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04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2-20 8:55:4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50分)

1、《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来源:Z_xx_k.Com]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2、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宗法关系的疏远 D.铁犁牛耕的出现

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重农抑商政策

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来源:学科网ZXXK]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5、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来源:Z.xx.k.Com]

6、唐诗中有不少反映商业发展的素材。例如张籍的《贾客乐》描绘“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的《庄居野行》描绘“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皆去作商贾。”出现这些诗句的原因是

A.唐诗的题材包括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D.统治者对商业的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7、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8、右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9、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0、一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描述当时北京西餐馆的盛况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里醉琼林。”诗中所述情景最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新中国成立后

11、陈独秀曾写道:“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材料中的“义旗”指的是

A.《狂人日记》 B.《庶民的胜利》

C.《文学改良刍议》  D.《文学革命论》

12、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是因为“散伙”的做法(  )

A.违背了共同致富的愿望 B.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C.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脱离了当时农村的实际

14、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

A.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15、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 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6、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17、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先进,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它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对公民权的尊重 C.自由公正意识 D.人文主义精神

1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天演论》

19、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 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加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20、“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

A.揭示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21、二战后期,美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1年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这反映了美国企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B.以合法的武力干涉别国内政

C.全面控制西欧与日本 D.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

22、农业生产直线下降,农民有意缩减生产,他们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工人人数由250万降到140万,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此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 B.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局限

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D.“一战”后期沙俄国内状况

23、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由此得出结论

A. 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B.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 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2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间喜剧》是该类文学的代表作

B.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C.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手法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5、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这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要讲的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汉密尔顿从来不曾期待不完美之人制出完美之物。他说:一切经过集体讨论制定的方案均为各种意见的混合体,必然混杂每个个人的良知和智慧,错误和偏见。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一起的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与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

——摘自刘建湘《美国宪法的商谈原理》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2分)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4分)

27、(16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三: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消费观。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28、(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来源:学&科&网]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29、(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二: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 材料三: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彻底,广大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对他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游历。?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匿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匿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新校注》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和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不同目的。(4分)

[来源:学科网ZXXK]

(2)两次改革对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6分)

南昌十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6、(1)原因:宋初统浩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2分)

趋势: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选官制度走向公正、客观。(4分)

(2)“良知和智慧”: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或联邦体制);共和制度等(2分,1个要点1分);

“错误和偏见”:间接承认奴 隶制的合法性,存在种族歧视;选举权有性别、财产限制;没有规定公民权利。(2分,1 个要点1分)

28、答案:(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1分)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 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3分)

(2)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2 分)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 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4 分)

(3)文化特征: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2 分)说明:宋词繁荣,风俗画流行、话本、瓦子等。 (2 分,答道2个即可)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3-201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文登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