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爱”的沃土
作者:盛书山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7:52阅读:
字号:小|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棵大树,“欲木之茂者必固其根本”,那么,这棵大树究竟植根于何处,才能枝繁叶茂永不枯萎呢? 先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语文公开课《坐井观天》,老师出一思考题——青蛙有一天跳出了井,结果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思维活跃,有人答青蛙周游了天下,感慨世界真大,自己原来太孤陋寡闻;有人答青蛙交上了许多新朋友而倍感兴奋;有人让青蛙遍游动物王国,痛斥井中天地狭小,害人匪浅;总之大多数人都认为青蛙永远不想再回井里去了。 但是,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青蛙最终又跳回井里去了。老师和大多数同学都感到惊诧,继而与大多数同学一起善意地哄笑了他,认为他真是有点目光短浅,像是一只“井底之蛙”。当时由于课堂时间紧迫,加之又属事出意外,老师顾及公开课上听课的人多,而未对此同学答案细加深究,没有问明原因便不了了之。 课后的随笔作业上,老师发现自己错了,因为那位同学分析了他的理由——青蛙一跳出井,就遇到捕蛙人的追杀,拼死逃得一命,跳进了河里,却看到河水被污染得极其严重,看到了毒死的许多鱼虾,自己得了皮肤病,无奈只得在一个无月的夜晚,偷偷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井中。老 师又一次惊异了,目瞪口呆,满脸通红。 后来,老师对那位同学道了歉,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并批评自己当时太思维定式,太武断,太目光短浅,认为自己才是一只真正的“井底之蛙”。 案例二,于漪老师一次语文公开课上,当于老师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一句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当时惹得其余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A) 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认真地思考起来。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老师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B) 接着,于漪老师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C)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垂 头丧气了。 让我们剖析这两个案例,案例一中老师如果能不武断,多问一下为什么,敢于听取不同意见,也能在课堂上出彩,而且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层面的操作,如同苏格拉底一样,善于采用“助产术”导出学生的思维束。一般如果课上不紧张,民主多一些,尊重学生多一些,便能掌握此项技术。 但是案例二中于漪老师“爱”的教育却不容易学到,必须做一番努力和具有较高的师德方可。因为在A处,她顺势提问,抓住契机,以学生为主,而不是打压学生学习疑问,此处亦属技术层面操作。到了B处,总结完了,巧妙化解了课堂的横生枝节也算结束了,这时转入正题亦是最佳时机,因为按道理毕竟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和本课课堂计划呀,但是于老师偏不,因为还有一个学生有心病,无精神呢。 于是有了C处这一最精彩传神的一问,这一问体现了于漪老师高度关爱学生,爱生如子的精神,闪耀母性光辉,尤其难得。这一层面的操作当然也融入了高超的教学技术素质,但其本源,却是“爱”心——一颗包容所有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着想的大爱之心,这很大程度上属于道德层面的操作,显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顾泠沅教授说,专家型教师高明于经验型教师之处在于善 于运用原理分析案例,善于反思教学策略甚至理论。我认为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针对技术层面操作而言的,其实不管教育这棵大树有多高大,有多少根、干、枝、叶,它总应植根于沃土之上,而这沃土正是“爱”——“爱人如己,爱生如子”。 夏丏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批评当时的教育:“单从外形的制度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从未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对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力士参孙,再勇猛无比,一旦离开了大地,便遭遇了祸患。教育这棵参天大树,离开了“爱”的沃土,也必定不会枝繁叶茂,甚至会走向枯死。 爱心与教学技艺,犹如练武之人的内功心法与武术套路一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内功浑厚者,无招便胜有招,无招也许是最高招。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心何谈此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落实三个“一切”,爱心才是保证。 如何让教育这棵巨树汲取爱的沃土中的养料呢? 首先,在理念上洗脑,始终坚持“爱人如 己,爱生如子”,坚持“尊重、信任、欣赏学生”。教师要有四心——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始终要知道,“对于学生,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成长环境更重要”。 其次在实践中贯彻,与学生多交心,多交流,多反馈,多民主对话,从最差生甚至智力不佳者入手,落实“全体育人”理念。注重评教评学反馈,每学期甚至每月均可调查一次。当然,也可以进行书面交流,如采用书信、周记、日记等形式。遇到问题不武断,不想当然,而是认真分析原因,直击学生内心深处。大范围上说,如教师要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爱生命,关心生活,关心天下事,从一草一木一枝一叶培养正义感和爱心。 此处另有几个案例,与大家一起分享: 案例一——“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 一学生上课思考领悟力稍弱,但又迫于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压力,迫于面子的压力,也频频积极举手,即使是他不能回答的。有一次老师提问他,他“露了馅”,很是尴尬。老师知道了情况后,下课便与他交流分析了原因,然后当面表扬了此位同学的好胜心、自尊心,并且师生一起商量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遇到提问,如果该同学不会回答,则举右手;如果会回答时,则举左手。以后在课堂上老 师一看即知,便消灭了因不会回答却举手从而被大家哄笑的尴尬局面。该生自尊心得到有力保护,自信心日益增强,后来成绩达到班级中上等水平。 案例二——“苏霍姆林斯基的花”。 学校花房里的玫瑰花盛开了,不许学生们采摘。但是有一天,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偶然看见一个小女孩摘了一朵,便走上去询问。小女孩答道,她奶奶生病了,眼睛看不到东西,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时间,小女孩每天都告诉她外界的变化和花草的生长情况,并告诉给奶奶说学校花房的玫瑰花开了,很香很香;奶奶不相信,于是她就摘了一朵,准备拿回家去送给奶奶,让她闻一闻玫瑰花香,也证实自己没有欺骗奶奶。苏霍姆林斯基听了后并没有训斥责怪这个小女孩,而是又摘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递给女小孩说:“一朵花送给奶奶,祝她早日康复;一朵花送给你自己,奖励你的孝顺、聪明和诚实。”并且说要写信给小女孩的父母,很高兴他们有一个这么孝顺、漂亮、聪明、诚实的女儿。 案例三——“不戴有色眼镜”。 上课前我检查作业时,发现甲同学趁我不备把卷子传给了身后的乙同学。甲是一个我印象中喜欢拖欠作业的人,乙是一个认真的女生,我推测可能是甲先借了乙的卷子来应付我检查。我一边继续向下检查,一边思考怎么样才能警告阻止甲以后 不要再发生此类“耍小聪明”之事,同时“杀一儆百”时,甲同学大声告诉我说,请我再检查一下他的卷子。我走过去一看,还是刚才的那张卷子,只不过上面写上了他的姓名,我暗中生气起来,恼他“得寸进尺”,欺我“不明真相”。但是我压住了自己的脾气,先问乙同学的卷子在哪儿,乙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做。”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说出讽刺批评甲的话,庆幸自己的心头火气没有泼向甲,否则,我们师生二人必将产生极大的误会,我非制造一桩冤假错案不可。 有人也许会说,“爱人如己,爱生如子”,做起来太难了,但是我说,只要做起来! 因为只有植根于“爱”的沃土,方有教育之树繁茂,方有教育之花芬芳。 相关文章:
上一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的成长故... 下一篇: 我的学生观网站推荐热门文章历史本月本周今日 其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