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绝密★启用前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 B. 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 2. 有人在研究脊髓前角内的两相邻神经元时发现,在有乙酰胆碱阻断剂(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的情况下,刺激上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运动神经元没有兴奋产生;而用电生理微电泳法将乙酰胆碱作用于下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发现该神经元有兴奋产生。这证明( ) A.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B.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的营养物质 C.乙酰胆碱是下一个神经元所产生的 D.乙酰胆碱是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3.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4.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5.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无感觉但能运动 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血浆蛋白 B.麦芽糖 C.Ca2+ D.激素 7.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稳态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_ 8.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 A.Na+ B.K+ C.Fe3+ D.Mg2+ 9.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抗体 B.葡萄糖 C.呼吸酶 D.神经递质 10. 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内环境的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 11.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12. 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________,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________.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颤,这是机体通过________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____________增加散热. 13.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稳态时,机体神经、体液调节是相互独立的 B.内环境渗透压的大小只取决于水和无机盐 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 D.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14.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大脑中高度表达的蛋白质CDKL5是神经元树突发育和形态发生所必需的。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的CDKL5基因发生突变,则儿童患有智障,这种疾病称为“雷特综合症(Rett syndrome)”。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雷特综合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B. CDKL5异常很可能引起神经发育异常和功能障碍 C. CDKL5是神经递质 D. CDKL5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7. 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图中虚线部分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 ⑵图中E系统的名称分为 。 ⑶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系统和 系统。 18. 下图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19.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区,________造成膜外带正电荷,此时的电位差称为________. (2)B表示________区,这是由于神经纤维受到________后导致________形成的,此时的电位差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的电位差发生颠倒后形成了________回路,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而且在传导过程中,电位差的大小保持________. (4)当电位变化传导过后,神经纤维再恢复为原来的状态,此时细胞膜内外之间的离子通过________以________的方式进行运输,其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__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状态时,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略。 (2)方法步骤: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 ,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_ 。 相应的结论: __ 。 (4)讨论: 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 。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 _ 。 ③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 22.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 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 。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X物质浓度(ng mL-1) 细胞内ATP浓度(nmoL mL-1) 细胞死亡百分率 A 0 80 1 B 2 70 3 C 4 50 10 D 8 20 25 E 16 5 70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 ,影响消化;防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23. 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1)⑦处跨膜运输的方式 。 (2)③④和⑥都属于细胞的 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 不同。 (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 ;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 。 (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 (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 ,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24. 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 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 。 (2)图2中N的名称是 ,X、Y、Z合称为 。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参考答案 【解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血浆蛋白、Ca2+、激素均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麦芽糖是植物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机体吸收,故内环境中不可能存在麦芽糖。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解析】在静息的神经纤维中,细胞膜使大量的钠离子留在细胞外的组织液中,钾离子集中在细胞内,但钾离子通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钠离子向内扩散更容易.这时,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结果形成离子分布内负外正.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解析】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它可促进各组织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在寒冷环境下会出现寒颤,这是机体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根据内环境的定义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淋巴和组织液. 15.【答案】C 【解析】雷特综合症是X染色体上的CDKL5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伴X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A正确;蛋白质CDKL5是神经元树突发育和形态发生所必需的,故CDKL5异常很可能影响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从而引起神经发育异常和功能障碍,BD正确;CDKL5与树突发育有关,而神经递质是由轴突分泌,C错误。 16.【答案】B 【解析】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⑴内环境,血浆 组织液 ⑵泌尿系统 ⑶循环 【解析】 18.【答案】⑴ ②③ ⑵ 自由扩散 6 三 ⑶ ②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蛋白质 ⑷血浆pH 【解析】 19.【答案】(1)静息 K+外流 静息电位 (2)兴奋 刺激 Na+内流 动作电位 (3)电流 不变 (2)b 协同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 (3)外界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 (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解析】 图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对①③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增加,同时肾上腺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条件下,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立毛肌,使立毛肌收缩。当人在紧张、悲伤时,神经系统分泌的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易受病毒感染。 21.【答案】(2)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②体积变大 ③维持正常形态 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偏高 ②分组更精细 ③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解析】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①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②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③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物质。 22.【答案】(1)呼吸作用 A-P~P~P (2)腺苷 (3)①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②受体 (4)①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③合成和分泌 主动运输 【解析】 23.【答案】 【解析】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组成。图中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后膜,⑦是受体蛋白;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在突触间隙中以化学信号存在,递质与突触后膜接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再由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皮肤受刺激后,经传入神经F传递到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保持正电位,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24.【答案】(1)感受器 效应器 (2)突触小泡 突触 (3)①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 ②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 ③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 【解析】(1)从图1看出,伸肌与传入神经相连,是感受器。结构D是效应器。 (2)图2是突触,N是突触小泡。 (3)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也不收缩。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