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5M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31 19:37:1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邢台二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二调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B. C. D.

2.下列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3.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6.“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诗中提到的“草市”最早出现于

A、秦代 B、南北朝时代 C、唐代 D、宋代

7.一艘明代沉船在南澳岛海域被揭开封尘数百年的面纱。该船满载

珍贵瓷器,这是继“南海Ⅰ号”后在南海海域发现的又一艘保存较

完好的古代沉船,有关方面将其命名为“南海Ⅱ号”。 以下文物不

可能从“南海Ⅱ号”上发现的是

A.青瓷 B.珐琅彩瓷器      

C.青花瓷 D.白瓷

8.高一学生李亮在《梦粱录》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坊巷

桥门及隐僻去处, 俱是铺席买卖”。请你判断一下该书

作者最有可能生活在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朝 D.宋朝

9.明朝政治家张居正曾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以 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思想

A、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

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作品, 也

反映了清 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11.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于“海禁”政策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强化 ②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③制约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 ④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

12.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13.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

年份

茶(万磅)

丝(包)



1845年

8019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92896



A、中国茶、丝制造水平高,竞争力强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14.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中

最能直接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天津机器制造局 C、开平煤矿 D、京师大学堂

15.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 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政府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7.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有

①手工工场→工厂制 ②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③政府压制→历届政府一贯支持 ④国内市场→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

③重工业基础超过轻工业 ④自然经济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主义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20.民族资本家 “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 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 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这说明了

A.毛纺、火柴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斥和打击 D.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21.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一处明显错误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2.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3.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4.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5.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刘少奇的讲话

①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②严厉批评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④反对将“文革”动乱引人经济领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26.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27.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近两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28.“实现四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文中“革命”的含义是

A、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B、社会制度的变革

C、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D、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29.口号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3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

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1.用“春天”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见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各户聚在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特区

C.开发开放浦东新区,高楼四起 D.充满希望的海南省客商云集,外来民工众多

32.某学习小组在举办“中国改革开放——辉煌的三十年”的主题活动中,选取了一些素材。其中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A、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B、香港澳门热烈庆回归

C、海峡两岸关系大发展 D、神七载人航天谱新篇

33.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 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 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

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34.小林同学对“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对我国社会

生活习俗的影响”这一课题很感兴趣,右边

他所收集的四张图片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5.孙中山等革命派和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一样都

主张“断发易服”,他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提倡社会新风尚 B.带有反清色彩 C.接受西方生活方式 D.全盘西化

36.下列事件曾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辛亥革命 ③新中国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7.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 B.互助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平等的观念

38.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聚族而居 ②小农经济的基地 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④近代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客家围龙屋 客家椭圆楼 城堡闸楼 东西合璧式围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9.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40.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

41.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

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42.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

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

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

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43.千龙网上《从大脚到多变:中华民国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 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时间

标 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0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两方文化影响?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杜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⑤?? D、①②③

44.四大媒介的产生顺序是

A、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B、网络、电视、报刊、广播

C、报刊、网络、电视、广播 D、网络、电视、广播、报刊

45.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46.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47.在“新航路的开辟”地图中,开辟线路1和线路2的航海家分别是



A达·伽马、哥伦布 B麦哲伦、哥伦布

C迪亚士、麦哲伦 D哥伦布、麦哲伦

48.十七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

A、战争 B、商业 C、文化 D、外交

49.17~18世纪西欧国家进行殖民争夺的根本原因在于

A、殖民利益发生冲突 B、扩张的方向相同

C、扩大市场的需要 D、资本积累的迫切要求

50.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二、非选择题(25分)

5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材料一:

 

图一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 图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 “双包”

(包产到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

成部分”

 

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 图四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

关于政治制度改革体制综合改革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6分)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运动和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20多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次:第一次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和“计划经济崇拜”,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次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和“所有制经济崇拜”,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引自(《文化艺术报》

(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4分)

材料三: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5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四: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五: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依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6分)

(4)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2.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马可。波罗行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动机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答案

1-1011-2021-3031-4041-50

51.(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6分)

(2)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二次:邓小平南巡谈话(或中共十四大)。(4分)

(3)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任答3点给6分)

(4)根本原因: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52.(1)获取黄金。(3分)

(2)各地区生产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北省滦南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滦南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