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伦理取向对学校德育的意义
论传统伦理取向对学校德育的意义
近年来,各类学生自残、凶杀、抢劫等案件屡发,并在数量上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决不可减轻。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当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曾一度,我们的传统伦理遭受无情的蹂躏和践踏。目前,对传统的伦理,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冷漠、麻木、消极的,甚至有热嘲冷讽或不屑的态度。有着数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如果忽视甚至是背弃了传统伦理而去谈德育,显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要出问题。
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了解、研究我国传统伦理,吸取其精髓,借鉴其方法,用以指导今天的学校德育工作,滋养华夏子孙的灵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定位
1、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是德教。以儒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施政、刑法的关系上主张德教为主为先。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把这种重德轻刑思想阐述得更清楚:“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其后者,多以孔孟思想为指导,耕行政事。体现在教育上,则秉行“以德主教”,主张用“文、行、忠、信”来修行道德、陶冶情操。儒学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也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德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儒学教育观,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的传统。
2、传统德育思想的人格追求为“智”、“勇”、“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自尊凝聚的民族心理,演绎了特殊的、以儒道为主的多元型文化,自强不息而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以民为本的政治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孝敬厚德的人文精神,撑起了传统文化的脊梁。“仁爱”,奠定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孝悌”为本,建构其核心;“群体和谐”,成为其理想境界。并因此形成了“重义轻利”的基本道德原则。
基于这种传统背景,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的宗义:光明伟岸的人格追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 这里,孔子强调了“智”、“勇”、“仁”是“成人”完美人格的标准,即强调了文才与品德协调发展、行为与心灵谐美。孔子倡导的人格教育,培养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民族风气,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求仁尽义的传统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推动了民族的兴旺、发达。
二、传统伦理对当代德育的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德育实效不大,效果不好,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忽视了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长期将德育工作与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德育目标高、内容空、理性强,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浅出,充分运用传统伦理的精华作好学校德育工作。
1、充分发挥传统美德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传统伦理一度被视为封建糟粕。其实,传统美德是根基,是我们民族得以繁衍、强大的精神源泉。一味的讲“爱党,爱祖国,爱……”,却把基础的伦理给弄丢了,德育教育怎么不空洞化呢?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美德教育材料及其丰富多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比如,为学生没理想、没志向、没学习动力而烦恼,古人却是很讲究“立志”的,关于古人立志的故事信手可拈。再如,教育学生要“热爱……”,孔子早就提出了“仁者爱人”;要学生学会交际,搞好人际关系,孔子早就讲了“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古不成今,向学生宣扬传统,让学生了解传统,用“古人”育“今人”,其意义重大。
2、德育要与心理教育以及人格塑造相结合。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完美的人格塑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是德育的基础。德育要有实效,需要教师遵循心理学原则,懂得德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道理;选择德育的内容、方法,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觉教材的社会内涵,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动则“祖国”、“人民”,学生必然懵懂,德育必然空洞,德育效果必然差。
品德高尚者,必定具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人的发展来说,没什么比心理的健全和人格的完美更为重要。许多被认为品德低劣的所谓“双差生”,问题就可能出在心理、人格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人格脆弱甚至畸变。因此,德育一定要与心理教育、人格塑造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只有充分发扬光大传统伦理的精髓,全面认识其价值作用和借鉴意义,理性地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从实际、从学生个体、从细微处着手的养成教育,杜绝“口号”式的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才会真正搞上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