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紧扣课程标准 整合“活动内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7阅读:
字号:|

  紧扣课程标准 整合“活动内容”

  现行高中地理课本有四个版本,即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每个版本都编写了精彩的活动内容,各章节都有活动的板块,比较而言,湘教版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紧扣新课程标准,整合活动内容,现就湘教版必修Ⅰ的活动处理,谈几点看法。 一、紧扣课程标准,精选地理活动

  湘教版必修Ⅰ各章节的活动内容多,涉及面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精心策划,有的放矢地选用活动。例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课程:内容标准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课本在地球所处宇宙环境部分的阐述,篇幅比例较大,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而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部分,正文有限,尤其是特殊行星的文字,仅仅是结论性的4行92个字:本节活动共有3例,其中1例选择了九大行星数据资料和地球特殊性的分析路径。根据内容标准和课时安排,我在课堂教学中重点选用地球特殊性的活动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地球所处行星际空间的安全稳定性、液态水和适宜温度存在的条件以及适合生物呼吸大气的来源等,同学们经过层层推理,归纳总结,把课本上几行字的来龙去脉,梳理得一清二楚,对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对月相变化选修本有明确要求而必修本不作要求,可把观察月相的活动放在课后辅导,另一活动则一带而过。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提出“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凸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因而选择活动时,不但要牢牢抓住各章节内容标准,还要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重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章节中设计:调查当地某一工矿企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化肥厂,听厂领导介绍污染的处理和排放,参观生产线,观察废气、污水的排放,采访工厂周边住户。在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基本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要替百姓申冤,要环保部门关闭害人的厂;有的既体谅厂家的难处,也担忧周边百姓的生活;有的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为什么污染这么大,厂边的住户反应反而没有较远住户强?为什么大部分住户对污染虽有怨言,但危害多大不知道,还多沉默认可?为什么有污染的厂仍然生产……通过调查活动,学生们对污染有了较直观的认识和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材中编有十几例类似的参观调查、搜集资料的活动,是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契机,我们要多选用,让学生多参与。

  湘教版必修Ⅰ中,有的活动偏难,如“画北半球两至时以北极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半球投影图”,超出标准,可弃之不用;有的活动欠妥,如“用塑料袋、玻璃瓶模拟大气温室效应”,因为从20世纪末以来,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有新理论,“温室效应”这个名词已经被淡化,仍做这种模拟,明显欠妥;有些活动过于简单,新授课时学生已掌握等,教学中应灵活机动取舍。

  二、精练活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首要目标,思考、探究、实践就是为了理解、巩固基础知识,因而必须把活动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去,夯实基础知识。教师在授课时,既可以将活动随机融入课堂,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既可以作为正文知识讲,也可以作为题目练;既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设置了“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等活动题目,教学时,我把它和孔子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作为趣味题设置悬念,放在新课前提问,调动学习兴趣,听课效率明显提高。在“大气垂直分层”活动处理时,活动内容和正文同步,教师边讲解、边分析、边提问、边归纳总结,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消化吸收知识。类似“地壳的物质循环”的活动是以表格形式出现,作为课堂小结较好,

  对归纳巩固知识很有帮助。所以,课堂是精练活动的第一阵地,是打牢基础知识的主阵营。

  多媒体是地理教学的重要铺助手段,用它制作的地理动漫直观、形象、易懂。在新授课后,可让有条件的学生分组制作“地壳物质循环”、“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水循环”、“洋流模式图”等课件,并在期终考试前举办一个课件展,能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因为制作了课件的同学,对地理现象形成原理的认识特别深刻,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特别牢固。因此,让学生采用多媒体等手段亲自参与地理活动,不但有利于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还培养了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值得推广。

  三、整合活动内容,强化知识联系

  地理学科十分强调知识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巧妙地整合活动,联系各知识点。

  第二章“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活动中设置了“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梯田上耕作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答案,但在完成这一问题后,极可能把学生误导到山区开垦梯田都有利的层面上。而实际上,大于20°的山坡禁止开垦,15°~20°的坡地易开垦为林地梯田,5°~15°的坡地可开垦为种植业梯田,无论哪种梯田开垦,都要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新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地理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湘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着重强调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否则,易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

  因而在讲述这一活动时,我作了以上补充,还列举了毁林开荒造成危害的典型事例,并接着提问“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同学们考虑,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这种方式可取吗?应该如何做?”同学们立即从梯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思想中反思,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垦是有利的,否则可能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造成气候异常等。那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应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使学生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上述活动的延伸,实际上这就是把第二章和第四章的活动内容串联起来,重组活动,强化关联知识的联系。

  课本中个别活动还存在着设计缺陷,若作恰当填补,能画龙点睛、妙笔生辉。如“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设计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示意图,在反映全球热量平衡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它的瑕疵在于忽视人类活动的影响,忽视地球本身的能量来源和忽视地球表面(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能量转化与储存,因而讲述这一活动时,要补充这一部分内容,我认为,这不但完备了知识体系,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能进一步体现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新课标精神。

  整合地理活动的方式,除上述的活动取舍、活动详略、活动重组、调用活动、设计活动等,还包括各种以地理内容为主题的讨论、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班会、野外实践,这类活动能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能从课本中走出来,去接触社会、接近生活,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养成对地理问题探究的习惯,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积累必备的地理素养。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教育的目的才能算基本达到。

上一篇: 素质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