没有什么国家这样悉心地保存自己的历史典籍。”拥有这么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更是有着一个悠久的历史教学历史,而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不断出现革新。

  1.教学观的改革。首先,在过去,史地政三科总被认为是只需要死记硬背的单纯记忆学科,其实不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和补充,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减。其次,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教学手段和理念也要随之发展。当代已经是信息时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科技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种感官上刺激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和flash的交替使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容易完成大容量任务,节约板书时间,更具操作性和重复性。再次,探究式学习法的普及,应该融入到各科学习中,历史也不例外。在新理念指导下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搜集和分析材料,得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其思维,促进其独立思考。比如让学生查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2.加强互动。新课标指导下,各学科内师生之间的互动仿佛有了更大进步。但是事实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师生互动模式更注重形式,许多教师为了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这种互动变成了走马灯似的活动,失去其真正作用。互动教学出现偏差,教师要么沉浸在过去“一堂言”的地位中不可自拔,要么完全放任学生自由讨论。气氛过于宽松,教室成了一锅粥,过分自由,给教师管理课堂纪律带来不方便影响等。笔者在讲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开了一个小型辩论赛,每一组6个人,轮流上台讲出自己的心得。首先,中央集权这么多资料不是一个人能找的充分,有的部分需要教师加以解释说明,学生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自己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再通过各种教师创设的情景,充分调动了情绪,在感性材料中获得理性知识,真正做到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局面,使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节约教师的宝贵时间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动笔抢过动脑。历史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首先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是拿高分的前提。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概括阅读材料的提纲,某段大意等,做到培养学生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阅读是有规律的,重点有轻重之分,比如“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高度集中”便是一段材料中的重点词,学生除了对这些重点词进行理解以外,还要打好标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繁重,懒惰的学生往往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不一定会自主训练自己记笔记的习惯,这时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历史材料的一段话进行书面的概括,甚至将之提问,演讲,编成小小故事上台表演。另外,历史的学习一定要独立思考。历史只是泛黄的故事,深刻的都是在其背后的问题,笔者在复习俄国十月革命时,便要求学生出具列宁成功的社会背景和工人阶级成熟的条件等,一个事件永远不单纯是一个事件,甚至要求学生相应地讲出苏联解体的故事,通过对比分析,用战略的眼光看事情。讲述“珍珠港事件”时,结合后来的原子弹事件,结合当时日本法西斯的出境来推测日本法西斯的总的战略意图等,同时教导学生不忘国耻,勿忘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激励学生分发成才,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培养其思维能力,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积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造转变,加强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抓住这次机遇,不断实践开拓,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而不断奋斗。

上一篇: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