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539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5-15 11:33:30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第Ⅰ卷 客观题

得分

批卷人

选择题

每题1分,共50题











1.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

3.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4.梭伦改革的目的是

A.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B.给予平民足够的政治权利

C.削弱贵族势力 D.消除氏族制度的残余

5.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这里的“两方”是指

A.地主、农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6.“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有

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8.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经济政策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 )

①十二等爵制 ②推行县制 ③户籍什伍制 ④连坐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11.帝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

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材料中的“帝”是

A.秦孝公 B.孝文帝 C.宋仁宗 D.宋神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②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

③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北魏农业生产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均田制 B.吏治的改善 C.赋税的调整 D.迁都洛阳

14.下列评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B.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

C.从根本上减轻农户的劳役和赋税负担

D.强兵措施未能扭转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15.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方田均税法就是按田宙多少收取地税

B.将兵法改变了宋太祖时制定的更戍法

C.保甲法的目的是加强控制与提高军力 D.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16.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北宋过分集权带来的恶果有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18.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方田均税法 B.农田水利法 C. 免役法 D.市易法

1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共有的是

①因信称义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③简化教会仪式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马丁·路德身上的是

A .正在兜售“赎罪券” B. 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 .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 与一位修女喜结良缘

21.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乳牛。”该谚语最能说明

A.德国是天主教的信仰区 B.教皇在德国势力相当大

C.德国完全受教皇的控制 D.教皇对德国的剥削沉重

22.“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面对旧势力的围剿,发出这一呼吁的改革者是

A.穆罕默德·阿里 B.马丁·路德 C.商鞅 D.谭嗣同

23.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1861年农奴制改革

A.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D.平息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25.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26.对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国内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B.沙皇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C.工业的发展特别依赖美国资本

D.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受到封建残余势力的严重阻碍

27.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这次改革的后果是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②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③贵族地主利益得到保护 ④解除了农奴对地主的一切依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29.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30.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②阶级矛盾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1.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32.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33.以下关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它的颁布标志着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B.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C.以英国《权利法案》作为蓝本

D. 近代亚洲第一部宪法

34.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因为

A.国内运动呼声高涨 B.日本综合国力的提高

C.大力倡导“文明开化” D.日本政府外交的努力

35.《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6.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37.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38.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材料反映出李鸿章

A.已转化为维新派代表人物 B.主张废除三省六部

C.已经与慈禧太后分道扬镳 D.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39.百日维新时期,法令叠出,所颁诏令未曾提及

A.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C.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D.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40.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41.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在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发生 B.以暴力推翻原有政权后进行

C.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42.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 D.军事实力的差异

43.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44.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富国强兵 C.“殖产兴业” D.提倡“文明开化”

45.明治维新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制

C.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发展交通

D.废除土地买卖禁令,统一征收地税

46.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7.百日维新措施中,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是:

A.各省保荐人才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工商业

48.明治维新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制

C.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发展交通

D.废除土地买卖禁令,统一征收地税

49.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50.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其中不准确的是

A.《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百年基业》

C.《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D.《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Ⅱ卷 主观题(共50分)

一、改革,中文是由改变与革新或革命组成;英文是reform,意思都是对原有组织形式或社会结构进行重组,以达到改善社会状况的目的。社会改革是一个全面涉及人文与科学的综合系统工程,任何一项社会改革都会牵涉到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古希腊抒情诗选》

材料三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订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四: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使“宗室贵族多怨望者”的措施是什么?(10)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概括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克里埃尼图能跻身第三等级依据的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内容?如果生活在秦国,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6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补考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材料四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简述材料一和材料四的观点。(4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且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哪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6分)对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最为有利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4)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3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4)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3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4分)

相关资源: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河北省馆陶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陕西省南郑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