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2013年春期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选择题部分)、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势力 4、明朝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各种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够与当时的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清王朝 6、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马六说:“我在外务部任职。”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马六 7、一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提出了一个论点—辛亥革命失败了,然后他准备找一些论据来证明这一论点。下面哪几点他可以参考 ①没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②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 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④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⑤没有使人民大众真正解放 ⑥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③④⑤⑥ 8、当代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提法,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使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转变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边界红旗始终不倒”的主要原因是 A.军阀割据混战 B.共产国际给予支持和帮助 C.地处敌人空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D.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仍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C.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建立独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D.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中国国家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出现?假若你是中央领导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可避免 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1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那么推动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是 A.中苏关系的恶化 B.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3、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4、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自然经济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15、唐朝时我国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代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 16、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迥异于中原,但工艺媲美于中原。我国青铜器最鼎盛的时期是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17、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不断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全面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面资本主义的压迫,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19、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有“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C.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D.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20、1945年8月,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外国资本的侵蚀B.官僚资本的重压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十五大上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22、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 A.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 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3、国外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B.实现了从土地私有到集体所有的转变 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24、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25、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需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侵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具吸引力 26、泰山东岳庙供俸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说明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第II卷(非选择题 48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4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价?(4分) (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的钓鱼岛,但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世纪60年代末,某国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就逐渐实施起侵吞钓鱼岛的计划,如在1996年日本在北小岛设置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竖起画有太阳旗的木牌,2012年野田内阁又制造了购岛闹剧,至如今安倍内阁还在无视历史,死撑不化。 材料二、自从80年代初期,日本爆发所谓教科书问题,几经反复始终得不到解决。进入90年代以后,教科书问题反而愈演愈烈,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不安。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是怎样不断扩大对中国领土侵略范围的?(3分) (2)日本觊觎侵占中国钓鱼岛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3)材料一、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3分) 中国古代商业是自然经济的补充,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1)商周时期,我国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 (2)与唐朝以前相比,唐朝后期及其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2006年2—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是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的,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2分)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是怎样从经济方面“不顾时势”的?(2分)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简要说明其产生的原因。(3分) (6)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分) 选考题(15分) 请学生在30、3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30题计分。 30、19世纪的埃及、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别,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对此有人指出: 对被侵略的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想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新的生产力的冲击无可抵挡。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越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也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5分 ) (1)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 (2)从三国的背景看,阻碍这三个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内因主要是什么?(6分) (3)试结合19世纪埃及和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现代化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这一观点。(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有人这样评价克伦威尔:“国家本来可以在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1962年出版的《克伦威尔的历史》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极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1)材料一、二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6分) (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3分) (3)你认为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6分) 高中(二)年级(历史 )答 案 选择题:1—5BDDCB 6—10CCBDD 11—15DCDBB 16—20BBCAB 21—26ADCBBD 27、(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拒绝与英国发展平等国家关系,张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冲突。评价:两人对鸦片战争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掩盖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目的。(4分) (2)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军事基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击日军。 (3)主要: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世界反法斯西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宣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28、(1)、1895年甲午战后,日本侵占台湾、澎湖列岛、钓鱼岛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整个中国成了它的侵略目标。(3分)(2)、政治目的:扩张领土,重温帝国主义旧梦。 经济目的:占有这一海域的海洋资源和地下资源。 军事目的:使此海域成为其海上军事基地。(6分) (3)、警惕日本右翼势力膨胀及军国主义复活;捍卫我国领土主权,保护我国海洋资源。(2分) 29.(1)官府控制。(2分) (2)唐朝后期,城市坊与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 买卖的时间也一改旧时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2分) (3)晋商. 徽商。(2分) (4)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2分) (5)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3分) (6)社会主义改造或和平赎买。(2分) 选考题 30、(1)西方工业文明的示范和冲击;民族危机的加剧;三国有识之士的倡导。(3分) (2)埃及:马木路克的封建割据。中国:封建顽固势力。日本幕府封建专制统治。(6分)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从西方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推行“置产兴业”政策,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加快建设近代企业。(6分) 31、(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斯图亚特王朝,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6分) (2)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3分) (3)摒弃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等。(6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