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重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8阅读:
字号:|

  重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摘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伤害了很多学生,造成了他们的失败心理和自卑心理。新的形势下,需要我们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重新认识学生个体以及成功的内涵;并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鼓励学生肯定自己、赏识自己,将自己的缺点转变成自己的风格,去展现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召开班级期末总结表彰会,让更多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一种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人人都能在自信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氛围,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皮格马利翁 成功的体验 班级管理 激发智慧

  有人说,目前中国的教育是培养失败心理的教育,孩子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失败当中,真正获得成功体验的是其中的极个别人。从小学开始,就只有个别学业优秀者才能在学校生活中昂首挺胸,更多学生则以失败者的身份被淘汰下来,他们还没踏上工作岗位,就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不如别人的人。

  断定我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恐怕不符合事实,但是应当承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伤害了很多学生的心,造成了他们的失败心理和自卑心理。如何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创造一种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的氛围,让他们恢复自信,以一种健康的心理来迎接生活,在战胜自我的同时,找到人生的航向,带着思考,我在班级管理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一、班级背景简况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小单位。班级的构成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07年9月,我接任了初一(1)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学习、纪律、习惯和思想表现起点比较低的班集体。70%的学生是原来学校的后进生,6%的学生有抽烟、打人、谈恋爱等记录,19%的学生承认在小学时受到老师的歧视,7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希望,65%的学生讨厌现在的自己,很多同学都有厌学的倾向。

  另外,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相当复杂,班级70%以上的学生为暂住生。其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家长大都无正当职业,主要从事小商小贩或打零工,有的甚至长期失业在家。这些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子女较多、对子女放任自由、对老师的教育缺少支持和配合。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学生,他们普遍表现为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不想学习,不会学习,个别学生甚至乖张暴戾,经常惹是生非,给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现实让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同时也激发起我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找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找回早已失去的自我,恢复对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和信心,重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二、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创设多元舞台,激发学生的智慧

  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I),现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加德纳等人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能。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智能。这七种智能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它们在人类智能结构中是平等的。每个人拥有这七种智能中的若干种。

  心理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将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多元智能理论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启发是很深刻的。它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学生的很多言行的心理原因,都来自于多元智能的构成及其发挥情况。不同的智能结构造就的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结果,在当前的评价标准面前,表现为不同的心理优势或劣势,进而演化成不同的外显言行,凝结成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征,使班集体中的学生得以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因此从多元智能出发,我发现,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鲜明的特长。发现孩子的优势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众所周知,因为先天和后天、客观和主观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我在班集体建立之初,倡导学生形成一种“班荣我荣,班辱我辱;我荣班荣,我辱班辱”的思想,积极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报名参加学校各种兴趣小组,如田径队、摔跤队、文学社、合唱队、鼓号队、航模队、三棋队、街舞队、手工制作小组、美术小组等。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施展个性、发挥特长的舞台,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据学校统计,我班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的人数为学校之最。实践证明,这种效果也非常显著,从几个典型的活动案例可见一斑。

  比如李昱玮同学,以前从不关心班集体活动,让他当小组长也不愿意,但自从参加鼓号队和合唱队后,很关心班集体,还主动提出担任副班长一职,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同时,通过参加鼓号队和合唱队,学校也发现李昱玮非常有天赋,经过训练,他的长号水平进步很快,经过专业考核,他已经被高一级学校提前录取。这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他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又如卢韦同学,以前上课他常常走神,上课无心听讲,或者随意说话。参加鼓号队和合唱队后,由于排练缘故,他逐步养成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上课也能够认真听讲,学习成绩随之不断提高,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加强了集体观念。

  比如陈泽涛同学,在初一新生入学不久,就跟同班同学发生矛盾;不久又跟初二年级的学生发生打架。总之时常公开挑衅他人:一旦受到刺激,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后来我在他的小学档案里发现他800米与400米在小学得第一名,就倡导他参加学校田径队,经过刻苦训练,他进步很快,并代表学校参加全区田径比赛。在学校运动会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带领我班同学取得了好成绩,获总分第二名。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大增,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找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找回早已失去的自我,恢复对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自那以后他的自律行为有了很大改观,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比以前有进步。

  比如林佳佳同学,以前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加入摔跤队后,他的自律行为有了很大改观,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比以前有进步。尤其是他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得到了加强,经常在班级做好事。

  比如魏洪春同学,非常顽皮,参加街舞俱乐部后,不仅成全了他的街舞天赋,也使他得到彻底改变,不仅身体素质比以前好了,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在习舞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礼仪,待人接物很懂礼貌,渐渐地获得了生活的乐趣,获得了自信心,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在学校举行文艺艺术节等各种比赛活动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就可以大显身手,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为班级赢得荣誉。如我班在学校举行合唱比赛获第一名,在科技节活动中获总分第二名,在学校运动会中获总分第二名,在文明班级评比中每月都被评为文明班级,在学校的德育考核中被评为A级(全年级唯一获得A级的班级),在全区期末考试中我班总成绩获年级第一名。这些成绩反映了学生与班级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体现了“班荣我荣,班辱我辱;我荣班荣,我辱班辱”的思想。

  三、召开班级期末总结表彰会,让更多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体验成功、追求卓越的舞台,是班主任工作充满活力的源泉。在我班的同学成长录上,我记下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缺点,更多的是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闪光的足迹。我每学期期末都召开一次班级总结表彰会,对一学期来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表彰的对象既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学习进步的学生;既有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也有习惯养成、热爱劳动、体育特长、热心助人等方面的“单项标兵”。比如设立优秀团干部、小组长、课代表、特殊贡献、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学习进步、纪律进步、积极分子、单科优胜奖、体育之星、音乐之星、未来艺术家等共多个奖项。据统计,每学期受到各类表彰奖励的学生都在85%以上。激励与表彰,让更多的学生树立了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调动了广大学生严格自律、勤学向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大多数都是在同学眼中很平凡的学生,都获得这种表彰机会,他们会非常珍惜,成为激发他们上进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其实自己有很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并不是那些学习好做班干部的“三好学生”才是老师的“最爱”,只要自己某方面做得好,同样会受到肯定。四、充分利用皮葛马利翁效应,家校配合,激发他们成功的欲望

  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潜力表现的方面是不同的。想让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需要切实观察分析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期待,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鼓励学生走向成功。

  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期待的效应,就是爱的效应。班规只能限制学生一时的言行举止,但老师的期待和关爱却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此外,这还需要家长的努力和配合,而家长的期待和关爱更加影响孩子的一生。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并不停地批评与指责,而并没有正确地引导与教育,从而造成了孩子的失败心理和自卑心理,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总是一无是处,样样不如别人。针对我班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我利用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学习、讨论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倡导家长与老师形成共识,也需要切实观察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关爱,给予更大的期待,激发自己孩子成功的欲望,鼓励自己孩子走向成功。我还通过家校通平台把学生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及时通报给家长,让家长也及时地对孩子的进步表示肯定与赞赏,让孩子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成功的快乐。

  古人说“用人不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如果老师与家长一起,经常给学生传递一些积极的期望,用赏识的目光去审视他们,让他们获得信心与成功的欲望,他们就会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新的教育时代面前,我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道理,站在多元智能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充分地发掘他们内在潜能,并且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学生,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让学生肯定自己、赏识自己,重新燃起他们的智慧的火花,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成有信.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1993.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4]郑琳.激励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研究,2005,(02).

  [5]任淑娟,刘永胜.浅谈班级管理策略.河北教育(教学版).

上一篇: 重点不突出的课堂特征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