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使用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使用
随着高中课改试验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而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及参编鲁教版教材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领会课改精神,正确认识教材作用
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一本”,为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考试考教材”的教学模式铺平了道路。教材不再束缚学生思维、禁锢教师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变更教学顺序、更换呈现方式。教材不再“神圣不可侵犯”,而给学生留下参与空间,让学生观察地理事实、分析地理原理、归纳地理规律、展示自己思想。
地理专业人士指出:地理教材是“学”的材料,而不是“教”的材料;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的依据。如何正确领会这种观点,准确把握“学”的材料与“教”的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处理教材非教学依据与学生学习材料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效果。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补充、变更材料,但教材的核心内容:学科基本原理、理论、规律,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不能随意删减、改变。因此,不能因为实施新课程,放松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应旗帜鲜明地表示:新课程不惟教材,但不能抛弃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蓝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也是联系课程标准的纽带,以及实现课程标准的桥梁。
二、践行课程标准,高效发挥教材作用
1. 重组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
教材的编写都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但由于编写教材的各个专家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同一内容所呈现方式,围绕某原理所选案例材料等方面的差异,每套教材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对知识内容、呈现方式进行重组,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如有关气候类型的判断,鲁教版以单元活动方式作了专题介绍,且叙述简练、层次清晰、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教材无论在时空尺度,还是在涉及领域都很好地体现了主题。教学中应充分吸纳、补充完善。
教学内容的重组还包括同一教材内部。如湘教版( 2004 年6 月版)中有关晨昏线的知识是以阅读方式,置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板块。鉴于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从教学顺序来看,可提前到地球自转部分;从教学要求来看,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介绍晨昏线图的判读技巧。首批通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发行试验的四个版本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既有共性特点( 都设有阅读、活动等板块) ,又各有特色。人教版的“读图思考”栏目,以命令性格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鲁教版的节首“( 情境) 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单元活动”则可培养学生技能;中图版的节首“探索”,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拓展地理思维、提高探究能力,均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借鉴使用。必须注意的是,各种呈现方式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中应灵活整合、融会贯通。
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教学中应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中“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让学生在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相关内容、了解宇宙的主要物质组成形式基础上,据“天体系统”图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最后填写天体系统框图,归纳总结天体系统的层次,宏观把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评价方法的变化等方面。
新课程理念迫切要求教师角色的变化,即由主角变为配角,在教学活动中充当设计师( 设计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组织管理师( 调控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难度、引导学生思维、协助学生研究、促进能力提高) 。教师的职能也应由“传道授业”变为帮助学生“悟道得业”。坚决抛弃填鸭式、满堂灌,给学生提供充足空间,让学生自己看一看、画一画、算一算、想一想、做一做,归纳、总结地理原理、规律,感悟、体验人地思想。总之,教师不能再以“精彩的演讲”赢得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评价方法的变化。一方面应从三个维度,以多种方式评价,另一方面应牢牢把握评价的目的: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并建立自信。
三、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对教师的要求。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设计组织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激情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1. 选择内容, 控制难度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编者往往要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需要,而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无论是学习基础、自身需求,还是生活环境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控制教学难度。
“活动”与“探究”等呈现方式,是新课程配套教材的重要特色,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其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如人教版第三章第2 节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部分所设活动,①、②两项可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而③、④两项应视课时、学生基础而定。而第一章第1 节中活动: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难度明显较大,可不作要求。
2. 灵活调整教学顺序
课程标准给出的是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宏观框架、必学内容和学习标准,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如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及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内容,课程标准置于地理必修2 中,但从知识内在联系性来看,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地理3,置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前讲解,效果更好,教学中可灵活调整。事实上鲁教版教材也是按此脉络结构编写的。
3. 敢于质疑教材、完善教材
尽管参加教材编写的多为长期从事教材研究的专家、高校教师、省市教研员及极少数中学一线骨干教师,但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大胆质疑教材、充实完善教材。如鲁教版必修Ⅱ ( 2005 年8 月第1 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知识窗: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文字叙述很简单,根本没必要配插图,而与文字不相配匹的插图,更是起了负面作用。
为了充分阐述地理原理、规律,教材中例举有大量素材,但一个素材只代表一个地域的情况,我国幅员辽阔,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农村与城市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运用当地自然、人文素材及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素材,取代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形成在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如课程标准要求的“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我们在编写鲁教版教材时,考虑到首先进入教改试验区的灾害类型,以及全国自然灾害中,洪灾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的特征,选择以洪灾为例,对于西北内陆地区来说,则可以干旱为例,但不管以哪种灾害为例,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这种灾害发生的原因、认识灾害的危害、提高减灾防灾意识。
四、用好教材所留空间
课程标准关于教科书的编写建议,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为教学提供必要空间,目前进入试验的四套教材,都以不同方式积极响应,人教版、湘教版教材直接通过在正文中插入“活动”及“读图思考”来体现。如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教材没有直接阐述,而是让学生读图归纳。鲁教版教材则在正文、情境问题、活动等中给师生留下思维空间、动手实验空间。
新教材的编写引入了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材为教师教学设计、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保留了空间。如人教版P63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尽管教材提供了北大西洋暖流的深度、水量、55°~70°N 间大洋东岸最冷月均温较西岸高16~20℃等材料,但教材编写者的本意显然不是让学生记忆案例本身,而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基础上,感性地认识北大西洋暖流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增温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巧妙地运用案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根据案例归纳出一般的地理原理、规律。
总之,新课程推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材,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充实发展教材。摒弃传统的教材观,走出死记个案素材,创新使用教材资源,实现课程目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