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课件 -> 高二语文课件 -> 下载
课件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谏太宗十思疏
文件大小 113KB
所属分类 高二语文课件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课件
更新时间 2011-7-14 5:44:5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RAR 档案文件(*.rar)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以下为课件内提取的文本内容,仅供参考: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

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

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

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

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

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

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

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

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

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

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

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

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

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

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

“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

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

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

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

了。”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

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

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

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

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

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

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

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

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

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题解:唐太宗即位初期,借鉴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治国尽心尽力。但随着国家发展,功业兴盛,唐太宗的生活渐渐奢侈,也不愿多听逆耳之言了。魏徵为此,多次奏议,规劝唐太宗。《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中,魏徵直言不讳向唐太宗提出,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主张和建议。

疏:也叫奏疏,臣下向皇上陈述自己政见的一种文体。

思考题: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解析第一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排比句

排比句

简析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

2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思考题: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解析第二段

简析:

1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 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智者尽其谋,勇者竟其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解析第三段

思考题:

1、本段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十思?

2、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戒奢侈 (第1、2条)

戒骄傲(第3、4条)

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即“把它当作”。

   今义:认为。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心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做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

 2.形容词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介词宾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3.宾语前置

  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廉冲而自牧

实词与虚词

  1.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②安逸、安适: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③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什么: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

 ④疑问副词:怎么:燕雀安知鹄之志

 2.信

  ①真实、诚实:信者效其忠

  ②相信、信任:忌不自信

  ③信使、媒人:自可断来信

  ④消息、书信: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⑤实在、的确:烟涛微茫信难求

  ⑥随意、随便:低眉信手续续弹

  ⑦信用:信义著于四海

  ⑧信物:今行而无信

 3.求

  ①寻找、访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②追求、谋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③探求、追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④要求、请求、祈求: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⑤乞求、索求、需求:以空言求壁

 4.治

  ①治理、管理: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②治理得好: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③医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④惩治。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

  ⑤对付、抵御:共治曹操

  ⑥处理、从事: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⑦树立、建立:治威严

  5.以

  介词

  ①用、拿:虽董之以严刑

  ②凭、按照:语何以至此

  ③因为、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则思三驱以为度

  ⑤在: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动词

  ①用、使用、任用:忠不必用为,贤不必以

  ②认为:皆以美于徐公

  连词

  ①表目的或结果: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表偏正关系:则思虚心以纳下

  ③表原因:以其求恩之深而无不在也

  ④表并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本课中“以”出现得比较集中,要及时归纳学习。 ??? 戒奢以俭 [动词,用]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目的关系,来] ??? 盖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用] ???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 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 ???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以上三句为并列连词] [旧知回放] ??? 晋侯、秦伯围郑 ,以(因为)其无礼于晋 ???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而又与大国执仇 ,以(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老臣以(认为)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长安君何以(凭)自托于赵? ??? 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6.哉

  ①表感叹: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表疑问:何必劳神善思,代百司之职设哉

  ③表反问: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7.所

  ①处所、地方:于知此为归骨所也

  ②结构助词,可译成“……的事物”、“……的地方”等: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③结构助词,与“为”配合表被动: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④等于“许”,表约数:从弟子等十人所

相关资源:
·标点符号2
·天山景物记
·百部名著导读
·杜甫律诗三首9924772675
·陈焕生上城
·篱笆那边9924773426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谏逐客书
·山居秋瞑2
·兰亭集序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