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 -> 正文

德育的对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8:27阅读:
字号:|

  德育的对话

  教师是桥梁,沟通了人类的昨天与明天;教师是园丁,辛勤奉献、默默无闻;近来,有人撰文,说教师是诗人,每个学生都是他写的诗篇,优秀的学生是发表了的诗。这些形象的比喻,都高度赞扬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如果从另1角度来审视,却不难发现:这些比喻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自从810年代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应试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教师好象1架教书的机器,扮演教育的权威角色,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过高程度的确立,而忽视了教育应该是双主体互助的活动。这样导致学生成了知识的器皿,道德的传声筒,教育的目标也异化为培养1批批听话的“奴隶”,在家听妈妈的,在学校听教师的。笔者针对这1现象,撰此文谈谈对当代学校德育的1点看法。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的活动。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德育,《大学》中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也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则明确指出德育是目的、方向,授业和解惑只是过程与手段。可是,我国古代的德育主要是通过社会理性来强制和规范的,封建时代的中国人性被压抑,个性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爱被摧残,甚至扼杀,都源于社会理性制约下的灌输模式。鲁迅先生也深刻讽刺过这种教育:“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1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施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唯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南腔北调集·论赴难与逃难》〕显然,我国现存德育体系脱胎于传统的德育,1方面继承了重德的优良传统;另1方面,也受了传统德育的负面影响,如重外在形式的约束,轻内在的陶冶,许多教师有两件法宝:1是用慈母胸怀,为学生设置1个个温柔的陷阱,用是否听话来衡量学生的好坏;2是扮演严父角色,学生成为恫吓、嘲讽和奚落下的温柔的绵羊。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如胆怯自卑、抑郁孤僻、厌学、考试焦虑、性格怪异、不善交际、情感脆弱、意志薄弱、过度依赖、缺乏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善自我调节等;2001年1月,在浙江金华市发生的令人震惊的好学生杀母案,其原因主要都是灌输式德育造成的恶果。

  德育,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教育,应是通过“知”使学生“情意”内化并自由自觉“行”的教育,而不应培养、造就所谓的听话的“奴隶”。因此,德育必须重在思想品德的内化,也难在内化,德育是1种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1 情感的对话

  道德养成必须借助情感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因为道德信念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1个综合知情意行各项心理品质的结晶体,而其中道德情感是1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而如果缺乏道德情感,即使有道德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而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如在灌输式德育模式下,学生做好事只是为了得表扬或面子上好看,就说明了这1点。因此,德育过程中,情感起着核心作用,教育者应重视情感的培养,着名学者朱小曼在1篇文章中指出:“从深层看,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现行德育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呼情;出于自愿的行为。”又进1步指出:“教育把育德作为核心和灵魂,是其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德育把情感培养作为其核心追求目标,则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东北师范大学王逢贤教授在1次演讲中曾有1句形象的概括:现在人们用钱2去买智育、买体育、惟独不去买德育。智育好吃,体育好吃,惟独德育无味。德育无味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是缺乏情感的疏导,只是硬式的规章制度,法规条文。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没有声情并茂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德育只是用1个框架套在学生身上,教师是硬堵硬塞,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地把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意志,更谈不上指导他们的思想、行为。

  因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1只只口袋,不要把我们的德育当作类似诚实、勤劳、勇敢、谦虚等美德的运输车;不要把我们的德育当作育人的机器,成为1种硬的模式;更不要把德育当成1种行式,单纯作到表层上的负责、耐心、认真、细致。而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话,让情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内化为1种本质。

  第2 人格的对话

  人格是人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整合,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的美好人格可反照学生的人格,并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作为育德的1种美的方式。我认为,教师美好的人格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它具体体现在对知识、对事业、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上,对知识要有严谨的学风,1丝不苟的态度;对事业要有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的精神;日常生活中的1言1行都要注意体现对生活的热爱和高洁的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当然,教师的人格也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如对真善美的由衷景仰,对假恶丑的愤怒鞭笞,都可折射出人格的光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这种感染可以说是1种特殊的语言,它与学生是1种无声的对话,这不是说教,也没有矫柔造作,它使学生读其人感其行,潜泳滋润,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当然教师还要有1颗爱心,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是1致的,众所周知的皮格玛利翁效应就说明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上海杨浦区1997年创办了国内第1所特别的中学风帆初级职校,专收那些在普通中学每1门功课都开红灯的留级生,称为留级生中学,它最根本的理念是——老师就是你妈,这是爱心教育的成功范例。尊敬、理解学生,用爱去交换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德国的胡塞尔认为,主体之间不能是1种因果关系,同时也不应该是1种纯粹形式的逻辑关系,而是1种同性关系。师生之间应是互尊互爱的朋友,在1本正经的先生和面孔活泼的朋友之间,学生无疑更愿意选择后者。

  第3 环境的对话

  “环境育人”是1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我国很早就重视环境教育,孟母3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人在出生时是无道德意识的,也无道德状态可言的,因此,他们的道德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人的发展》〕西方的科学理论通常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人本主义的德育理论了反对硬性灌输道德、信条和机械的行为习惯,倡导建立德育氛围,也实质性地指出环境育人的重要性。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要达到好的育人效果,物质环境如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布局合理的其它建筑。精神环境则是:有次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的师生关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勇于开拓创新意识,开设宣传时代精神的黑板报、展览窗。从而,形成1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气氛。这样,环境与学生的对话,也是1种无声的语言,是1种无形的教育,并且,这种语言,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更富于意义,更有感染力,这种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显得亲切,自然。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语〕每1位教育者担负着德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如何树立这1基础,将越来越被广大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人民所关注。以上所论,我只是从学校德育现状出发谈了1点浅薄的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