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方式课堂--谈交变电流教学
问题串方式课堂--谈交变电流教学
交流电产生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是上一章的延续和发展,是电磁感应理论的具体应用, 所以学生对本节的认识,是体现物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特征,所以很重要,这里我设置成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相信学生们会理解的更深刻。
首先.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引入课题,介绍手摇发电机的模型。而后观察: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速转动时,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第二次发电机接演示电流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可见,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小灯泡一闪一闪的原因是什么?线圈里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感应电流?
然后, 观察直流和交变电流的波形图,用到的实验器材:示波器、滑动变阻器、电池(3V)、开关及导线。
通过示波器观察,交直流波形的不同,再通过手摇发电机观察交变电流方向的变化情况,引出交变电流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角度理解交、直流电的区别.
针对演示实验中的模型提出问题: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利用多媒体展示原理图,而后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提问,层层递进地引出问题:
(1)线框abcd在磁场中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线?
(2)当ab边向右、cd边向左运动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当ab边向左、cd边向右运动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
(3)哪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如何连接?
(4)线圈转动到哪个位置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5)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6)大致画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E流向F的电流记为正,反之为负。
这样通过问题连形式逐步地由定性到定量过度,再借助数学工具将图形画出。同时再讲明交变电流、正弦式电流、中性面、瞬时值、峰值等概念。相信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