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94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5-17 13:47:3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B.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2.巴黎公社的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C.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D 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3.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科学社会主义 D.先进的生产力

4.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5.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巴黎公社期间 B.美国内战时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6.下列是发展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7.在某次革命中,革命领导人向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工农兵代表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次革命胜利意义的有①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④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8.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D.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9.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C.第一次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D.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10. 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C.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D.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11.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不同 B.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C.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D.规定的国家领导阶级不同

12.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建国后成立的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14.南方网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B.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15.近年来,我国一个法律名词变迁炙手可热——政府听证。天津、江苏等地相继举行了听证会,问计于民,对一次性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学校、学生、家长和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论证。国家决策的“问计于民”说明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D.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发展

16.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C.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途径

D.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17.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8.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表达了

A. 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B.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C.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

19.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对完成这一使命起了关键作用的是

A.“九二共识”的确定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中国国力的强大 D.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20.“江苏台湾周”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生效后,两岸定期举行的一个大规模经贸交流活动。2011年两地贸易额达175亿美元,增长78.2%;江苏赴台旅游达55018人,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一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开始改革,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确立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地位

C.使平民取得政治权利 D.消灭贵族专制

22. 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 促进了鲜卑等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C. 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23.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A.汉族科技和文化是先进的 B.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权威

C.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D.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24.据载,商人刘乾随叔父在汴京经商致富,成为有名的大商人,但王安石变法却使他的收入直线下降。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免役法 C.均输法、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25.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青苗法 D.募役法

26.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 “既然已经认识到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他主张“从头到脚改良教会”。上述观点主要反映马丁·路德的思想是

A.天主教徒不应盲从教会说教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虔诚信仰并与上帝直接对话 D.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28.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口号,其作用是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思想

B.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C.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D.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29.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是

A.地主阶级革命派 B.十二月党人 C.激进派知识分子 D.守旧派知识分子

30.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梭伦的大盾(12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问题: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

(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

(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25分)

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国内最大反对势力分别是什么?(6分)

(2)三国的皇室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7分)

(3)三个国家的改革对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概括三国改革最大历史功绩;(12分)

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DBA 6~10 BCCCC

11~15 BCBCD 16~20 BACBC

21~25 ABACC 26~30 DCBCC

31.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水平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

(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

?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

?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

?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

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

(2)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合理解释

?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

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

(3)水平l: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

?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

其他答案。

32.答案:

①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县制、制订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经济实力。

③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相关资源:
·河南省商丘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甘肃省会宁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