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3:47阅读:
字号:|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学习评价方案。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方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必会走入死胡同

  关键词:教育评价中学教学毕业考试

  Contentsummary:Thoroughdevelopmentreformswhichalongwiththenewcurriculum,thenewcurriculum,thenewteachingmaterial,thenewteachingmethod,requeststohavethenewstudyappraisalplaninevitablywhichadaptswithit.Ifwithitnecessaryappraisalplan,thenewturncurriculumhasnotreformedcanwalkintotheimpasseinevitably

  KeyWords:EducationappraisalMiddleschoolteachingGraduationtest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教学评价方式还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学活动完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等不正常的现象充斥着课堂,使课堂教学走进了应试的怪圈。如何走出这一误区,无疑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又一新课题。笔者经过研究比较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一、实施多元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知》提出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些原则:

  (1)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2)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3)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4)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这些原则为各级中小学管理机关和广大一线教师进行评价机制的改革探索起了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评价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侧重于统一编写的偏、难、繁、旧的教材内容的检测,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位老教育家讲得很对,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既要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评价的组织形式,既可有静态的笔试,又可有动态的操作和口试,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态度水平,即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现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教学评价中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开展评价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2.科学性原则

  在进行评价时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去评价客观存在的事实。

  3.可行性原则

  教育评价要于当时当地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应该便于人掌握,有实行的可能。

  4.动态性原则

  进行教育教学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评价的对象,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公正的去评价评价对象。

  四:课程评价的实施形式

  1.学习进程评价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应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的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它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其重点是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而作出的判断,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根据。就评价学生在一堂地理课中的表现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操作、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环节中的表现)、(2)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情感和自信心方面的表现、(3)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上的表现)、(4)学生在思维水平上的表现(创造性、灵活性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引入激励机制,以送“智慧星、认真星、进步星、表现星、合作星”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心坎里播下希望种子,而且能使学生明确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实践评价

  评价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不能仅局限于一堂课的教学情况,应当在课外通过实践的形式得以适当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课外实践可以设计与本课相关的实例课题,让学生去探索研究,或由学生在生活中找实例来说明所学的内容。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一下马鞍山市还存在着哪些对环境有污染行为的单位或个人,是怎样污染环境的,污染的程度又是怎样的,马鞍山市在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哪些对环境不利的后遗症。我们再根据所学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设想,规划一个马鞍山市未来环境如何保护和发展的方案。对学生最终设计出来的地理作品(环境方案)合理情况予以评价。这样的做法就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知行合一。

  3.学习时段评价

  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最终还是需要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对价值观,情感态度,主要应该通过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活动来体现出来。为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我们可以为每个学生设置成长记录袋和成长记录卡。将学生每个时段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以及在其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进行量化后记录在记录卡上。等到这个学制读完后,将每个时段的记录卡归类放入记录袋中。

  4.高考评价制度的改革

  在现行教育背景下,高考制度仍然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他是中学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进行评价的指挥棒。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高考评价方案。笔者认为,高考方案中必须要有综合实践评价的内容,就我省状况而言,可以仍然按照过去的办法,分高中毕业考试(会考)和高中升学考试(高考),会考是高中学生必须参加的获得高中学历证书的基础性考试,课程标准所列的各门课程都在会考的范围之内,高考是为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招收合格新生而设的选拔性考试。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可将学生分为文科,理科,艺术类,体育类进行考核以便适应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先通过试卷的形式,对所有参加高校招生选拔的考生进行测试,全省可以按市县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由省组织考核委员会,对各个区域测试合格的同学加试综合实践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属性,考核的形式是多样的,就地理学科而言,可以采取操作实验,现场绘图,口头测试等办法评定量化学生的成绩。考核在形式上要具有不定性,在内容上要具有基础性,在学科发展上要具有前瞻性,对学生实际生活要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这样就会避免各中学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只开高考科目,只传授考试考的知识和技能而忽略学生的均衡发展。

  总之。课程评价广泛的存在于各种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可以反映教育的实际状态,检查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还可以检验教育改革实验的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反馈信息,并且还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以及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界都十分重视教育评价研究。

上一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