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少年是非心的培养策略
谈青少年是非心的培养策略
论文关键词:是非心 现实意义 培养策略
论文摘要:是非心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具有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的基础。可以通过讨论会、授课、榜样示范、角色扮演、树立良好的风气及反省来培养青少年的是非心。
当前,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如把一些讲究卫生的同学讽刺成有“洁癖”,把节俭的人说成是吝啬鬼,生活随便 、反叛社会的人却被奉为有个性 。社会交往中以能通过不良渠道获利为荣,就业选择中以从事一些脏累的工作为耻。一些被地方及人民群众公认的丑恶行径却反被当成是有能力、善开拓、勇创新的典范,甚至更离谱的是 28岁的北京青年杨佳连杀六名警员,重伤五人,我们很多网友还声 称其 为“义士”、“杨大侠”。这种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是非观教育迫在眉睫。
一、 是非心及其内涵
是非心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作为意识结构 中的一个 独立部分 ,具有指导 、监督、评价 、判 断的作用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从 16岁之后就会形 成一套独立的 、超 越社 会 团体 的道德标准,即对人或事是 非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的形成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 阶段是其所处社会制度下的法律规定。因社会法律制度正在发展健全的过程 当中,还需要有道德意识水平的掺入,因此,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 展的后习俗水平的第二个 阶段 ,即人们基 于尊重人权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任等普遍 的道德准则来判 断是非 。“汶川大 地震”中作为人民教师的范美忠不顾 及学生的安危,只身跑出教室 ,我们权且可以说人有求生 的本能 ,但范美 忠事后还说 “即使老母在里面,他也不会管。”对 于这种行为 法律不能给予严惩,但却遭到了大家的非议和抨击,称其为“范跑跑”。
二、是非心的现实意义
1.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孟子通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道 出了是非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认识。王阳明说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变。”由此可以看出,是非心作为先天原则,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或“知善知恶 ”,还表现 在“好善 恶恶”;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 。是非心不仅指示 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使我们“好”所是而“恶”所非,它反映了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 。
那么道德认识是怎么发展的呢?孟子认为 :“仁 、义 、礼智非由外朔我也,我固有之也。”即人们天生就具有四德 ,但只是萌芽而已,而这四德的完善则需要后天的“扩充”。所以孟子才会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 ,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良知虽生而有之,但需要教育的扩充,这与皮亚杰的理论不谋而合。皮亚杰认为道德认识包括三个过程,即前道德阶段(出生一3岁);他 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3~岁);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大约在 7—12岁 )。而青少年的道德正是从他律转向自律,虽有规律,也有时间限制,虽然这个规律是不能打破的,但是时间速率是可以更改的,通过教育可以加快青少年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进展速度 。
2.是非心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它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原则、道德理念,体现为内心的信念和感情的东西;它是这种信念和感情在意识中的统一。 根据孟子的观点:构成良心的有恻隐、羞恶 、是非和辞让心。是非心是对善恶、黑白、曲直所 抱的正义、公平态度也是对 自己行为 和他 人行为的一种检查 。恻隐心指的是同情心,是对他人的痛苦所抱的切肤之感。羞恶心,是对同情心 的积极补 充。它是同情与善恶的正确结合 ,它同情 “真”又憎恨“假”,感情 上 支持 的东 西,必定是理智上肯定的东西“。辞让心,是指对大事要讲原则,对小事要谦 和忍让,在非 原则性 的小事 上求大 同存 小异 。由此可 见 ,同情心 、羞 恶心 、是非 心和辞让心是 良心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有它们 四者相辅相成 ,人们才会形成 良心,继而形成 高尚的品德 。
良心 中的是非心包含两个层次:第 一个层次是指它 在道德范 围内的求实之心。前不久议论纷纭的“华南虎事件”,很多 网友在无任何利益的趋 动下求证“华 南虎照片”的真实性这就是有关良心 中的求实之心 。良心不允许歪 曲事实 ,它的品格就像镜子 ,即使被摔成碎片也仍然 反映着事情 的本来 面目。求实之 心是 良心 中是非 心的基础 ,也是 良心 的“底 账”第 二个 层次是指 经过道德判 断后的秉公 之心 。这 是一种 良心的道德选择。求实之心所侧重的是“是 还是不是 ”,而秉公之心所侧重的是“对还是不对”的同题。社会化的人或道德上成熟的人在复杂的或特殊 的道德处 境 中绝 不是也 不可 能简单机械地反映 良心 的“底账”,良心经过道 德判断后会做 出符合 自己心愿的公正选择。
3.是非心是恻隐心、羞 恶心、恭敬心的基础 。孟 子道 :“恻隐之心,仁也 ;羞 恶之心,义也 ;恭 敬之心 ,礼 也 ;是 非之心 ,智也 。”他指出 了四德之 中,仁 、义是 根本 ,礼、智服 务于仁 、义。
智虽然屈居于仁、义之后 ,但 正因为有智,才能使“事亲”、“从兄”见之名而守之固,不可 动摇 ,所 以说 智是恻 隐心、羞恶心、恭敬心的基础。另外,孟 子认为人 的“四端”要发展成为真正的仁 、义、礼、智等道德行为,除 了外在 的环境作用 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居仁 由已”的 自律作用 ,即 自己要有意识地增加 自己的道德意识,如他所说“有是四端而 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所强调的也是道德行为取决于行为 者内在的主动意识 。
也就是说行为者 的恻隐心、羞恶心 、恭敬心必须基于行 为者 的是非心的判断。再者 ,明代哲 学家王 阳明认 为 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标准 ,也就是是 非之 心。他 曾经对 陈 九川 说过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 自家底准则。尔意念之处 ,他是便知是 ,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从这里我们 可以看 出,王 阳明认为 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判 断与道德评 价的体 系,良知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具有指导 、监督 、评价 、判断的作用 ,因此是侧隐心 、羞恶心、恭敬心产生的基础。
三、是非心的培养
1.父母和教师应 为青 少年树 立正确的榜样 。法 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德有句名 言:“一个人所 做,九 十九个人学样 。”他认为人们彼此模仿、学样促进了一种行为的风行,而一些风气可能会迷惑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班杜拉也强调模仿是某种社会行为的习得机制 ,认为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可 以较快 、较容易地获得某些社会行为方式[6]。根据上述 心理学家的观点 ,我们可 以判断 出一些是非不辨的现象是 由于一些社会风气及模仿所致。班杜拉指 出,模仿的可能性受示 范者地位的影响,而青 少年正是 处于易 模仿学 习的关键 期,所 以老师、家长往往就成 了他 们模仿的对象 ,因此家长 、老 师要 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7]。根据调查显示 ,到 了青少年期,同伴关系 占据 了个体生活 的一大块 ,尤其在周末 ,青少年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是与父母的两倍[8]。因此同伴对他们的影响会很大,这就要求 家长和教 师要善 于引导青 少年 明辨什么 是真、善 、美 ,什么是假 、恶 、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是非之心 。
2.利用课 堂授课 或者讨 论会 的形式促 进青 少年 对是非的判 断。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理论 ,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 的,可是并不是所 有的人都在 同样 的年龄达到同样的水平 ,所以通过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判别是非的能力 。而学习国家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纲要》无疑是 培养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的一个绝好途径 ,它规定了我们 道德行 为的基本规范 ,是我们辨别是非的大 纲方 向;再加上胡锦涛 同志“八荣八耻 ”的社会主义荣辱 观,这些 都是培 养青 少年是非心很好的教材 。另外还可 以通过讨 论会 的形式加 强青少年辨 别是非的能力 ,即用柯 尔伯格 的认知 冲突法。具体 方法是先选择一个道德两难故 事,让青 少年 产生认知 上 的冲突 ;然 后让道德发展水平相邻 的青少年开展 讨论 ,针对讨 论 中遇到的 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促进青少年对是非的判断 。 3.利用角色扮 演的 方式 加强 青 少年 辨别 是 非的 能力。美 国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人类行为的一致 性一方面必须通过模仿形成;另一方面 ,通过 暗示也能发生 相互影 响。人们通过相互 暗示之后 ,尤其一些荒诞的暗示 就更可能吸引心灵幼稚的人 。所 以我们可 以通过角 色扮演的方 式暗示 学生们 如何辨别事物 的 真伪 ,也就 是孔 子所说 的“己所不 欲,勿施 于人”,从 自己的内心 出发 ,推及他 人 ,去理 解他人 ,对待他 人 。它和中国民间常说 的将心 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表达的意思相似。具体方法可 以通过情景剧扮演 、歌舞剧扮演 等方式达到这个效果 。这 些情景 剧的扮演可 加深学 生辨别是 非的能力。另外 ,扮演者 自己更是受益 匪浅 。因为当人 们在他们想要学习的材料 和他们 自己的经验 之间建立联系时 ,这些 材料容易记住。心 理学家 巴特莱特用一 个实验 证明 了这 个观点 ,当一张脸或故 事的一个 细节让人们 想起他们 自己时, 他们就能很好地进行识 记 ;研 究还显示 ,自己产 生 的材 料非常容易记忆 。在群体条 件下 ,比起他人 的举 动 ,人 们对 于他们 自己的举动表现了更好 的记忆力 ,对他们 自己说过的话 比别人说 的话能够更 好地记 忆[g]。所以利用情 景剧扮演 等可以加深青少年是非的体 验 ,并加强辨别是非能力的深刻性 。
4.树立良好 的班 级 氛 围。青 少年 正处 于是 非观 、价值观 、人生观发展 的关 键期 ,所 以很 容易产生从 众和服从 的心态 ,尤其在价值 观、行为 、爱好及反社会行 为方面服从 同伴 团体 。因为处于 青春期 的青少 年会遇 到很 多变 化,包 括 生理的 、心理的 、社会的等 ,而这些变化常常给青少年带来一种不安全感。而要应对这种压力 ,青少年就需 要在学校及校外获得成 功的经验 ,以增强他们的控制感。另一点就是通过与其他同伴保持一致来获取安全感,这就导致了很多服从 的消极认知和行 为。美 国心理 学家 Epstein认为 ,服从 同伴的推 动力可能会 损害青少年早期的发展 ,特别是在 同伴 团体本身 的价值观和 目标有 问题时 ;但如果 引导 良好 的话 ,也 会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 斯基也 说过 :“只有 创造一个教育人 的环境 ,教育 才能收 到预期 的效果”。因为 青少年能够从同伴团体那里 获取建议 、听取 意见 、得 到社会 支持 ;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从事实上、情感上 、心理上减少对 父母 的依赖 ;而且 同伴也 可能成 为家庭冲突 之后 的避 难所 ,成为青少年寻求更多独立 的资源 。所 以,树立 良好 的班 级氛围对青少年正确是非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 ,同时对 青少年的身心 发展也非常有益 具体做法是 :班主任在教育 、教学 、生活和各项活动 中,根据是非 标准进行褒 贬,运 用斯金纳 的强化理论 ,该肯定 的就肯定 ,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该否定的就 否定 ,并给予适 当的批 评和教育 ,形成一 种能够伸 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 、阻止不道 德现象的集体 舆论 。这是 通过形成班级正确向上 的舆论氛围来强化青少年的是非观的。
5.帮助青少年学会不断反省。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布朗认为,内省是指个体向内部寻求答案,直接考虑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也就是我们通过检验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了解自己 ;反省就好像一面镜子,可以看到 自己的本来 面目。英 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他对自己却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没有认真检查过的内容,绝不轻易地读给公众听,每天,狄更斯会把写好的内容读一遍,每天去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正,直到六个月后再读给公众听。
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古话“三思而后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反省 的重要性,意思是我们在做 出决定前应该 认真反思是对还是错 。孔子说,“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 ,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 ,我也勇往 直前。”这说明反省为正义的坚持提供了力量,也就是说 反省为辨别是非提供了前提;同时它能让我们鼓起悔过的勇气、产生人格进步的动力;也会让我们心中常存感激。所 以我们要教育青少年经常对自己所做的事进行反省。具体的方法:一是让青少年学会接受批评。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而不喜欢受到批评。但是,一个人却应该学会坦然接受批评,这对于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 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 让孩子在年幼时就学会接受批评,这不仅能够塑造青少年完整的人格,而且可以帮助青少年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二是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当青少年直接感受到行动与结果之间有某种关系后,他们往往会先想一想再采取行动,青少年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先的评价,看是否会出现他们预料的结果,如果结果正如他所想,那么他会继续这么做;如果结果与他所想的不一样,老师和家长就应鼓励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反应机制。所以通过接受 批评和总结经验可以增强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逊.试论王阳明的“是非之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4):52-59.
[2]燕国材.先秦心理思想研究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4.
[3]廉格俊,石敦国.论王阳明对孟子心学的继承和发展[J].福建论坛 ,2007(4).
[4]燕良轼,王小风.羞耻心——道德和做人的基本尺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51-54.
[5]原所秀.论良心的“三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2-63.
[6]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张长水.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6):39—40.
[8]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9]乔纳森 ·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07.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