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改的点滴体会
高中地理新课改的点滴体会
2009年河北省高中全面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新教材,新教材同老教材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对每一名地理教师来讲,站在了新起点上,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把握地理教材?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下面我结合自身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对高中地理新课改粗浅的认识。
一、应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
一个好老师的课,之所以耐人寻味,深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共同点我想就是有思想、立意高、主题鲜明,能够用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如果这节课是“罗斯福新政”,我们就可以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那么将这节课的思想升华到“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的理念,而每一种理念都有时代性,都不是万能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一高度。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审视曾经的地理就有了新的认识,即必须有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理念,这个角度不拘泥于教材,非常独特。
二、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师在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否则容易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等。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地理,新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取舍,紧扣重点,重点抓住了,难点也就容易突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避免面面俱到,做到“教材为我所用”,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切不可以教教材的内容为目的。老师就紧扣新课标“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的作用”的要求展开的教学活动,整节课围绕此中心设计了多个环节。从“探究病因”到“对症下药”再到“初见成效”,无不是围绕中心展开的,课本成为了一种“服务于教学的工具”。
三、教师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中应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学法指导,就是要让学生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法系统,形成科学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分解、整理和归纳学习方法。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收效比较明显。
(一)注重“史论结合”
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做到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在高考地理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地理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本质,阐述地理发展的规律”,在地理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二)注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这种能力与方法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加以渗透。本节课,就涉及了很多学科知识,如地理学中的生产与消费理论;地理学中的沙尘暴;英语中的罗斯福就职演说等内容,无形中融合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使不同学科不断涌现交融,使得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情结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把地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设立,这就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地理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从高一年级的地理课开始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结”。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