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青春期的家庭两性教育

作者:徐有昌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8:12阅读:
字号:|

            青春期的家庭两性教育

    近年来,青春期两性教育以其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关注的焦点大多在学校教育,对于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则重视不够。其实,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与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相比,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有些特殊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个别性
    学校教育针对的是群体,注重的是普遍性。而两性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与隐密性,每个儿童性成熟的年龄不同,他们对于两性的疑问也各不相同,而且出于害羞心理,大多数学生并不愿意将自己的问题公之于众。所以,在两性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很难做到针对性,所以更需要对学生的个别性加以具体指导——家庭教育,家庭则不同,每个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在了解的深度上,家长都远胜过老师。而且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比较亲近、随意,不像教师与学生之间那么正式,所以对于有些不便向教师提及的涉及自身的问题,如自身的生理变化、恋爱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等,孩子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家长提出,而家长也可以基于对孩子的深刻了解,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具体指导。家庭教育的个别性特点正好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提高青春期两性教育的效果。
    ; 科学的指导性
   所谓两性教育,并不仅仅指的是某些生理知识的传授,还是一种人格培养。青春期性教育不同于幼儿和儿童时期的性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性的启蒙教育。它除了教给青少年系统的两性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两性性别角色的特殊含义,使其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男性或女性;以及如何处理两性之间的交往,子女对性别角色的学习,对异性的态度不仅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正确教导,也同样来源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从理论上说,家庭在青春期两性教育中确有其优势,它在青春期性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但实际上,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中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从最基本的两性知识的传授上就可略见一斑。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地位的失落,其原因在于一些主、客观的因素阻碍了家庭的教育优势的发挥。
     一、青春期家庭两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长自身的缺陷
     1、错误的观念
家长是家庭性教育的传授者和实施者,他们对于“两性”和“性教育”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当前青春期家庭性教育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家长错误的“两性”和“性教育”观念。主要有以 下几种:
(1)不懂为美论。有些家长认为两性问题是“不纯洁、不道德”的,总觉得孩子如果知道了关于性的知识,就会不纯洁了,所以还是不懂为好。如果知道了,家长便大惊失色。
(2)诱发论。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不知道两性知识还好,知道了便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诱导他们去尝试,导致不良后果。
(3)自然知道论。有些家长觉得,两性教育不必专门进行,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因此,这类父母在性教育上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孩子有问则答,不问则罢,从不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教育。
    2、家长的心理障碍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到两性教育的重要性,也觉得自己应担负起这个责任,但是总感到难为情,觉得谈两性问题是羞于见人的问题,因而难以启齿。所以,他们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却难以逾越自己的心理障碍,无形中失去了对孩子进行两性教育的机会。
     3.家长知识准备不足
两性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性知识的传播,还包括性心理、道德的培养,两性人格的形成,所以要求父母不仅得具备科学的两性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针对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一要求一 时还难以达到。
另外,对于家庭性教育研究的不足也造成家长在性教育上的诸多困惑。如教育的时机,内容的深浅,以及适当的教育方式等,这些问题在性教育研究中尚未达成共识,因而难以对家庭性教育的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二.亲子关系面临危机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两性教育的前提。两性问题不像其它问题那么具有公开性,对于青春期的儿童来说,它具有很强的隐密性。他们往往对一般人羞于提起,只有对于关系十分密切的人才会坦言相告。他们只有确定父母对他们提出的两性问题会严肃而认真地加以对待,并提供切实而有效的指导时,才会主动寻求帮助。所以,两性教育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的要求比其它教育要高得多。它不仅要求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威信,同时也寻求父母对子女之间一种更加平等、和谐、轻松的关系。但是,如果父母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形成亲子关系的“危机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青春期是儿童从幼稚到成熟,从依附到独立,从顺从到自主的过渡阶段。他们渴望独立,摆脱父母的束缚,舍弃对父母的依赖。因此,他们已不像儿幼儿期那样对父母顺从、听话,无话不谈,他们希望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父母并没有随着子女的变化而 变化。他们往往对子女的这种转变缺乏敏锐的观察和心理的准备,仍然把子女视为不懂事的小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一如既往地过度保护、干涉。子女新的要求与父母旧的做法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这种亲子关系的巨变使得措手不及的父母在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连一般的教育都难以进行,更不必说两性教育。此外,青春期儿童心理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交流的闭锁性”,他们的心理活动趋向内隐,不再像童年期那么直爽和坦率,心理话很少对父母说,热衷于记日记或向亲密朋友倾吐,且往往片面地认为只有摆脱父母的管教,才算是“独立”,这样就妨碍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难以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教育对策,而这往往又被青春期孩子视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进一步激化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对立。青春期性教育的迫切性与青春期亲子关系的急剧变化,使广大家长徘徊于想教育却又难以教育的尴尬境地,这是青春期家庭性教育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
      三、青春期家庭性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
“从性教育的发展历史看,起初它是针对青少年在两性方面暴露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只被理解为关于性的卫生知识的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 的深化,性教育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可见,两性教育已被视为一种人格教育,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性教育专家正在走向一致。这从他们对于两性教育目的的表述就可看出来。国外的认为两性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男性或新女性,使生命发展成为健全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同时,“两性教育应是给予男性或女性对同性及异性朋友、伴侣了解、尊重、奉献并负责任的教育。”中国的研究者则认为“两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两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国内外学者对性教育的理解,早已突破了生理的层次,达到社会和人性相结合的高度。因此,性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和家庭生活的重要途径。青春期是以两性的成熟为标志的,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要帮助青少年从儿童发展为一个成人,两性教育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因为性两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儿童对两性的认识,养成对两性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两性道德观,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性的实践。退一步说,即使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也会出于好奇心从其它途径获得两性 知识,如果这些两性知识不正确,那么后果则更为严重。
      (二)家长要抓住教育的主动权
青春期虽然被称为亲子关系的危机期,但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育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父母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看法,将孩子视为有独立思想的成人,同时在教养方式上,应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孩子独自处理自己的事。父母有意见,不要用命令式的,居高临下的口气,而要尽可能地采取建议、商讨的方式。如果父母能及早地、主动地在教养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那么亲子关系便会安然地度过危险期。父母会重新赢得子女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尊重和信任不像儿童时期那样带有些盲目性,而是少年理性认识的结果,它会大大加强教育的效果。如果家长不了解这种变化过于果断,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等到父母觉察到这种矛盾,力图重新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不得不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了。
  在青春期两性教育的正确性认识上,首先要体现为内容的正确性。家长要向孩子传授科学的两性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样就可以提高孩子对大众传媒中各种两性观念的辨别能力,增强其对不良性观念的免疫力。这比单纯禁止孩子接触两性信息的做法要 积极、有效得多。由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闭锁性”的特点,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生理与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而应在主动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一些“迂回战术”。一方面,父母可利用自己正确的一言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改变对孩子良好的、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要仔细观察子女的一举一动,主动找孩子聊天,以把握孩子的心理想些什么。如果发现子女出现了某些问题需要加以引导而又不便直接谈话的时候,父母可向孩子推荐某些两性知识和科学的性教育的书籍,或引导孩子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等,有意识地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之,家长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创造教育机会,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能因为青春期性教育的种种困难,就放弃自己教育的责任。

 

 

徐有昌
2003.12.10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