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命题人:苗文源 郭向荣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法国社会史学家谢和耐在叙述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时说:“君主并不需要使用特殊人物,也无需依靠运气。……道德品质并无作用,甚至还会将事情弄糟,因为它会赋予有德之士以危及君主与法律权威的权力从而导致国家的覆亡。”“某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是 ①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② 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④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 C.朱熹??????D.陆九渊 5.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6.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7. 康德说:“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 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 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与此主张一致的是 A. 人没有真正的自由 B. 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C. 法律纵容自由泛滥 D. 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 8.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9.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 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 使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③ 使人类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④ 使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0. 易卜生的戏剧中加入了大量讨论,就是针对某些问题进行现场争论,这就使得其戏剧与传统戏剧不同,因为易卜生的讨论内容是大家都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而且讨论双方是平等的,讨论的内容是公开的。由此可见,他的作品属于 A. 古典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现实主义文学 D. 现代主义文学 11.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12.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3.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 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 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认为需要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14.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15.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 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 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17.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雅典城邦公民权的获得一方面要看其父母是否都是本邦公民……本邦人如果从事工商业达到一定期限也会被取消其公民资格。”这说明古代雅典 A.民主的基础不具广泛性 B.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妇女不能参加政治活动 D.工商业者没有公民地位 18. “英国光荣革命在—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 A.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因素???????? B.必须借鉴英国民主革命经验 C.要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 D.与美国的民主之路大相径庭 19.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和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中国近代涉及制度之争的事件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 1917年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因为当时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同时,列宁也提醒人民要警惕资产阶级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这时俄国所处的形势是 A.推翻沙皇专制的二月革命即将爆发 B.革命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广泛执行???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已经获得成功 21.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A.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与条约这一内容相关的国际背景是 A.美国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 ?? ?B.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23. 1834 年,英国修改了济贫法,1848 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33 年至 1856 年期间,英国为增加国民的福利设立了20 个中央委员会、董事会及视察团,1870 年通过的《教育法》普及了小学教育。上述事实说明A.经济发展强化了英国政府的社会责任 B.当时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C.英国是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 D.英国民主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 24. 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动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等。此举是为了 A. 推行凯恩斯主义,改变发展模式 B.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结构 C. 强化政府职能,实行混合经济 D. 保障有效需求,稳定经济运行 25. 2014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南非总统祖马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多次为发生经济危机国家提供经济贷款等措施,但收效甚微。与现有银行不同的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会采取更具实效的举措来切实帮助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这说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 A. 只在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 B. 有助于推动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多元化 C. 冲击了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D. 反映了全球经济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16分)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对科举制的基本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上述议论的背景。(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6分) 27.(18分)调整结构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1836-1838年(平均每年) 1894年 数量(万担) 比例(%) 数量(万担) 比例(%) 内销 165.29 76.78 171.48 44.32 外销 50 23.22 215.44 55.68 产量 215.29 100 386.92 100 材料三? 我们所说的工业化,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是:自己能够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密机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象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等。 ——摘自周恩来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56年11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说明黄宗羲与商鞅思想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4分) 28.(16分)国民素养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而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二 梁启超充分强调道德和民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他从戊戌维新失败中悟出一种道理: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应当重视作为国家主体的国民。……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强调培养资本主义化的“新民”。进行德、智、体、群等方面全方位的训练,是当务之急。最终使国民具有公德、私德、自尊、政治能力、权利、义务、尚武、毅力、合群等优良品质。 ——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材料三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说,近年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主张的共同点。(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国民素养观。(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国民素养的滑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加强当今国民素养建设。(2分) 高二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任两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原因: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7.(18分) (1)由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2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壮大;经世致用思想兴起。(4分,任意两点4分) (2)现象: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2分)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4分) (3)指导思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分) 原因:①重工业是基础工业,而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②中国当时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须首先建立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③向苏联学习。(任两点4分) 28.(16分) (1)共同点:都强调国民的道德素养,并以此挽救社会危机,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2分)(2)认识:国民素养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国民素养。(2分)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