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史料体会历史的感召力
透过史料体会历史的感召力
——以《红军长征》为例
【背景分析】
关于“红军长征”这一教学主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没有独立的内容要求,而是笼统地提出: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由内战走向抗战的关键。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结束了错误的军事路线,逐步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权。长征“使共产党人更为坚强,使他们为未来的胜利做了准备”。长征精神成为优秀的革命传统,并已成为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光辉范例。因此,中国共产党能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长征密不可分。基于这种认识,把“红军长征”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主题,也是可行的。
与其他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相似,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长征史,重点介绍的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斗争”这一历史主题。遵义会议似乎与这一主题无关,但从本质上看,由于正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权及军事战略问题,因此仍属于“斗争”主题的范畴。
实际上,长征的历史主题是多元的,而且还呈现出交织状。除了“军事斗争”的主题外,至少还有“双拥”这一主题。一方面,长征途中的红军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实际行动,诚心诚意地帮助沿途受剥削、受压迫的贫苦大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由红军革命的本质目的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也起到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红军的性质、目的、任务的积极作用,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于红军的理解和支持。忽略了这一点,就很难深刻理解“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观点。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即,沿途人民群众从人力、物资、道义等多方面给红军长征以极大的支持。可以说,在长征过程中,自然环境的恶劣,战斗的频繁和残酷,物资特别是粮食和医疗设施的极度缺乏,使广大红军战士几乎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正因如此,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是红军取得长征最后胜利的坚实基础和精神动力。也就是说,长征史不仅是一部惊心魂魄的军事斗争史,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军民情谊史。作为军事斗争史的长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意义正渐渐远行;作为军民情谊史的长征,已有学者挖掘出了其在“双拥”方面的价值,而且将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具感召力。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红军长征有独立而明确的内容要求,其中涉及以下几个学习要点:红军的失利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北,义务教育各版本教科书都有独立一课来向学生介绍红军长征,而且,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多篇关于长征的故事与诗歌,所以,学生对长征的知识储备是比较丰富的。可是,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基本是还是立足于军事斗争。忽略了军民情谊史的长征不仅是片面的,更主要的是,无法使学生真正认识长征胜利的原因。为此,本设计试图在长征中的军民关系方面有所侧重。
关于长征中的军民关系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很深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裴恒涛的《略论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付延功的《浅论长征歌谣的时代价值》、黄道炫的《永恒的纪念——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周瑞海的《论少数民族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其中有许多鲜活生动的史料,可选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拟定了如下基础性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分析出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2.能结合地图,简要说出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3.能写出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长征胜利的影响。
4.能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史料,分析出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
5.阅读相关史料,概括“军爱民”“民拥军”的史实,体会长征途中的军民关系及其对长征胜利的影响。
如果学生有较高的学力水平,并且其他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长征的胜利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影响?
【过程设计】
导入:从1930年到1933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四次“围剿”。红军根据毛泽东的运动战理论,在运动中寻找时机,各个歼灭敌人,先后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以博古(秦邦宪)为首的临时中央到达江西瑞金后,掌握了军事指挥权。1933年10月,国民党军约40万人对中央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围剿”。博古让军事顾问李德负责指挥反“围剿”。
史料1 长征期间担任中央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李维汉回忆说,“李德本来只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一个军事顾问,但博古却把他捧为‘太上皇’,什么事都听他的。李德瞎指挥,在军事上更是他说了算,甚至一个战役中一挺机关枪放在哪里,都得听他的安排……”
先后参加过五次反“围剿”的共和国上将王平回忆说,1934年夏天的中央红军“吃没吃的,穿没穿的,打仗缺乏弹药,加上长期转战,部队得不到休整,个个都像叫花子一样。”
——摘自白瑞雪等:《起死回生的历史转折――从遵义会议到四渡赤水的启示》,
《王平回忆录》
问题设计:从史料看红军为什么会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
【史料运用解析】
史料1及其设问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指挥是错误的。并进而指出:反“围剿”失利后,根据地的面积大大缩小,红色政权难以立足。1934年10月10日,临时中央及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约86000余人被迫转移。
史料2 从根据地出发时,部队采取的是搬家式的行军。七八个人抬着石印机,十几个人抬着大炮底盘;医院的X光机由十多名战士抬着,连屎盆、尿盆都带上了。1934年11月26日,军委纵队一天走了8公里;27日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6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整整四天,军委纵队在湘江以东只走了72公里,平均每天18公里。
问题设计:结合所学及史料2指出,长征开始之初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史料运用解析】
史料2旨在使学生认识到:战略错误给红军带来了惨重的损失。然后介绍相关史实:国民党军在中央红军转移的道路上,设置了多道封锁线。红军充分利用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打败了战斗力较差的守军后,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又利用守军行动迟缓的弱点,通过了第三道封锁线。
史实过渡:国民党军以30万精锐部队在湘江两岸建立了一个大包围圈,作为第四道封锁线。博古、李德不顾毛泽东等人改变行军方向的建议,按原计划继续前进,并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七天的阵地战。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有三万余人突围。
中央听取了毛泽东的建议,转道进入贵州境内。1935年1月,红军占领了遵义,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
史料3 B首先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报告,他着重强调客观原因,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根据地的物质条件太差。周恩来在副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失利的主观原因,并对B、L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也做了自我批评。
张闻天指出,反“围剿”中单纯防御、“短促突击”,使红军从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造成了作战的不利;转移中,惊慌失措的逃跑和搬家式的行动,造成了重大损失;L的领导方式极端恶劣,B应对此负主要责任。
毛泽东发言指出,B强调客观原因是错误的,尖锐地批评了L不懂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只知道纸上谈兵,并特别分析了其指挥中的三个错误:堡垒对堡垒、分散兵力、不善于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
大多数与会者赞赏和拥护毛泽东的发言,王稼祥第一个表态:“我们在军事上犯了严重错误,不能归咎于客观,客观原因有一点,但不是主要的……我认为,L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参与军事指挥。”张闻天也肯定了毛泽东的分析,并建议让毛泽东出来领导。
——卜松林、李向平:《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
问题设计:史料中的B、L分别是谁?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会议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史料运用解析】
史料3旨在让学生了解遵义会议关于红军失利原因的分析。会议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明确提出要改善军委的领导方式。进而指出:会议决定,推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意义分析: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重要标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决策上不断走向成熟。同时,也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核心地位。
史实过渡:让学生结合地图,概述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然后呈现相关史料,以引导学生思考:红军为什么能克服难以想象的自然困难与人为阻碍,取得长征胜利的?
史料4 由于红军掌握了国民党军的电报密码,对其战略部署和部队动向一目了然,从而把握了战场主动权。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动态,仅靠飞行员的空中肉眼侦察,像雾里看花,而且还多次中了红军的圈套。如行军途中敌机突然飞临而来不及隐蔽时,部队就在统一号令下来个全体向后转,给对方的侦察造成错觉。
军事科学院长征史专家徐占权说,“四渡赤水的核心在于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战法,以‘走’创造战机,以‘打’开辟通路”。“‘打’和‘走’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摘编自《中央红军长征中的情报战: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白瑞雪等:《起死回生的历史转折――从遵义会议到四渡赤水的启示》
问题设计:史料4反映了红军怎样的战术?
【史料运用解析】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运动战术。然后分析指出:采用运动战术,需要广泛发动当地人民,走群众路线。
史料5 1934年红军到达贵州黎平时,总政治部号召,每个同志送一件物品给苗族兄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穿用的衣服、毛巾等物送给他们,他们得到这些礼物时,眼睛里放射出感激的光芒。有的苗族兄弟拿到这些东西,紧紧地握住红军的手,含着泪花,很久说不出话来。
——摘编自裴恒涛:《略论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
史料6 红军到,地主跑,土豪哭,干人(穷人)笑。分白米,领猪肉。打老蒋,灭东洋,欢迎红军住下来。
——摘自姜兴华:《赤水老乡唱红军》,《解放军报》,2006年8月11日
绅粮堆谷满仓,干人无米煮汤;土豪劣绅住洋房子,工人农民住茅蓬;还有种种苛捐杂税,把工人血汗洗得精光;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
——摘自裴恒涛:《略论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
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兄弟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
——摘自付延功:《浅论长征歌谣的时代价值》
问题设计:阅读史料,概括“军爱民”的史实。
【史料运用解析】
呈现史料5、6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取得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对红军的信任,是长征胜利的基础;打土豪、分田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群众生活,是取信于民的具体措施。
史实过渡:红军爱护群众,红军长征途经地区的群众也给红军提供了无穷的支持与帮助。
史料7 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战士受伤。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
强渡大渡河,必须有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
经过彝族聚居区时,红军参谋长刘伯承与头人小叶丹歃血结盟。在小叶丹等人的护送下,红军“借路”北上,彝族人民“牵牛送羊欢送红军于道旁”,并欢声笑语高呼“红军瓦瓦苦(万岁)”!经过7天7夜顺利通过200里彝地,为抢渡大渡河赢得了时间。
在征战藏区的16个月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一些土司头人和喇嘛寺也支援红军大批粮食,孔撒土司主动将自己的18万斤粮食支援红军,康区德格土司一次就为红军筹集到150头牛、53匹马和一大批粮食。在桑批寺筹集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样”;中甸归化寺为红军筹青稞60000余斤及红糖、盐巴卖给红军,还派数骑随军陪送红军;甘孜寺及其属下的7个寺庙就支援红军粮食19万斤。茂县藏、羌各族人民为红军筹集粮食300余万斤,岩盐二三千斤,御寒羊皮褂1000余件。
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60多岁的藏族翻译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丹巴县巴底乡贫苦藏民格达一先,把自己家仅有的玉米和3斤二季豆种子,煮熟了送给红军战士吃,还用家中的存麻编了15双草鞋送给红军。
——摘编自黄道炫:《永恒的纪念——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
周瑞海:《论少数民族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史料8 红军北上后,3800名伤病员留在康北藏区,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就组织僧俗进行救护。隐藏在白利寺内就医的先后就有千名伤病员。红军走时,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写下这样的诗歌:
云雨出现在天空,
红旗布满了大地。
未见如此细雨,
最后降临大地。
啊!红军,红军!
今朝离去,何日再回?
——摘编自周瑞海:《论少数民族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王树增:《长征》
史料9 长征中,四川参加红军的各族青年达45000多人。阿坝自治州当年参军的少数民族青年就有5000多名;当时只有20000多人口的茂县,有1000多羌族民众参军;丹巴县巴底乡随军北上的有270人;理番县50多岁的藏族妇女斑登卓,为给红军带路、当翻译,带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参加了红军。羌族土司安登榜,放弃家业,率200名羌族勇士随红军踏上征途。
仅红一方面军和二、六军团在云贵川3省就有近20000名各族青年加入了红军。在黔西北苗、彝、土家、布依、回、白、汉等各族子弟参军的达五六千人,其中黔西县达2000人,毕节县有1004人。中央红军在遵义12天就“招了三千精壮新军”。四川越西县两三小时就有七八百人参军,红军还专门成立了“倮倮连”;在藏族地区的茂汶县甘堡区,一次参军的藏、汉族青年就有200多人。少数民族人民在参军中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和父子、夫妻、弟兄或一家人父子母女共同参军的热烈场面。
——摘编自黄道炫:《永恒的纪念——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
周瑞海:《论少数民族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
问题设计:阅读史料,概括民拥军的史实。
【史料运用解析】
史料7、8、9向学生呈现了人民群众支持红军的一系列做法:救治伤员,为红军提供道义上的支持;筹集粮食,为红军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出工出力,为红军提供人员上的支持;甚至踊跃参军,补充兵源。
史实介绍: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在此前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进行了战略转移。1936年10月,红军的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最终结束。
史料10 长征时,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以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平均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在368天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摘自《长征--江南都市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朱曙光:《长征胜利史--培育忠诚卫士的不竭源泉》)
问题设计:阅读史料10,你有何感想?
【史料运用解析】
史料10旨在告诉学生:长征的胜利,还培育了取之不竭的长征精神。进而介绍“长征精神”的基本含义: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内容小结: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的武装;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途中的民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向途中的民众散布了革命的种子。
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战争的卓越能力,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充分证明了人民革命战争的正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个内容的教学中,有几点体会:
第一,关于长征的史料,多得让人无法想象,选择什么样的史料?我们觉得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围绕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本设计不是从军事斗争的视角来观察长征,而是希望学生能从军民情谊的视角来了解长征。以此作为标尺来选取史料,自然要舍弃那些与此关联不大的史料,比如湘江之战的惨烈场景、四渡赤水的军事智慧、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气概,就属于此类。什么样的史料价值高?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史料就是最有价值的史料。因此,史料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所选史料的灵魂。
第二,关于历史材料,可能会有人误把它与艰涩难懂联系起来。对于中学生来讲,通俗易懂的史料才能把他们领进历史的“现场”,才能真正引发他们学史的兴趣。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叙述同样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严格地说,反映军民情谊的史料,不是由史学家创造的,而是源于红军指战员,源于普通的民众。比如那些活泼的歌谣、质朴的回忆,再现了长征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因此,史料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选取有用且有趣的史料。
第三,呈现史料的方式多种多样,PPT展示只是其中之一,口头讲述也是很常见的方式。本设计中的史料,字数普遍较多,阅读几乎没有什么文字障碍,因此,建议在课前印发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提前介入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史料的使用效率。印发史料时,可以根据学情适当在史料后面设计一定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这样可以教授他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此,史料教学的益处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第四,课堂中使用这些史料时,应多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思考永远取代不了学生的思考,如果教师太勤快了,学生就会变懒。问题的设计要立足学情,既不能过难,也不难过易。最好的是难易搭配,由易到难。让学生轻松入手,同时又要让他们感觉有一定的高度。比如,在学生概括了少数民族群众拥军的史实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这些民众为什么会支持支持红军?或:红军为什么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长征呢?
当然,也应当发现,这个设计由于突出了长征中的军民情谊,淡化了军事斗争,易于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长征并不十分困难的。如果能兼顾,则是最好不过的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