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高三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07阅读:
字号:小|大
马熙玲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经历了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过渡,这是长足的进步,因为它承认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承认了学生认识、思维的多样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向线性发展,而其主动思维乃至异性思维根本没机会表现出来,其结果是老师发现的问题学生帮助解决了,但学生的问题并末得到较好地解决。近年来,建构主义者强调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支架式教学在强调(教学)有教师指导的同时,还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目的,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教师 学生 课堂 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经历了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过渡,这是长足的进步,因为它承认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承认了学生认识、思维的多样性。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把文章的主题、内容、写作特色包含进去,让学生沿着自己设计好的路线“前进”,出现偏差时,老师及时现身,拨“乱”返“正”,将同学们引入“正轨”,[1]实际上还是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捆住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向线性发展,而其主动思维乃至异性思维根本没机会表现出来,其结果是老师发现的问题学生帮助解决了,但学生的问题并末得到较好解决,这就明显地暴露出这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当然我不否认这种方法有它的合理性)
近年来,建构主义者强调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简单地说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任务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走支架。[2]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教师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支架式教学在强调(教学)有教师指导的同时,还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更开放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设问自己作答,从他们自己理解的角度去讲解。(教师只起到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其结果令人振奋,学生园地山花烂漫,大有万紫千红之势。下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感受:
一、让学生登台表演讲解诗词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做中学”,科学教育也说:Hands on (动手做)。这说明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不易记,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之后,就应该把舞台让出来,多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登台表演。学生自己讲解诗词感悟体会,意兴盎然,有时会开出各种绚丽的花朵。以诗歌鉴赏为例,有一位学生登台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自己先谈读这首词的感受,然后配乐朗读声情并茂地把同学们带入意境,之后他这样感悟到:这首词妙在它并不是一味枯燥地就某一方面的内容直叙下去,而是引出故事的开头之后,忽而调转笔峰,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串在一起,就精妙地形成了一个故事,可谓以“精”取胜。这首词缓急相接,刚说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使人的情绪激昂;忽又紧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又使人置身于缓和的情景中,文章层峦叠嶂之中突见一马平川,急风骤雨过后,又是绚丽多彩的艳阳天;而且词在节奏上也于急骤中见疏缓,跌宕中见起伏,真可谓是以“活”见长,千百年后,读他的词,仍能看到他笑唱“大江东去”的影子。
同学讲到这儿,班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他的精彩讲解而喝彩。紧接着一位女生又自信地走上讲台,她没有朗诵而是配音讲解: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全词气势磅礴,读到深处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我们也由此体会到诗人宽阔的胸襟和博大的气概。首先,词的开头便气势不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长江滚滚东流引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它好就好在不拘泥于传统离愁别绪的小圈子,而客观地看待历史和时间的流逝,既给人一种沧桑之感又不落俗套……通读全词,像展看一幅宏伟浩长的历史画卷,一幕幕如在眼前,从始至终以一种博大的氛围,吸引着读者一步步前进,一步步深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壮音乐时时回响在耳边,直到全篇结束划上了一个凝重的句号,读者才如释重负,返回现实。这才是真正好词所具有的撼人气魄!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直到音乐结束才如梦方醒,班里又爆出感人且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和教师把这种心灵的交流看成是一种精神需要,当教师用赞许、欣赏的眼光看着同学的精彩表演,那还有什么样的课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协作对象,在教学中你会发现,学生有很多精妙的意见,有很多新奇而有价值的见解,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和鼓励他们时,会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研究会做得更好。
二、让学生谈写文章时独特的感受
良好的教育能够体现人性的光辉,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3]学生就会有一份自己独特的感受。新课标也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写作的这一要求,遵循了科学的原理,体现了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教学的时代精神。
在平时的作文批阅中,笔者发现:总有一些作文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会爱不释手,甚至反复吟诵,而这些作文不一定通篇生辉,但都对生活感悟独特,情真意切,令人心动。如同学赵筠的文章《眼镜的泪》,他谈了自己写文章时真切的感受:早晨匆忙出门的我忘了带眼镜,由于看不清黑板,作文课中十分丢脸,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正向思维,而我却回答了一个逆向的,而且还是别人说过的,引起同学一阵哄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午的课结束,吃中午饭时,妈妈找我,给我送来了眼镜,无意间我触到了妈妈的手,她的手是那样的冰冷,想来即使是中午,但冬天依旧是如此的寒冷,窗外也依旧是狂风呼啸,我戴上眼镜,目送妈妈走出校门,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我注意到妈妈不得不将领口立起,才渐渐远去……我在文中这样写道:“这时我已被妈妈深深地感动了,想哭,但我忍住了,当我走进班时,戴上眼镜的我,视线却变得模糊了,摘下来看一看,才发现眼镜上已满是雾水。难道眼镜也有感情,也通人性,否则它怎么会落泪?”小作者情真意切的语言,对生活独特的感受深深地打动了听者,有些同学偷偷地用手轻拭眼角的泪水。同学们感觉这节课是这么亲切动人,也从中悟出:在“物”和观察之间必须有一种催化剂——那就是观察者的生活体验及心中的情感。只有写出对生活独特的感受,情真意切,才会令人心动。
三、让学生点评作文
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有调查显示: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4]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的批改固然不可少,但如果总是那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或是满篇勾勾杠杠,一无是处,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作文的勇气,长此以往,则会兴味索然。如果教师换一种形式,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都参与,一起去品读别人文中流露的愉悦、焦虑、痛苦、感伤、兴奋、快乐、幸福之情,一起去感悟小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受,然后小组推选出评讲人(其他同学适时补充)挑出或构思好,或语言好,或感悟好的文章进行讲评。教师要求学生点评时对每位同学都要进行鼓励,哪怕是对作文能力特差的学生也要抓住其文章中一个小闪光点(一个好的语句或好的小段落)予以鼓励,由于是学生之间的点评,学生感觉特别亲切,一篇文章的长处和特点经学生点评,掘出一颗颗“闪光的金粒”,连小作者自己都感到振奋,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从中受到鼓舞,写作热情格外高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格言,精彩语句入选佳作园地)。
笔者做过一次调查,全班47人在未用上述方法前,喜欢作文的仅4人,占全班总数的8.7%,运用上述方法之后,喜欢作文的人数是38人,占全班总数的80%,剩下的9人也开始对作文感兴趣了。
四、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当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去发挥自己的个人才能,能和大家共同分享亲情、友谊、幸福和欢乐,也能共同感悟生活的惆怅、寂寞、感伤与痛苦,从而承担起一份责任,能够品味到所有的一切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从而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生活、感谢生活,用真情去拥抱生活,那么他们才会真正感到学习的意义是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为了更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让我们从课堂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地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环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5]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教师不断学习,自主地钻研探索教学规律,才可能影响学生自主地学习和钻研;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心灵的共呜和思维的共振,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想,当学生视课堂(包括作文)是一种倾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一种交流表达的渴望;教师视课堂是一种关怀,是一种欣赏,是一种惊喜,是一种期待,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开放式课堂教学例说》2002年8月《语文教学与研究》
[2]《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肖川博士
[4]《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肖川博士
[5] 学校环境中数学创新实践活动
——我的实践与思考 北大附中 张思明 2002年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经历了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过渡,这是长足的进步,因为它承认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承认了学生认识、思维的多样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向线性发展,而其主动思维乃至异性思维根本没机会表现出来,其结果是老师发现的问题学生帮助解决了,但学生的问题并末得到较好地解决。近年来,建构主义者强调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支架式教学在强调(教学)有教师指导的同时,还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目的,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教师 学生 课堂 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经历了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过渡,这是长足的进步,因为它承认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承认了学生认识、思维的多样性。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把文章的主题、内容、写作特色包含进去,让学生沿着自己设计好的路线“前进”,出现偏差时,老师及时现身,拨“乱”返“正”,将同学们引入“正轨”,[1]实际上还是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捆住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向线性发展,而其主动思维乃至异性思维根本没机会表现出来,其结果是老师发现的问题学生帮助解决了,但学生的问题并末得到较好解决,这就明显地暴露出这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当然我不否认这种方法有它的合理性)
近年来,建构主义者强调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简单地说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任务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走支架。[2]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教师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支架式教学在强调(教学)有教师指导的同时,还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更开放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设问自己作答,从他们自己理解的角度去讲解。(教师只起到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其结果令人振奋,学生园地山花烂漫,大有万紫千红之势。下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感受:
一、让学生登台表演讲解诗词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做中学”,科学教育也说:Hands on (动手做)。这说明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不易记,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之后,就应该把舞台让出来,多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登台表演。学生自己讲解诗词感悟体会,意兴盎然,有时会开出各种绚丽的花朵。以诗歌鉴赏为例,有一位学生登台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自己先谈读这首词的感受,然后配乐朗读声情并茂地把同学们带入意境,之后他这样感悟到:这首词妙在它并不是一味枯燥地就某一方面的内容直叙下去,而是引出故事的开头之后,忽而调转笔峰,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串在一起,就精妙地形成了一个故事,可谓以“精”取胜。这首词缓急相接,刚说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使人的情绪激昂;忽又紧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又使人置身于缓和的情景中,文章层峦叠嶂之中突见一马平川,急风骤雨过后,又是绚丽多彩的艳阳天;而且词在节奏上也于急骤中见疏缓,跌宕中见起伏,真可谓是以“活”见长,千百年后,读他的词,仍能看到他笑唱“大江东去”的影子。
同学讲到这儿,班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他的精彩讲解而喝彩。紧接着一位女生又自信地走上讲台,她没有朗诵而是配音讲解: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全词气势磅礴,读到深处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我们也由此体会到诗人宽阔的胸襟和博大的气概。首先,词的开头便气势不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长江滚滚东流引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它好就好在不拘泥于传统离愁别绪的小圈子,而客观地看待历史和时间的流逝,既给人一种沧桑之感又不落俗套……通读全词,像展看一幅宏伟浩长的历史画卷,一幕幕如在眼前,从始至终以一种博大的氛围,吸引着读者一步步前进,一步步深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壮音乐时时回响在耳边,直到全篇结束划上了一个凝重的句号,读者才如释重负,返回现实。这才是真正好词所具有的撼人气魄!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直到音乐结束才如梦方醒,班里又爆出感人且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和教师把这种心灵的交流看成是一种精神需要,当教师用赞许、欣赏的眼光看着同学的精彩表演,那还有什么样的课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协作对象,在教学中你会发现,学生有很多精妙的意见,有很多新奇而有价值的见解,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和鼓励他们时,会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研究会做得更好。
二、让学生谈写文章时独特的感受
良好的教育能够体现人性的光辉,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3]学生就会有一份自己独特的感受。新课标也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写作的这一要求,遵循了科学的原理,体现了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教学的时代精神。
在平时的作文批阅中,笔者发现:总有一些作文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会爱不释手,甚至反复吟诵,而这些作文不一定通篇生辉,但都对生活感悟独特,情真意切,令人心动。如同学赵筠的文章《眼镜的泪》,他谈了自己写文章时真切的感受:早晨匆忙出门的我忘了带眼镜,由于看不清黑板,作文课中十分丢脸,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正向思维,而我却回答了一个逆向的,而且还是别人说过的,引起同学一阵哄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午的课结束,吃中午饭时,妈妈找我,给我送来了眼镜,无意间我触到了妈妈的手,她的手是那样的冰冷,想来即使是中午,但冬天依旧是如此的寒冷,窗外也依旧是狂风呼啸,我戴上眼镜,目送妈妈走出校门,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我注意到妈妈不得不将领口立起,才渐渐远去……我在文中这样写道:“这时我已被妈妈深深地感动了,想哭,但我忍住了,当我走进班时,戴上眼镜的我,视线却变得模糊了,摘下来看一看,才发现眼镜上已满是雾水。难道眼镜也有感情,也通人性,否则它怎么会落泪?”小作者情真意切的语言,对生活独特的感受深深地打动了听者,有些同学偷偷地用手轻拭眼角的泪水。同学们感觉这节课是这么亲切动人,也从中悟出:在“物”和观察之间必须有一种催化剂——那就是观察者的生活体验及心中的情感。只有写出对生活独特的感受,情真意切,才会令人心动。
三、让学生点评作文
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有调查显示: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4]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的批改固然不可少,但如果总是那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或是满篇勾勾杠杠,一无是处,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作文的勇气,长此以往,则会兴味索然。如果教师换一种形式,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都参与,一起去品读别人文中流露的愉悦、焦虑、痛苦、感伤、兴奋、快乐、幸福之情,一起去感悟小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受,然后小组推选出评讲人(其他同学适时补充)挑出或构思好,或语言好,或感悟好的文章进行讲评。教师要求学生点评时对每位同学都要进行鼓励,哪怕是对作文能力特差的学生也要抓住其文章中一个小闪光点(一个好的语句或好的小段落)予以鼓励,由于是学生之间的点评,学生感觉特别亲切,一篇文章的长处和特点经学生点评,掘出一颗颗“闪光的金粒”,连小作者自己都感到振奋,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从中受到鼓舞,写作热情格外高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格言,精彩语句入选佳作园地)。
笔者做过一次调查,全班47人在未用上述方法前,喜欢作文的仅4人,占全班总数的8.7%,运用上述方法之后,喜欢作文的人数是38人,占全班总数的80%,剩下的9人也开始对作文感兴趣了。
四、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当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去发挥自己的个人才能,能和大家共同分享亲情、友谊、幸福和欢乐,也能共同感悟生活的惆怅、寂寞、感伤与痛苦,从而承担起一份责任,能够品味到所有的一切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从而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生活、感谢生活,用真情去拥抱生活,那么他们才会真正感到学习的意义是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为了更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让我们从课堂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地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环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5]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教师不断学习,自主地钻研探索教学规律,才可能影响学生自主地学习和钻研;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心灵的共呜和思维的共振,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想,当学生视课堂(包括作文)是一种倾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一种交流表达的渴望;教师视课堂是一种关怀,是一种欣赏,是一种惊喜,是一种期待,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开放式课堂教学例说》2002年8月《语文教学与研究》
[2]《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肖川博士
[4]《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肖川博士
[5] 学校环境中数学创新实践活动
——我的实践与思考 北大附中 张思明 2002年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