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 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 通感隐喻 认知方式 意象图式 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sensation felt in one part of the body when another part is stimulated。这一定义的意思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受到刺激在另一个器官上触发的感觉”。换言之,即五官感觉相通。钱钟书先生精通西学,名之为“通感”。
通感是一种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经常被用于文学作品、艺术及音乐中,尤其是诗歌、散文。作家,特别是诗人经常会大胆地运用新颖甚至是离奇的通感意象。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
很多情况下,通感不仅仅是两种感觉的相通,还可以是多种感觉器官相通。在中英诗歌中,感觉通感也常发生在多种感官之间,即视、听、触通感。比如,在贾岛的诗中,“促织声尖尖似针,声声刺着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星,惊觉眠童与宿禽。”诗人将蟋蟀的鸣声这一听觉形象化为“针”的视觉形象,再换位为“刺”的触觉形象。“尖”字同时跟听觉、触觉、和心灵的痛楚相连,因而描摹的细而独到。李贺的“砚取青光写词楚,赋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泪啼千万枝。”诗人将视觉意象“青光”、“黑离离”,听觉意象“泪啼”,嗅觉意象“赋香”等相互沟通,以其独特点艺术技巧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独自在新竹上写诗行的苦闷心情,感人至深。
英国诗人西蒙斯有一首诗,是一个精彩的五官相通的英语通感范例,如:
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 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
柔软的音乐声散发着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
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位出极精美的味道,
包裹着我让我沉浸在永恒之中。
上例诗人把听觉与触觉(soft)、嗅觉(perfume)、视觉(light)、味觉(sweet)都糅合在一起,绝妙地表达了听了肖邦乐曲后的感受,让读者仿佛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直接感受到肖邦乐曲的难以描摹、难以言传的音乐美。
三、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由于通感必须涉及到概念系统,因此我们可用Lakoff和Johnso[1]的概念隐喻理论来阐释通感现象。这一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他们提出的“隐喻的认知观”是对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动。其理论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大多是隐喻性的。Lakoff认为,隐喻作为语言表达形式之所以是可能的,就是因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系统之中。
Lakoff[2]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示(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
从语言形式来看,通感隐喻十分新奇,捉摸不定,但其中的概念隐喻固然给予作者一定的创作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它无法超越基本的认知规律的制约。也许这就是文艺批评中所说的“带镣而舞”。与其他隐喻一样,通感中同样包含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通感隐喻中的意义建构。
乌耳曼[3]通过对19世纪不同国域、不同语言的许多诗人作品中的通感用例的调查发现,通感现象有个共同的内在规律:呈等级分布,即感觉的移动方向呈现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即对较高级的感官的刺激能引起较低级感官的反应。在语言表达上,表示低级感觉的词用来修饰较高级感觉的词,反向的用例明显较少。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如下: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
四、通感的认知生理及心理学依据
一般来说,人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观各司其职,不得逾越各自的权限。荀子[4]言:“人之百官,如耳、目、鼻、口不可以相借官也。”然而,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研究证明,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证明,“在人脑的前额叶部分,各感官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关联并联成一体的”,因而有着“跨感官迁移假说”。因此,人的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他们是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即对一个感官的刺激也引起其他感官产生相应而不同的反应。它又是一种心理现象,因为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发生共鸣和联想。这正说明生理和心理是不可分的。一种刺激可同时激起多种感官的不同的感知,在大脑中引起共鸣。人类感官的这种通感的作用构成了人们认知事物的又一生理和心理基础,这一过程反映在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中,产生了被称为通感隐喻的语言现象。这说明通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是真实的。
钱钟书[5]先生对此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是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了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五、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大量使用的通感作为隐喻的一种,其认知基础是在我们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了解通感的这些认知规律有助于我们以后更好的解读通感隐喻。
参考文献
1.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Ullmann.S.Language and style [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64
4.荀子·君道篇
5.钱钟书.七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