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课堂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8阅读:
字号:|

  高中历史课堂“交互式”教学法初探

  一、提出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格和人道问题不断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越来越强烈地呼吁社会多一些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共同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这些呼声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素质的更高期待,这种期待首先“链接”到教育领域,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儿童和少年,进行合理的教育,不仅使之掌握知识,也要让他们掌握各种学习能力和方法,更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和熏陶。不仅重视培养拥有丰富知识的人,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性和应试性,同时又承载了过多的教化功能,使受教育者往往不堪重负,面对无边无际的课堂知识和说教不知所措。其结果就是弱化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挤压了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通道。事实上,“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①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大胆尝试使用其他教学方式开展人文主义教育。笔者认真研究了学生中心理论,认为“交互式”教学法是比较适合上述时代要求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很多年来。教师中心论一直是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和模式,但学生中心理论的提出迅速改变了这一格局。学生中心理论认为,学校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感情和智慧,一切以牺牲学生人格、个性而换取学生未来成就的做法都是不人道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同时这一理论坚持: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在“做中学”;培养个性等。从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学生中心理论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种很好的体现形式,它的主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活动和兴趣,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而非监督者。由于学生中心理论适应了现代经济、民主和人自身的发展要求,使它成为 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可惜由于各种原因,这股思潮在中国大地姗姗来迟,以致未能深刻影响或者占据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这种理论应该并不陌生。我们可以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找到它的知音,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可以在近代发现它实践的痕迹,比如陶行知先生曾经以此为据在旧中国发起生活教育运动;而现代,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寻到与它相关的理论,比如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在国外,美国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则是这一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他曾说过:“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②就是说,要把学生本身及其活动(包括思维、学习、操作、实验等)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根据上述理论提出课堂“交互式”教学法,目的是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促进学生的知识、个性、创造性和人格的全面培养与提高,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输送真正合格的人才。

  三、遵循原则和操作思路

  (一)根据学生中心理论,“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两个交互: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之间的交互;学生的学习策略、技能和知识之间的交互。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因而,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遵循如下原则:

  1、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兴趣和个性。

  教育的永恒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在人性的要求,二是外在社会的需求。一种教育理论如果能适应其中的一种需求,它就有了存在的价值。“交互式”教学法首先强调要把学生的人格、感情、需求放在应有的位置,反对把学生视做不懂事的、无知的、需要强制的动物,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兴趣必须得到尊重和发展。无视或压抑学生兴趣就是对学生人格的蔑视,对个性的扭曲。著名的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明确提出:“人性是历史教育理论涵养的最高标准。”③但是在事实中,几乎没有教师认为在故意压抑学生兴趣,而是常常本着良好的愿望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其中的问题就出在教学模式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也是在潜意识中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师为本。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兴趣属于感情、意志、理智的综合产物,压抑兴趣会使学生失去活力、麻木不仁、虚伪、奴性十足或者产生敌对、对抗甚至为所欲为的情绪,从而导致个性的非正常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兴趣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意味历史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打破“尽信书”的陈旧观念,从“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重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和思想,牢牢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对学生兴趣和人格的尊重落实到教学的各个实际环节中,而不是流于形式和说教。

  2、民主和开放。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首要任务应是为社会输送“成熟的人才”,即学生具备这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信仰理性,崇尚交流,善于合作,具有责任感。但这样的任务不可能以说教的方式来完成,而是应该在和谐、民主和开放的教育氛围中实现。

  民主首先是对人的尊重和宽容,它的内涵是自主、平等和理性。自从 18世纪民主政治出现后,教育就承担了新的功能,即成为民主政治的保证。“在民主社会,教育是政治的基础和保证,没有教育就没有民主。”④而民主的社会又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民主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开放的胸怀不会是盲目、狭窄和蒙昧的,必然充斥着理性的光辉。充满民主和开放精神的课堂意味着能承认多元的价值判断,也意味着每个学生能平等的参与到学习中而无论才智的高低。教师应该相信,“不亲自参与就会使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员缺乏兴趣和关心。结果是相应地使人缺乏实际的责任心。”⑤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抱怨学生荒废学业,不对自己的人生和前途负责,没有责任感等。可是我们教师却很少去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全由家庭造成?和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没有关系呢?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课堂上长期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人格和个性,必然使学生缺乏民主意识、缺乏理性和责任感。所以历史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历史中蕴涵的大量人文思想,多些民主,少些“专制”;多些开放,少些“封闭”;多些平等,少些“专权”。

  3、经验和示范。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需要关注、处理和解决时,思维就开始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历史课堂上),一般是通过教师讲解、分析然后把结果灌输给学生。在此后同样或类似的情景中大多数学生能“复制”结果,但对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和个性培养没有实质意义。柏拉图曾在什么地方说过,奴隶之所以为奴隶,乃是他的行为并不代表他自己的思想,而是别人的思想。现代中国不需要这样的“人才”,而是需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善于创设合理情境,把教学生活化、自然化,通过让学生自己体验,或是教师的示范,激励学生主动思维和动手。让学生感到,他不是在为了一些死的知识而学,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在这里,学科知识体系成为教学的内在结构,而学生的生活成为学习的外在线索。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得到除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经验。这种教学方式遵循了“做中学”的思想,把学习过程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学习变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彰显个性的一种有趣活动。赵亚夫先生也认为:“学习历史的乐趣是历史的证明过程,有演绎、有解释,总之要有个我的认识。”⑥而“我”的经验与“认识”既能影响到在学校时的学习活动及其成果,更能影响到离开学校后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二)在历史课堂上运用“交互式”教学法的时候,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下列几点。

  1、结合课本知识,师生合作发现和分析问题。

  在现阶段,学生所接触和涉及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课本,这种单一的信息来源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狭隘,迷信书本和权威,囫囵吞枣,照搬课本结论。教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又很难直接介绍或引用更多的历史知识作为教学依据,因此只能围绕课本来进行教学设计。不过,要重视学生本身所掌握的各种历史信息,包括严谨和科学的,也包括模糊的和“戏说”的。因为在学生看来历史往往如此,“犹抱琵琶半遮面”。教师就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课本上和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观。历史学科强烈的主观性为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交互式”教学法主张,一方面,教师要在了解课本,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而不是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亦即把“设疑”放在“寻疑”之后。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赵亚夫先生甚至认为:“历史教育的最要紧的作用是帮助人去发现。”⑦因为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更加主动和活跃,还可以逐渐形成和掌握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真实的历史知识和认知水平,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在事实上通过提示或暗示,把纷乱的“文字”历史知识(来自课本)转换为一个个实际场景(模仿生活),增强历史知识的现实感,要求学生以主体的身份来分析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这样做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从“人”的角度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笔者在教学中一般是通过模拟和分组来完成这样的任务,促使学生提出“为什么?”,进而发现原因,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性小组比应用竞争或个别化结构更容易产生良好的动机效果。”⑧。比如,在学习《美国的建立》一节,上课伊始,我未做任何解释,就要求每个学生在一张白纸上写好姓名,然后包上 10元钱交给我。虽然有个别学生在照做,但大部分群情激昂,议论纷纷,最后有同学提出质问,我说这是我给你们上课的辛劳费。学生说,学校已经付工资了。我说那是学校的,你们也得付!学生纷纷说,那太不合理了!我看时机成熟,就要他们看看北美人民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遭遇,并要求他们分组合作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对策。学生恍然大悟,随即参加到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中。

  2、以历史信息为核心,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究问题

  各种历史信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主要对象。中学历史教科书是主要的信息来源,但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更具有情境感的史料,让这些历史信息作为师生进行讨论和探究活动的核心。在组织讨论和探究学习活动时,教师首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观为依据确定明晰的学习目标及其指向,不要拘泥于“知识”、“能力”、“德育”等老三样,而是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从短期看,侧重于态度、认知和能力等方面;从长期看,侧重于价值观、情感、自主学习、评论和自我认识等。总之,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其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准备灵活的教案,坚持“获取知识是手段而非目的”的开放性教学理念。为能预判的学生观点制订指导方法和策略,并留存引申、发散空间。为不能预判的学生观点保留发表权利和机会,大胆鼓励和肯定多元思维。再次,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肯定和疏导学生的情绪外,要准备接受学生的质疑,回答学生的疑问。另外对学生观点要予以记录和小结,作为讨论和探究的成果用以再讨论再探究。在师生的交互学习中,教师成为指导者,也是平等的参与者。

  在《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一节中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一目时。我实行角色扮演的方法,安排学生分组体验天皇、幕府、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和大商人、资产阶级和农民等不同阶级阶层在当时形势下的情绪和要求,并站在各自立场上提出针对时局的主张,结合国情民情,探索和发现最合适的救亡道路。在最后讨论维新成功原因时,学生认为课本的解释不够深刻全面,对此踊跃发言,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比如,列强入侵和领主经济的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幕府统治力量严重削弱和被推翻的重要原因,前者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客观原因,后者则是经济原因。也有人认为明治天皇个人能力突出,雄心勃勃,是维新成功的保障。还有学生认为维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顺应了日本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成功理所当然,甚至有学生觉得日本的民族性具有坚韧、勤奋、善学和执着等优点,所以国民比较团结,而易于成功等等。这些思考的结果包含的合理性暂且不论,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学生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己的认知意识,也初步具备了自觉的批判精神。在相互的交流和探究中,凸显的是师生交互学习的体验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强调那种过于具体、有序的教学步骤以及知识体系。

  3、确立关于“交互式”教学法及其效果的评价体系。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过程和效果都必须能够评价,以在形式和内容上推进其不断发展。由于不可能在每课时(以 45分钟计)中都完整和全面地反映出既定教学目标与实效,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就结出人文教育的硕果,因此有必要破除以往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改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交互式”教学法的人文主义特色,我吸取了教育专家赵亚夫和心理学家冯忠良、林崇德等人的研究成果,初步拟出了一套适用于“交互式”教学法的评价框架。(见附后)

  上述评价标准基本上能反映对“人”发展的促进要素及其内容,但在实践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相冲突的地方,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改进,需要更多的专家来进行“会诊”。在历史教学中,制订一套完整明确的评价目标和体系,能很好地帮助历史教师在人文精神的培育方面不断总结、反思和前进。

  四、结语

  “交互”教学法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根据都比较充分并符合当前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撰写本文本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受到个人思维限制,关于这一模式的不少提法都存在纰漏,需要同行间进一步商榷和研究。总之,历史教学是个常教常新的事业,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的永远是挑战。探索历史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建立人格本位(人文)的历史教学观,大力推进“人格养成”教育的发展是历史教师无法推卸的时代使命。历史教育在新世纪里理应为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发展个人的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杠杆”。借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以(历史)教育认识人”、“以(历史)教育革新人”、“以(历史)教育成就人”(括号内的文字为作者添加)。⑨

  评价类型

  评价领域、程度

  学习技能

  学习策略

  人格发展

  领域

  认知

  语言复述、知识及其结构了解、

  自我提问并解决、选择并设计自主学习模式等

  思维性

  创造性等

  情意

  兴趣、关注、探究精神等

  调整情绪和心态、归纳结果和心得、比较和判断学习方案等

  价值观

  态度等

  综合素养

  学习方式及其程序掌握、情境置换、迁移等

  发现和感受意义、体验历史情境、积淀人文意识等

  自我意识和个性等

  完成程度

  语言描绘

  是否能够理解历史特征或时代特色;是否了解史料来源并自觉利用资料;是否集中精力探究问题并运用初步的历史方法等

  是否能运用合理的方式解释历史;是否能利用资料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是否能多角度感受历史情感;是否能判断学习得失等

  是否能自觉进行开拓性和探究性思维;是否重视社会生活史;是否能恰当自我推断并自我评价等

  确认适宜时期

  教学过程中

  单元末

  学期末

  学年末

  学期末

  学年末

  教学过程中

  学年末

  [参考书目]:

  ①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许良英等译《大学活页文库》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

  ②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21页

  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7月刊,第7页

  ④张卓玉等编《现代教育思想》,北师大出版社,第 27页

  ⑤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43页

  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7月刊,第5页

  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7月刊,第6页

  ⑧姚梅林《学习规律》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第62页

  ⑨叶圣陶《过去随谈》,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上一篇: 高中历史论文教学中我们应教给学...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