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优化实验课组织教学的探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4阅读:
字号:|

  优化实验课组织教学的探索

  摘要:随着科学这门综合课程教改的不断深入,实验在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实验课中处理好“组织教学”这一环节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的质量。本文仅就造成组织教学难的一些主观原因展开讨论、分析、进而得到实验课组织教学优化的方案、途径,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组织教学、技能训练、知识传授、媒体、信息

  引言:当前,教育界着力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势必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实验课的比例虽然仅占总课量的15%左右,但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从笔者自身上实验课的体会、以及听其他老师的实验课中发现:一堂理想的实验课难上,难就难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

  一.实验课中常可见的一幕

  教师在上实验课,讲得认真细致,学生听得积极认真,可是当教师宣布开始做实验时,课堂却成了另一种景象,刚才还安静的教室立刻变得闹哄哄的, 一会儿这边一位学生举手呼唤老师,一会儿那边一位学生惊叫着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一呼一惊之间课堂秩序便乱成了一团。于是老师不得不让学生又停下来,将有关的实验指导再讲一遍 ┄┈

  二.实验课组织教学难原因浅析

  事实确实如此,一直以来,实验课组织教学难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阻碍着实验课教学效益及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的客观原因,如班级人数太多,实验仪器、药品等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另一方面是教学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难”:

  1.教学中难以把技能训练与知识传授相互协调

  笔者认为,技能训练的方法与知识传授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可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往往因各种原因忽视了这些差异和特点。上述的一幕,恰恰是沿用知识传授的方法来对待技能训练的典型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忽视了语言难于形象表达连续而复杂的操作过程,难于表达变化而多样的实验现象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因此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2.教学的直观性差,学生难以准确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大多数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也意识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及要领不能光用语言加以描述,而应广泛采用各种媒体,甚至亲自用实物演示,向学生示范。但是,由于他们使用的手段、方法不恰当而影响了教学的直观性。如演示物太小,老师的演示操作只注意了前面同学而忽视了距离教师更远的后排同学等,均会造成学生不能准确领会操作方法、步骤及要领。使教学中学生频频出现困难,增加了实验课组织教学的难度。

  3.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体现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

  还有的教师尽管他们十分注意教学的示范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他们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一边做示范动作,还一边用语言加以解释,讲一步做一步,学生听得认真,看得清楚。可是由于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教师一气呵成,个别细节和关键步骤一晃而过,当实验过程较为复杂时,学生也会因未能记住那些操作步骤的顺序及关键细节,而不能正确的进行独立操作也同样会造成教师组织教学的困难。

  4.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难以准确预料

  实验课中时常出现各种各样教师备课时没能预料的突发事件,像仪器失灵,药品变质,实验器材不能满足实验要求,玻璃仪器在实验过程中破裂等等,都会干扰实验的顺利进行,给教师实验课的组织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然而,上述许多突发事件只要教师坚持每一个实验在上课前自己都亲自操作一遍,并详细记载和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拟定相应措施,许多突发事件是可以避免的。然而,遗憾的是当前许多教师已经没有了这种课前坚持亲自做一遍实验的习惯了。

  5.课堂信息反馈差,学生难以及时了解自己实验的正确与否

  实验课上学生对实验中观察的现象,以及获得的实验结果正确与否是最为关心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而准确地告诉每一位学生,他们是否观察了应该观察的现象,以及获得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那么,同样也影响教学按部就班的进行,使本身良好的课堂秩序出现混乱,这不仅造成教师组织教学的困难,而且直接影响实验课教学的顺利完成。

  三.优化实验课组织教学的方案、途径(四个“确保”)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是确保实验课组织教学有效实施的首要条件

  在实验课上只有当学生明确了要做什么,按什么顺序做及怎样做,教学才会按部就班顺利进行,然而,正是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常常给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增加了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正确方法,这不仅要求教师重视“实验指导”的教学,还要求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实验指导”的教学不仅要遵循技能训练的方法与特点,还要从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提高教学方法的直观性与教学手段的新颖性,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的实验指导效果。

  2.加强信息交流,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实验的正确与否,是确保组织教学顺利进行并达到目的的必须条件

  实验课上学生通过操作获得对实验技能的训练与提高,通过观察,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及对所学知识的验证。一堂实验课上,学生除了进行实验操作外,还要完成多次观察任务。因此,在实际中学生看到了什么,看到的现象正确与否,不仅是学生关心的事,也是教师必须了解与回答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而准确地告诉全班每一位学生,他们是否看到了要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正确,这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甚至会影响实验任务的完成。教师要根据不同实验中不同难度的观察任务,或微观的、或宏观的、或外部的、或内部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挂图、录像、幻灯片、实物投影等,及时而准确地告诉每一位学生,他们是否观察到了正确的实验现象,以及指导他们如何捕获正确的实验现象,来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实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3.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确保实验课组织教学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

  实验课上发生的各种难以预料的事件,是严重干扰课堂秩序的又一因素。它们轻则会使教学进程暂时中断,重则导致实验教学任务不能按期完成。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来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中,有的是难以预料的,如突然的停水、停电、仪器突然损坏等。但有的则是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而避免的,如药品不符要求,实验仪器处理不当,器材缺损等。为了排除或减少这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应在认真检查实验员准备的各项实验仪器、药品与材料的基础上,将所要进行的实验不折不扣地认真操作一遍,并及时发现和记录那些会因学生操作不当而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实验步骤,制定相应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4.让教师带学生、学生帮学生,达到师生的和谐统一,是确保实验课组织教学有效实施的良好手段

  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步骤和要求是:(1)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要求,介绍实验仪器、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教师先与自己的课代表共同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各项观察,获得实验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完成了向学生简要地介绍实验操作的全过程,或实验的关键步骤及要领,然后让全体学生开始做实验。(3)学生在做实验时,教师通过巡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每一步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及出现的错误。(4)有时光靠教师一个人会被学生忙得团团转,这时可让4、5个提前完成实验的学生帮助教师“指导”,甚至是上课前已培训过的“小老师”,他们对实验往往特别有热情、有“经验”,教师既培养了实验“尖子”,又帮自己解了围,真是一举两得,试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课堂组织教学十分有帮助。

  四.加强实验课中组织教学的意义

  我们知道,组织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组织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成绩优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潮中,尤其应继续加强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再思考、再认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虽然笔者自知能力浅薄,但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探讨研究实验课的组织教学问题,使学生“减负不减质”,使教育真正能“减负增效”!

上一篇: 优化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力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