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66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5-15 16:22:3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写道:“(明代)福清县王荣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家庭稳定 B.维护尊老爱幼的传统

C.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写道:“天是西周文献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等级色彩 D.浓厚的神权色彩

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A. 孔子曰:“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是

A.郡、县与诸侯国大小不同 B.郡守、县令与诸侯王的权力不同

C.郡守、县令与诸侯王产生方式不同 D.郡、县与诸侯国的作用不同

人们认识历史事件必须会受到其所持史学观念的影响。在下列史学观念中,正确的是

①相似的历史条件一定会产生相似的历史结果②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篡改’是一种常态③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是真实的④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宋朝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挤,甚至被罢官坐牢。”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 B.丞相制度 C.科举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表格列举了部分朝代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其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朝代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选项



秦朝

郡、县

A



东汉

州、郡、县

B



唐朝

道、州、县

C



北宋

省、路、府、州、县

D



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刊登了一篇《中国的竞争考试》,文章写道:“它是惟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惟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惟一避难所。”下列与材料观点相同的是

A.科举制具有稳定性 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D.科举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北宋前期设置三省六部,其中与唐朝相同的是

A.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B.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C.由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政务部门

史学家钱穆曾说过:“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政府的真正领袖。”下列最能说明材料中观点的是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上利归公而外权消矣。”该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皇权 B.削夺将领的兵权

C.防止“陈桥兵变”的重演 D.防止分裂割据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监察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实行推恩令 D.建立“中朝”

《通典》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于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②被后世一直沿用 ③有利于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④科举取士促使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 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C. 宋代设立两府三司制度

D. 元代皇帝设立中书省加强皇权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C.设三司总管国家财政 D.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雍正皇帝说:“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反映了清朝时期

A.雍正皇帝重视人才 B.雍正不愿大权独揽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君主同情广大人民

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A.牵制了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

B.与日本共同反抗侵略

C.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

D.以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为主要斗争内容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说,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间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武器太弱。这种说法

A.看到了东西方制度的巨大差距 B.看清了世界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看到了敌强我弱的现实 D.看到了中国向半殖民地社会转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95年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对此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中国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生产力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有利于瓦解中国腐朽思想和落后的自然经济

D.没有西方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中的“书”应为

A.《各国律例》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时,恩格斯预言说:“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但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旧有的小农经济的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逐渐瓦解。”下列各项中证实了恩格斯的预言的是

A.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列强加强资本输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强调,“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梁启超在此强调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中体西用的主张 B.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C.否定中国的儒家思想 D.否定西方的基督教

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在这种“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意识指导下出现的最早的实践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中没有增开商埠的条款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理由是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由于它

A.沉重打击了军阀势力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根基

C.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在于

A.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 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C.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权,“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 D.确定了“联俄”政策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是

A.革命方式 B.确立共和政体 C.革命道路 D.民主精神的传承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州。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首诗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北伐战争的进行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的《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名称。”蒋介石也称赞说:“太平天国之战争,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19世纪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发展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指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③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④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日本官方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记述:“管区内的敌人,使日军最感棘手者,为冀西及冀中军区的共军。彼等以省境及日军作战地区附近,或沼泽、河流等日军势力不易到达的地区为根据地,进行巧妙的地下工作及灵活的游击战。”文中的“共军”是指

A.红军 B.新四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近年来,随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45-1949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中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发动对红军的围剿战争

C.组织淞沪会战 D.出席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

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此时美国驻华使馆所在地为

A.武汉 B.南京 C.延安 D.重庆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时代》杂志报道:“日本人攻克中国的‘华盛顿’。”此报道可以印证

A.卢沟桥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徐州会战 D.南京失陷

1940年4月25日,彭德怀在致各团首长的指示中说:“日寇现在在拼命修筑道路(据各地统计之多殊为惊人)……此种阴谋如不积极求得阻止与粉碎,待其完成,将会予我坚持敌后之抗战以极大困难和不利。”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B.发动了平型关大捷

C.进行了百团大战 D.开展了反“扫荡”斗争

《浅议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毛泽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在于照顾和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其实行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切中要害,对症下药,其调整政策的关键点在于不失时机,强力推进。”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①作出长征、实行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 ②开创不同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③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 ④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挥师大西北 D.挺进大西南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直接说明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昭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本目的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的政党 D.为实现“一国两制”的目的

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下列五个省级自治区成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内蒙古自治区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广西壮族自治区 ④宁夏回族自治区 ⑤西藏自治区

A.①③④②⑤?? B.③④⑤①②? C.①②③④⑤? D.⑤①②③④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A.修改宪法 B.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C.平反冤假错案 D.改革选举制度

村民选举时新时期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说明了村委会选举

A.使村委会的职能由“管理和监督”变为了“指导和服务”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法律依据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问题的能力

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能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B.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949年,毛泽东说:“……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的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他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合法的地位。”由此判断我国的外交原则是

A.独立、平等 B.不结盟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求同存异”的原则,它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美国支持“台独”

B.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

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时间是

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新华社评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一个自强奋进的东方民族,一个日益强盛的伟大国家,以特有的胆识和远见,包容和胸襟,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积极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浩荡洪流。下列最能证明这一评论的是

A.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B.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总分40分(第61题12分,第62题15分,第28题13分)。

61.(12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和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材料三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人移居台湾最早的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回答: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角度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4分)

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家谱在当今社会的作用。(4分)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对利用家谱资料应持什么态度?(4分)

62.(15分)上海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上海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

相关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