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形神并重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3:47阅读:
字号:|

  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形神并重

  

  无疑,当前地理教师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诸多变化要求地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要随之改变;同时,当前地理教师也发出了现实的困惑——地理课堂教学怎样改?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只有做到“形神”并重,才能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挑战。所谓“形”,就是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是一种外在的形态。所谓“神”,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透彻理解和深度把握,也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形”的课堂教学显得空洞,只有“神”的课堂缺乏活力。只有“形”、“神”俱备的课堂教学才是既有活力,又有成效的课堂,也是地理教师应当追求的。

  如何做到地理课堂教学既有“形”,又有“神”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堂设计——合理

  课堂的整体设计应以“学生有效参与”为灵魂。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因此,课堂设计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中心,让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突出一个“我”。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笔者采用以下五步教学;1、我说某区域——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谈认识、说感触;2、我来活动——学位置、看自然环境;3、我来探究——看现象,析影响;4、我来关注——找优势、谋发展;5、我在思索——寻问题,求长远。如此设计,让学生始终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生活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学习、有效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

  二、情境创设——恰当

  情景创设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其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思维迅速地导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让学生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使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多种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适于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组织者”理论与地理教学情境创设。所谓“组织者”就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所出示的有关提示、引导、启发性的学习材料。组织者往往是一个原理或规律,而学生所学新知识是一个具体案例,新知识与组织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演绎推理关系的教学情境。因而在学习自然地理时,我们往往可用一个典故、一个成语、一段新闻、一首诗歌、一张漫画等材料作为组织者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如在学习气候的要素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秦岭——淮河一线时可引用晏子便楚的故事,突出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为枳的事实……

  表现理论与地理教学情境创设。表现是在人的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温度、声音等感知状态。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地理模型、图片、板画等教具,适当加以语言点拔,不仅可启发学生表象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采用该种情景创设,教师要特别注意当直观形象的情景被创设出来之后,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五大地理意义,洋流等抽象性强的知识时,教师就要通过图片、展示模型、影像资料等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些真实生态的情景中产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进入学习状态。

  经验课堂理论与地理情境创设。所谓经验就是指学生已有的感性和理性知识,就地理这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来看,实际生活也是一本教科书,因而,在地理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从现实中提出一个课题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和教材中的间接经验在课堂中获得完美的统一,使学生的生活经验获得理论的升华,并使课本理论知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获得验证。如在学习资源与环境,城市的建设,农业的区位因素等知识时,采用该种地理情境创设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无论哪种情境创设,其实质均在于提示地理现象矛盾,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从而在师生互动和共鸣中拓展“生活点”、激发“趣味点”。

  三、重难点把握——准确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始终把握自然地理重“原理”、人文地理重“套路”、区域地理重“定位”的基本原则。自然地理重点在透彻理解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运用能力(注:要把握原理或规律的本质,切勿要求学习简单地记忆)。如地球的运动、大气环流,洋流、地壳物质循环等知识;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社会和经济活动为核心,提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的观念,因而在地理教学时要构建影响某一人类活动的主导因素,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思维套路。如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区位因素;区域地理的重点是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因而在地理教学时重点除了摆在构建心理地图、熟悉重要地理区域、建立空间概念之上,还要传授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河流等入手;人文地理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入手)。

  四、训练跟踪——及时

  训练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就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神”的评价。笔者认为:训练不仅包括学生的练习,同时还必须有教师对例题的讲解。

  1、经典例题——评点与论证。经典例题在知识运用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教师通过对经典例题的剖析、评点与论证,不仅可以起到对基础知识的强化作用,还可为学生今后在解问题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典型习题——巩固与拓展。教师对经典例题选取得再好,评点再到位,若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其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通过对典型性习题的解答,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而且还可以发现知识盲点,拓展知识面。

  当然,无论是例题的选取或是学生习题的布置,老师务必把好选题关,提高质量,控制数量,根据“地理生活化”的特点,坚持“佳题哪得新如许,生活源头活水来”的选题思路。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充分把握“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技能”的新课改宗旨,精心设计教案,达到既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的“形”,又有实际教学效果的“神”的课堂功效。

上一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条件下...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