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排座位艺术
班主任的排座位艺术
排座位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生的座位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将直接决定着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纪律状况和班级课堂气氛的好坏,涉及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诸多关系以及班主任甚至学校在社会、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于打造良好班风班貌,促成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学期开学刮起的“挑座风”,已经成为了特别敏感的话题,学生座位应该怎样排?按身高、成绩,还是看人情?排座位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多数班主任都认为排座位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怎样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座位编排法呢?有些班主任将班级中淘气的、不听话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意安排在教室某个角落,或单人设座,或靠边和殿后,其弊端显而易见,这其实是对学生公开进行羞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拥有挑选座位的“特权”,这虽然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一项措施,但是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会造成极大的歧视,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并使他们产生嫉妒或自暴自弃等消极心理,使班级同学在情感上出现两极分化,影响班集体整体团结。这种做法太片面,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而会在师生之间筑起一道敌对的高墙。因为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本身就有失公允,再以此排定座位更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教育不光是为了分数,不能用分数高低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更不能用排座次作为一种变相惩罚的手段对待他们。这种带惩罚性质的做法,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创伤:一方面学生感到自己受到歧视,对老师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学生感到自己低人一等,会失去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兴趣和信心。例如:《中国德育报》刊登的某县15岁的初三学生吴某,因为月考成绩不好,被班主任老师调到最后一排,并让其一人单独就坐,导致吴同学2005年10月11日晚喝农药自杀。
在一个教室里听课,从视觉、听觉效果来说,总有一些“黄金座位”。一般来说,“黄金座位”是在中间的前些排,离讲台适中的位置,因为看得清,听得好,且在老师的最近视线内,对孩子的管教好。有些班主任将这些座位留给那些什么领导的孙子、什么处长科长的儿子、有钱的什么经理的孩子或一些请客送礼的学生长期就座等等,这种“关系座”、“人情座”、“金钱座”将使其人格形象大打折扣,还会使学生感到教育不公,甚至还会形成“金钱万能”的错误价值观,我们要坚决唾弃。为给孩子调个理想的座位,家长们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家长们也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座位的特别关注,客观上给孩子心理带来了压力,反而不利于学习。小小的座位竞反映了教育的不平等问题。这难道是教育的目的吗?难道是我们教育所期望的吗?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老师的除了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之外,也应该多学一点心理学,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老师们的工作难度,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以一颗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我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我看到了他编排座位的方法:魏老师认为,座位是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安排座位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头高矮、视力好坏、自控能力强弱、互助能力高低等个性特点,而对于这些个性特点学生自己最了解。排座位时,一定要平等。同时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让学生觉得你不徇私情,恭敬可亲,要借此树立良好形象,营造和谐、平等的民主气氛。把选择座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同桌,自己监控自己,不仅是对学生上进愿望的信任,而且能对“座位”这一教育资源实行合理配置。学生的自主性也在换座位这些小事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自律意识也得到了体现和增强。当然,不能放羊,每个座位都要学生自愿申请、左邻右舍共同评议、教师视其理由充分与否加以裁夺。对上进心强的学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有帮助,爱捣蛋的学生也不会凑在一起,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不会因此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样做了以后,不少学生通过最佳搭配,达到了扬长抑短或相扶相长的学习效果。
在家长会中,我们对魏书生老师“如何排座位”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家长们普遍认为魏书生老师的让学生自由结合更好一些,学习好的与学习差的坐在一起,这样会更有利于学习,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差的学生的上进心。在新学期开学时,我对本班学生发放了你最喜欢哪种排座方式的调查问卷,结果有57.65%的学生选择自由组合。对照了调查问卷及结合自己班的情况之后,我觉得魏书生的排座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每名学生既有坐在前面的权利,又有坐在后面的义务。家长的担心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他们更多看重了外因,也就是座位的力量,而忽视了对孩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在老师“眼皮底下”的座位也并不能保证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就一定集中,影响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的主动性。
其实,无论如何排座位,我们都要突出学生的生命活动力,充分把握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之间的互助、互动因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座位安排。只有这样排座位才能排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排出和谐的班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