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精神文化是用符号来表达的。文化的创造性、先进性、特殊性最终都要转化为符号的形式,才得以保存、理解、传播、发展。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符号、规则与观念。符号是高度浓缩的文化表征。 一种文化的定型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形象逐渐形成、塑造、定型的过程。文化的表征形象是多方面的,文化的典型表征就是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典型表征形象。文化符号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文化是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创造的,但一种文化现象上升和抽象化为一种文化特有的表征符号,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革中,经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不断选择、淘汰最终定型的。春秋时期的孔子在鲁国不受待见,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只是到了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儒家思想才获得统治地位,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所以,文化符号的形成,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文化符号的形成标志着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为标志性的特征,说明它所代表的事物、人物、事件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被人们普遍认同,从而产生群体的一致性。孔子只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但他的思想被后人逐渐认同,上升为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思想。孔子所主张的儒学思想为传统社会所普遍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共同心理基础。 文化符号的形成有助于对文化自身特质的文化自觉过程,也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文化符号就是文化自觉的符号化。凡是没有符号化的文化现象都是偶然的、分散的、表象化的,不能产生文化的一致性。文化符号是文化群体共同认可的文化标志,是文化共同意识的表征。人们可以在文化符号中找到现实中的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李白的浪漫潇洒,杜甫的悲天悯人,既是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的理想追求。他们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我们已经或将要做他们做过的事。他们就是我们的形象,这就是我们认同他们代表我们的原因。 文化符号的形成有助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文化符号是浓缩和抽象化了的人们的活动成果。语言文字、英雄人物、神话故事、唐诗宋词等都是符号化了的生活,接受了这一切,也就接受了中华文化。同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化符号实现的。没有文字的原始民族缺乏文化符号化的能力与手段,通过长期耳濡目染,口口相传,也能传承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必须上升到符号层面,才能充分实现。西方世界认识中国,是通过丝绸、长城、故宫、京剧、中医等文化符号来实现的。中国人认识西方世界,也是通过电影、芭蕾等文化符号实现的。非符号化的文化需要生活体验,符号化的文化易于扩大影响,为人们所理解、认识并接受。 1.下列关于“文化符号”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符号是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典型表征形象,如丝绸、故宫、京剧、芭蕾等,它是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创造的。 B.文化符号具有群体的一致性,因而能使它所代表的事物、人物、事件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被人们广泛认同。 C.文化符号就是文化自觉的符号化,是文化共同意识的表征,它的形成标志着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D.文化符号是浓缩和抽象化了的人们的活动成果,如果没有形成文化符号,那么该文化既不能传承,也不能传播。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的创造性、先进性、特殊性只有转化为符号的形式,才能够保存、理解、传播、发展。 B.儒家思想能够成为我国一种文化符号,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密切相关。 C.李白、杜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到现实中的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 D.西方世界和中国虽然文化不同,但在长期交流过程中形成了相同的文化符号,因而能相互认识。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某种文化的定型过程也是该文化的表征形象逐渐形成、塑造、定型的过程。文化的表征形象是多方面的,文化符号是其中之一。 B.文化符号的形成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就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 C.凡是没有符号化的文化现象都是偶然的、分散的、表象化的,它不会被某一文化群体共同认可,也因没有价值而不会被传承和传播。 D.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中国的语言文字、英雄人物、神话故事、唐诗宋词等符号化了的生活,那就说明他已经接受了中华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①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②,不能生鳣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注】①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②涔:积水。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 易:平坦 B.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往返 C.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臣:能臣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B.使曹子计不顾后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C.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4分) (2)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②。 【注】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②洛中:指古都洛阳。 8.请赏析第一首诗中的颈联。(4分) 9.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洞庭湖水势的浩瀚无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2分) 石榴 川端康成 一夜寒风,石榴树的叶子全落光了。 石榴树下残留着一圈泥土,叶子散落在它的周围。 纪美子打开挡雨板,看见石榴树变得光秃秃的,不由得大吃一惊。落叶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圈,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风把叶子吹落以后,叶子往往都散到各处。 树梢上结了好看的石榴。 “妈妈,石榴。”纪美子呼喊母亲。 “真的……忘了。”母亲只瞧了瞧,又回到厨房里去了。 从“忘了”这句话里,纪美子想起自己家中的寂寞。生活在这里,连檐廊上的石榴也忘了。 那是仅仅半个月以前的事,表亲家的孩子来玩时,很快就注意到了石榴。7岁的男孩莽莽撞撞地爬上了石榴树。纪美子觉得他很生龙活虎,便站在廊道上说:“再往上爬,有大个的。” “唔,有是有,我摘了它,就下不来啦。” 的确,两手拿着石榴是无法从树上下来的。纪美子笑起来了。孩子非常可爱。 孩子到来之前,这家人早已把石榴忘了。而且,直到今早也不曾想起石榴。 孩子来时,石榴还藏在树叶丛里,今早却裸露在半空中。 这些石榴和被落叶围在圈中的泥土,都是冷冰冰的。 纪美子走出屋子,用竹竿摘取石榴。 石榴已经烂熟,被丰满的子儿胀裂了。放在走廊上,一粒粒的子儿在阳光下闪烁着。 纪美子似乎觉得对不起石榴。 她上了二楼,麻利地做起针线活来。约10点,传来了启吉的声音。大概木门是敞着的,他突然绕到庭院,精神抖擞地说着话。 “纪美子,纪美子,阿启来了。”母亲大声喊道。 纪美子慌忙把脱了线的针插在针线包上。 “纪美子也说过好多遍,她想在你出征之前见你一面。不过,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去找你,而你又总也不来。呀,今天……”母亲说着要留启吉吃午饭,可是启吉似乎很忙。 “真不好办啊……这是我们家的石榴,尝尝吧。” 于是,母亲又呼喊纪美子。 纪美子下楼来了。启吉望眼欲穿似的用目光相迎,纪美子吓得把脚缩了回去。 启吉忽然流露出温情脉脉的眼神,这时他“啊”的喊了一声,石榴掉落下来了。 两人面面相觑,微微一笑。 纪美子意识到彼此正相视而笑时,脸颊发热了。启吉急忙从走廊上站了起来。 “纪美子,注意身体啊。” “启吉,你更要……” 纪美子话未说完,启吉已转过身去,背向纪美子,同母亲寒暄起来了。 启吉走出庭院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 “阿启也是急性子。多可惜啊,把这么好吃的石榴……”母亲说罢,把胸贴在走廊上,伸手把石榴捡了起来。 也许是刚才阿启的目光变得温柔的时候,他自己不由自主地想把石榴掰成两半,一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吧。石榴没掰开,露子儿的那面朝下掉在地上了。 母亲在厨房里把这个石榴洗净,走出来叫了声“纪美子”,便递给了她。 “我不要,太脏了。” 纪美子皱起眉头,后退了一步,脸颊火辣辣的。她有点张皇失措,便老老实实地接了过来。 启吉好像咬过上半边的石榴子儿。 母亲在场,纪美子如果不吃,更显得不自然了,于是她若无其事地吃了一口。石榴的酸味渗到牙齿里,仿佛还沁入肺腑。纪美子感到一种近似悲哀的喜悦。 母亲对纪美子向来是不关心的,她已经站起来了。 母亲经过梳妆台前,说:“哎哟哟,瞧这头发乱得不像样子。以这副模样送阿启这个孩子,太不好意思了。” 她说罢就在那里坐下来了。 纪美子一声不响地听着梳子拢头的声音。 “你父亲死后,有一段时间……”母亲慢条斯理地说,“我害怕梳头……一梳起来,就不由得发愣。有时忽然觉得你父亲依然等着我梳完头似的。待我意识到时,不觉吓了一跳。” 纪美子想起,母亲经常吃父亲吃剩下的东西。 纪美子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那是一种催人落泪的幸福。 母亲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刚才也许仅仅是因为可惜,才把石榴给了纪美子的吧。或许是母亲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就流露出来了吧。 纪美子觉得自己发现了秘密,感到一阵喜悦,可面对母亲,又感到难为情了。 但是,启吉并不知道这些。纪美子对这种分别方式似乎也感到满意了,她还觉得自己是永远等待着启吉的。 她偷偷地望了望母亲,阳光射在隔着梳妆台的纸拉门上。 对纪美子来说,她再也不敢去吃放在膝上的石榴了。 (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描绘了在寒风肆虐下万木凋零的凄冷景象,为故事的展开营造了凄凉而美丽的氛围,主要是为了烘托纪美子与启吉相见的喜悦心情。 B.石榴子儿很美,当石榴掉下去时,偏偏是露子儿的那面朝下,这一描述体现了作者越是美好的东西越容易受到伤害,越是美丽的东西越容易消逝的深刻哲思。 C.虽然“落叶”和“围在圈中的泥土”无语,但那种隐藏在土地下的勃勃生机依旧未变,在严寒的冬天更加展现出一种凛然的坚强。 D.“纪美子,注意身体啊”“启吉,你更要……”,难以相见而彼此思念的人,见了面却只表达了简短的、最为平常的问候。这种写法是欲扬先抑。 E.“石榴的酸味渗到牙齿里,仿佛还沁入肺腑。纪美子感到一种近似悲哀的喜悦。”“喜悦”是因为纪美子此刻吃的是她的爱人吃剩下的石榴,“悲哀”是因为心中离别的忧伤。 12.小说主人公纪美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3.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爱情,也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反战,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的情况下,各种思想和言论难免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辨析。 ②受叙利亚紧张的安全局势的影响,叙利亚难民纷纷穿过叙利亚北部的边境,涌入伊拉克库尔德人控制地区,大量人员进入可能__________,专家表示伊拉克安全局势令人担忧。 ③中国人强大的购买力让国外人震惊,中国旅游团常被国外当地媒体冠以“疯狂购物游客团”的称号,如今,旅游纪念品往往__________,使中国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悄然改变。 A.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B.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C.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D.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C.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D.中方搜寻MH370失联客机的编队包括“海巡01”轮与“井冈山”舰在内的多艘舰艇组成,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失联客机的确切信息。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中期,为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__________,此时,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成为了书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标准。 ①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 ②主要以收藏图书的形式出现 ③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 ④作为隐居读书、聚徒教学的场所 ⑤不过,其中也有少数是私人设立 ⑥元明清时,书院越来越受到朝廷的直接控制 A.⑤②④①⑥③ B.②⑤④⑥③① C.②①③⑤④⑥ D.⑤④①⑥②③ 17.请你以“小张”的身份,为“脚”和“鞋”评评理。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生动,有一定的思想内容,60字左右。(4分) 鞋不合脚,脚被鞋磨破了。双方为此发生了争执。 脚说:“我光脚的时候好好的,穿了你才被磨成这样,疼死我了,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咱请小张评评理,看是谁的错!” 鞋说:“我是一双有模有样的好鞋,你码数不对,硬往里塞,磨破了就骂我,我冤死了。对,咱请小张评评理!” 小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观察丰子恺先生的这幅名为《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的漫画,给漫画配上恰当的文字。要求:①简要描述画面内容。②分析这幅漫画的寓意。③语言简洁,表达连贯。④60字左右。(4分) 五、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以《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著作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作家司汤达,生前曾为自己墓碑上的文字顺序做了明确的安排——“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然而,司汤达去世后,负责办理其后事的表兄罗曼·科龙认为,司汤达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所以应该把“写作过”放在墓志铭的最前头,这样才能彰显他的作家身份,显示他的人生成就和意义。其他亲属也一致同意他的提议。于是,司汤达的墓志铭最终变成了“写作过,生活过,恋爱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4月)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A“它是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创造的”错,由原文可知,“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创造的”是文化,而“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经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不断选择、淘汰最终定型的,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B因果关系颠倒,原文是说“它所代表的事物、人物、事件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被人们普遍认同,从而产生群体的一致性”。D“如果没有形成文化符号,那么文化既不能传承,也不能传播”错,原文是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化符号实现的”,意即除了文化符号外,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 5.B(使:假使。A以:因为;来。C为:是;被。D而:如果;并列。) 6.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的说法不合文意。) 7.(1)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誳”“直”各1分,大意2分,共4分) (2)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缧绁”“合”“一”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8.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对比的手法,)(1分) 描写山形依旧、寒江流淌,(或山形依旧,而人事全非,)(1分) 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2分) 9.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2分) 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2分) 评分建议:第二首诗答成“英雄虽去,豪华虽尽,而青山依似洛中,表达对金陵王气仍旧未终,繁华依然可以相继的信念”亦可。 10.(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每空1分,共6分) 11.CE(A小说开头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纪美子对分别的现实的无奈。B“体现了……的深刻哲思”较牵强,有拔高之嫌。D不是“欲扬先抑”,两人见面时的问候只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惋惜,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12.①纯情与娇羞。“纪美子意识到彼此正相视而笑时,脸颊发热了”,“脸颊发热”这种极为简单而自然的描写,却充分地展现了纪美子的纯情与娇羞。②深爱恋人,渴望幸福。启吉走了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这表现出纪美子对启吉的恋恋不舍。(每点2分,形象特点1分,分析1分) 13.【示例一】小说的主题是爱情。理由:①阿启来时,“纪美子慌忙把脱了线的针插在针线包上”,表现了纪美子非常渴望见到与自己相爱的人。②当纪美子与启吉的目光相遇时,纪美子“吓得把脚缩了回去”,这说明纪美子见到启吉后感到紧张、兴奋,并且有点儿害羞。③启吉走了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这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纪美子对启吉的恋恋不舍。(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示例二】小说的主题是反战。理由:①纪美子一家生活在孤寂的环境中,这种孤寂的环境正是由战争造成的。②纪美子满怀对爱情的美好期望,却不得不与启吉分离,“她想在你出征之前见你一面”说明造成启吉与纪美子分离的正是战争。③启吉走了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这使我们既感受到纪美子对启吉的恋恋不舍,也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是被战争支配着的。(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4.D 15.C 16.B 17.【示例】你俩都没有错,错的是脚的主人。他不顾实际情况,硬把你俩拉扯到一起,使一个疼死,一个冤死。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如果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就可能会使多方苦痛。(4分) 18.【示例】漫画内容:小木屋前,开阔平坦,三两朋友,环几而坐,饮酒品茗,独留一面相邀梅花。(围绕“朋友”写,1分。围绕“梅花”写,1分) 漫画寓意:人生途中,良友相伴,感受友情之时,也要保持自我的孤傲与清高。(友情,1分。自我精神世界,或感受自然之美,1分) 19.【参考立意】 司汤达和罗曼·科龙对人生排序的区别在于:前者淡泊身外、心外之物,珍视自己的每一段心路历程,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后者则看重身份、地位、名誉等外在的表象。司汤达选择生活高于写作,实际是选择了内在的灵魂重于表象的声誉。记叙类文章必须展露“内在的灵魂”与“表象的声誉”之间痛苦的博弈过程,并在最终的取舍中揭示主旨;议论类文章必须对“内在的灵魂”与“表象的声誉”展开深刻的剖析和思辨,并在全面权衡、考量中阐明主旨。参考立意有:①坚守本心,拒绝诱惑;②不改初心,滋润生活;③摒弃功利思想;④唯真性情方能彰显本色;⑤内心强大,生命才能激情燃烧;⑥活出真我,生活才能摇曳多姿;⑦咬定“我心”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⑧不畏功利遮望眼,只缘心在真我处。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 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周公有杀害亲兄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丑事恶名,所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假使因为其人有些小的过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流急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转身往后撤退,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败将。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绩。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拿着三尺宝剑,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收了回来。他的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功绩。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 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