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99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7 13:16:4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每题4分 共48分

1.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注为:“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材料表明孔子

A.最早提出“无为而治”思想 B.使“无为而治”成为系统化理论

C.主张统治者应推行以德治国 D.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2.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手工业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3.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重申:“中国国民党的民生主义,就是外国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譬诸欧西各国,疾已缠身,不得不投以猛剂……惟我国与各国社会之状态不同……(可施展)社会主义之政策。”孙中山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4.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5.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就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这表明

A.党中央在科学文化上实行“双百”方针 B.“双百”方针遭到“文革”错误的干扰

C.阶级矛盾正在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文学艺术创作要求政治化

6.《剑桥中国史》:“从1943年以后,特别是从1945年起,他的思想就十分清楚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的最权威的范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文化的总结和顶峰。”此材料的核心内容是

A.中国革命有了符合自己实际的思想理论

B.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思想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D.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7.邓小平在1977年给中央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从当时的背景看,他的主要意图是

A.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纠正“文革”中的某些错误

B.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抵制“左”倾错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D.强调民主法治,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

8.“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写下的“诗篇”是指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以下关于这段独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 B.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

C.说明了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

10.“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11.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国君制国家之间的不同。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之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这段材料说明,卢梭认为自由国家与国君制国家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实行何种政体 B.是否存在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的对立

C.是否保留君主制 D.国家权力为哪些阶级或阶层服务

12.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

A.人性的解放 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平等与博爱

第II卷(非选择题)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的这五位历史人物,可以说,代表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发展历程,他们各作了怎样的探索?

14.(本题14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涵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年11月)

材料二?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全集》第9卷

(1)与孙中山以往的民族主义思想相比较,材料二有何明显进步之处?据材料一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

(2)材料一、二中孙中山的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

15.(本题14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材料二? 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理论原因。

16.(本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租地农民的地位高于商人和手工业工人……这就是许多世纪以来一直由政府……遵循的……基本原则。用专制一词才称呼中国政府,是因为中国的君主独掌国家大权,但是,中国的制度建立于明智和确定不移的法律至上,皇帝执行这些法律,而他自己也审慎地遵守这些法律。

——摘编自(法)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

材料二

到18世纪时,在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著名思想家托尔泰就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曾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受其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也曾出现这一格言。

——《十七至十八世界欧洲的中国风设计》

材料三

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树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贸易实务,任听个人自行出本经营,并非头人主持差派。

——摘自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奏报美鸦片船被抢现量予赏恤并晓谕严禁片》

自千七百八十九年(乾隆五十四年)议立育奈士迭国(United States)……定例勃列西领(President)以四年为一任,期满更代;如综理允协,通过悦服,亦有留一任者,总无世袭终身之事。

——林则徐《四洲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魁奈的基本观点,并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掀起“中国文化热”。

参考答案

 5.A

【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显然是说党中央在科学文化领域上实行“双百”方针,故选A项;从时间上看,这时“文革”还没有发生,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C项错误;D项内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6.B

【解析】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要抓住核心句“他的思想就十分清楚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的最权威的范例”,这与教材中“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思一致,故选B项;将材料的信息与选项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可知A、D两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C项错误。

7.C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背景。根据材料 “1977年”、“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和“把……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分析可知,邓小平反对的是当时中央“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力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故选C项。

8.C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从材料中“一九九二年”、“南海边”可知C项正确;A项出现于1978年, B项出现在十年探索时期,D项提出于2000年春,A、B、D三项错误;。

9.B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所学,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就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作品,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描写、抒发、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A、C、D正确;据此本题B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的内容。题干信息主要强调的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体现的是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精神,故选D项;A、C项是启蒙思想家的具体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项错误;B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题干也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11.D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材料中卢梭对这两种国家的对比,说明他更主张建立能够代表“公共力量”的国家,即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合理国家,反对由极少数人专制并为少数人服务的国家,故选D项;根据所给材料,卢梭反对的是专制统治,没有强调反对的政体形式,因此,A、C项的说法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任何国家都可能存在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的对立情况,B项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排除。

1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题中材料“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体现了人性的解放,故选A项。

13.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行了百日维新主张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陈独秀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建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并进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后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近代史上一些先进人物如何领导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以及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也就是说,近代中国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对于洪秀全,主要强调他建立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于康有为,主要是强调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于陈独秀,主要强调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对于孙中山,主要强调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对于毛泽东,主要强调他的革命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4.(1)进步之处;对外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明确推翻军阀的统治,主张各民族自求解放、一律平等。

原因:经过总结一系列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孙中山认识到封建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的内乱和分裂的主要因素。

(2)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动力,团结和激励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进行反封反帝斗争,有助于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涵、异同及新三民主义的作用。

第(1)问将材料二中体现的新民族主义与旧民族主义相比较即可得出其进步之处;原因:分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切勿撇开材料、照搬所学知识解答。

第(2)问根据材料体现出来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回答新民族主义对国民革命的影响即可。

15.(1)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走俄国的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从此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2)原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共的理论成就。

第(1)问注意时间限定“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引领中国梦的是中国共产党,因此这一问要回答出中共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获得民族独立,从而奠定“民族复兴梦”基础。结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内容,理清过程在于中共从 “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第(2)问材料信息“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所指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所指是1979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紧扣题目限定角度“理论原因”,这样不难得出其成功理论原因在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1)观点:农民的地位高于商人和手工业者;中国实行君主专制;法律是为专制服务的,并对君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评价:前两点是正确的;后面一点是片面的,在君主专制社会,法律不能限制君主的权力。

(2)原因:借助中国的儒家学说,弘扬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理念。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关系。第(1)问,根据材料一做出回答。第(2)问,可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想到“自由”和“平等”等启蒙主张,然后总结出“原因”。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试题(历史)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