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教师成长故事 -> 正文

带刺的蜂儿更可爱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7:52阅读:
字号:|

【引子】曾听过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传说:最早以前,蜜蜂大多都没刺,温温顺顺,嘤嘤嗡嗡,煞是讨人欢心,而蜂群中偶尔几只带刺的,则被同伴视作“另类”,因那可恶的“刺儿”而被人们唾弃,然而,几经风雨,风经灾难,今天,忙碌于百花之中,造福于人类的不仅有那些没刺的,更多的却是那些“带刺”的蜂儿……

   “我有刺儿!”
    四月的一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我踏着欢快动听的校园晨曲,穿过鲜花烂漫、蜂飞蝶舞的校园,我来到五(A)教室,“老师,您早!”随着一声清脆的问好,我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小平头”,矮墩墩的身材,两只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稍黑的脸庞衬托得两颗大门牙儿出奇的白。他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一躬,然后望着我,足有五秒钟之久,似乎在企盼着什么,见我没反应,便怏怏地走了……这一天,我兴致勃勃地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谈心,跟孩子们一起活动……放学后,正当我带着一腔感慨与惊喜跨出校门时,又是那可爱的“小平头”挡住了我:“老师,今天你还我一个礼!”忽闪的大眼睛透着坚定与勇敢。他见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说话更显得不容置疑:“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因此,今天早上……”我恍然大悟:“噢,谢谢你的友情提醒!”我感激地拍拍他的肩头:“叫什么名字?”“黄蜂,蜜蜂的‘蜂’,我——有——刺——儿!”“好,没刺儿,就不成其为蜜蜂,有个性!”我真喜欢上了眼前的孩子。“周老师,合作愉快!”他老练地伸出右手,这一举动着实让我感到突兀,但我还是很快地伸过手去,两只手握住了一起,我第一次领悟到师生间“平等”的真 正内涵。他抽回手去,“周老师,再见!”再一次深深地鞠躬。“黄蜂同学再见!”我热情地向他招手,这下,他满意了,高兴得露着两颗洁白的大门牙儿欢快地跑远了……
    半个月后的一天,实验课在五(A)教室进行,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为了这节课,我反复揣摩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为了体现“读中感悟”这一教学理念,我在课堂进入尾声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把你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选出我们班的‘金话筒’,上台一展风采。”一下子就跳出了“金小燕”,对!由她来读,准会为这节课锦上添花!民主推选开始了,有推选李琳的,有推选张雪倩的,有推选孙瑛瑛的……但我知道,他们的朗读水平远不如金小燕,于是我只能反复地“耐心诱导”:“还有更好的吗?”说着,便把目光在金小燕身上“锁定”。这时“小平头”“唰”地举手了,我如遇救星,迫不及待地让他发言,想不到,他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课?公开课!所以今天的‘金话筒’非‘金小燕’莫属!金小燕,上台威风去吧!这个嘛,地球人都知道!”说完,还来了一个经典的赵本山动作,课堂一下子骚动起来,全班哄堂大笑。今天,我结结实实地被“大 黄蜂”狠“蜇”一口,面对这众多的老师、学生,我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下去,但这又能怪谁呢?这一“蜇”确实刺到了我心灵的顽疾处,它让我反思了一次又一次……说实在的,公开课上的这一“黄蜂事件”是足以让我反思一辈子的。事后,我坦诚地告诉学生:“黄蜂这番话,让我这个当老师的受益终生……”听完我的话,他却红着脸低下了头……
   “刺儿被刺!”
    六月份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动物组”的孩子选定的课题是研究蜜蜂,他们的口号是“勇敢地走近蜜蜂,以蜂儿为友!”“组员名单”一栏中,六位成员都勇敢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组长”一栏中,“刺儿黄蜂”这四个字赫然醒目。看到这一份活动计划,我既惊喜又害怕,喜的是孩子们确已做到“留心生活、关注生命”了。近几天,学校旁边的田野里开遍了不知名儿的野花,花香阵阵、姹紫嫣红,煞是美丽!引来了好几位养蜂人,这不,几十个蜂箱儿“一”字儿摆开,蜂儿出出进进,煞是繁忙!孩子们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把蜜蜂作为研究对象,无可非议;怕是说,蜜蜂可不是好打交道的“主儿”,弄不好蜇伤了人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觉得有必要与小组成员商量一下:是否该取消这一活动?商量结果,我只得无条件 地服从孩子们的决定,因为他们周密的活动计划实在让我叹为观止!一、搜集资料。他们已从图书馆、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蜜蜂的知识,其中一篇《怎样躲避蜜蜂的攻击》让我吃了一粒“定心丸”。二、采访养蜂人。养蜂人成天跟蜜蜂打交道,但不会被蜜蜂刺伤,孩子们已获得了养蜂人的经验。三、小组活动,服从安排。小组明确规定:小组活动由黄蜂同学“深入虎穴”“冲锋陷阵”,这样一旦出现意外(蜜蜂蜇人),就会使伤害降低到最小。末了,还有一条“法规”:“谁违背规定,一律除名。”下面落款为组长:黄蜂。三个星期下来,活动顺利开展,未见任何意外,这期间,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从图片到数据,内容详实,并且通过研究,他们自己解决了不少有关蜜蜂的许多难题,孩子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对研究蜜蜂这件事儿真是乐此不疲!第四周的一天中午,突然有学生向我报告:“‘刺儿’被刺!”我心急火燎地赶到养蜂点,只见黄蜂坐在地上,膝盖肿得像个大馒头,热情的养蜂人正在为他处理伤口,见到我,忙不迭地说开了:“老师,说实在的,我的这群蜂儿确实也够‘朋友’!你看,这么多天,跟孩子们相安无事……可这孩子,偏要一个个地去清点蜂窝小孔的数目,说什么要计算蜜蜂的采蜜量……我养这么多年的蜂,都没去思 量过……这不,惹怒了蜜蜂,可要吃苦头了……”见我满脸焦急,黄蜂却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小精灵还真青睐于我,据说,被蜂一蜇,关节炎就会痊愈……”他微笑着,又露出两颗洁白的大门牙儿,但我看得出,他笑得并不轻松。以后,他严格按资料上所说的治疗措施去做,不到一星期,膝盖上的“大馒头”不见了,这下,又轮到他自鸣得意:“这种体验,唯我独占!”不久,他的一篇科普小论文《蜜蜂》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刺儿被刺”事件虽然很快过去了,但我想,它留给黄蜂自己,其他的孩子,乃至我这个老师太多太多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过去……
“‘刺儿’的世界亦温馨!”
    公开课上的“黄蜂事件”、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刺儿被刺”事件竟给我们班带来了“刺儿效应”。这不,自然课上,孩子们对老师的观点常常提出疑问:“老师,我们不相信这个结果,因为我们做过实验……”社会课上,孩子们常常为一个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结果,又是上图书馆,又是上网折腾了半天才解决问题,有时还冷不丁给老师制造些“尴尬”。真是一个“刺儿”班!这话一点不假,你看,班内一向斯斯文文的语文课代表宋娴也被“刺儿效应”感染了。上星期的早读课铃声响了好久,但教室里没像往常 一样,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到奇怪,走近教室,只听到教室里乐声阵阵:“这群孩子简直玩疯了,早读课竟听起了音乐,真太不象话!”我气愤地走进教室,课代表宋娴匆忙走过来:“老师,我们正背诵课文呢!乐学难道不好吗?”声音虽轻,但语气有些咄咄逼人,这温柔的小女孩啥时候也带上了刺儿?“老师,你听——”此时,教室里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高亢时而轻柔,孩子们有的摆头摆尾,闭目欣赏,有的用脚掌击打地面,有的用手指轻弹桌面,嘴里都嘤嘤嗡嗡……“同学们,让我们齐声背诵《古诗三首》……”宋娴倒回磁带。“嗯,背得不错!”我情不自禁地赞叹。“不是背,是欣赏,是享受!”宋娴的回答让我吃惊不小。“老师,你看这句话难道不是改了更好?”我突然发现,黑板一角的《每周一句》竟已被“篡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竟用红笔改成了“乐”字……“学海无涯,应以‘乐’为舟!”我拍案叫绝。书声优美,且有悠扬的音乐相伴,突然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温馨与轻松,是啊!有刺的世界亦温馨,有刺的蜂儿更可爱!

上一篇: 我的教学质量观   下一篇: 名字的故事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