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272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12 20:13:48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 40小题共40分)

1.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惧。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A. 考据、求真 B. 求真、鉴戒 C. 鉴戒、陶冶 D. 陶冶、考据

2.《荀子·王制》载: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这体现了荀子的治国思想是

A.以理治国 B.以德服人 C.纲常伦理 D.仁义王道

3.《墨子》中载: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何也?曰:彼以为强(努力生产)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造成当时农民“早出暮入”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家庭负担日重 B.苛捐杂税,政府剥削重

C.土地私有,生产积极性高 D.地主剥削,高利贷盘剥

4.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其内容立即全国执行。这说明

A.秦实行大一统 B.封国国君重视 C.皇帝集权至上 D.秦朝尊孔崇儒

5. 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6.《辞海》中解释一位名人的内容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在政治上属于旧党。”据此可推断此人是

A. 苏轼 B. 张择端 C. 蔡襄 D. 郑板桥

7.《东京梦华录》载: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上述材料反应宋代“市”

A.按照商品种类分区 B.不受政府任何监管

C.市坊界限仍然存在 D.营业时间不受限制

8.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下列史料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理学主要是以“性和天道“为中心的哲学 B.凡五谷种子,抑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

C.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D.交子的产生与商品货币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9.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的经典,是古代教育及选任人才的重要依据???

B.全国各地普设孔庙,并由官方定期举办祭孔典礼????

C.儒家思想集诸子百家大成,深获帝王爱好与提倡???

D.通俗戏剧小说,将儒家忠孝节义观念普及于庶民?

10. 顾炎武《日知录》载:“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体现顾炎武反思

A.上下分权 B.君主集权 C.郡县与分封 D.国家官制

11.下表是清朝顺治到道光年间,人口总量、缙绅地主数量、人均占地量情况表,对此准确表述是

时间

人口总量(万)

缙绅地主总量(万)

人均占地(亩)



顺治

6000

300

14



康熙

10000

500

6.8



乾隆

30000

1500

4



道光

40000

2000

1.4



A.人口增殖速度与人均占地成正比 B.人口增速,土地兼并导致人均占地量下降

C.人口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D.人口总量上升必然导致缙绅地主总量上升

12.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3.“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14.“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5.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至今仍是西方精神文明的家园,从人类政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他们为人类的社会进步提供了

A.?人文主义和中央集权? B. 商业文明和冒险精神

C. 哲学思辩和逻辑推理 D. 民主政治和法制保障

16.“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

17.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军权高于行政权 B. 分权与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至上 D.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9.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能够看到

A.电话 B.蒸汽机 C.汽车 D.电灯

21.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22.“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分析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23.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24.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界 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

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 ④都只发展国有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26.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27.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8. 右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 日本 B. 德国

C. 苏俄 D. 法国

29. 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30.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 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 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31. 1910年10月,于右任创办了《民立报》。黄花岗起义爆发后,《民立报》详细介绍了起义的经过,赞扬烈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并公开预言“民党”即将战胜政府、“改造中国”。武昌起义前,该报又指责清政府是“冥顽不仁之政府”,痛斥清政府伪立宪的阴谋。这表明

A.革命派注重以报刊来宣扬革命理念 B.民众普遍认同了暴力革命的合法性

C.该报泄漏了革命党武昌起义的消息 D.当时的革命舆论与革命行动相脱节

32. 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变化后,我们所认识的孔子,既不再是金光环绕的“大成至圣先师”,也不复是“孔家店的黑掌柜”或“奴隶主复辟势力的总代表”,而是一位两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与这一世纪偏颇认识孔子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袁氏复辟——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尊孔复古——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33.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4.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 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35.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这说明他认同观点是

A. 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款夷” D. 倡科学,“打倒孔家店”

36.“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37.右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对此准确的表述是

A.土地改革调动了中国农民积极性

B. 苏联打破斯大林模式导致产量低

C.高度集中的体制使两国产量徘徊

D.家庭联产承包使中国超过苏联

38.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39.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40.以下三幅标志图片所代表的企业,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

C.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D.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崇尚国外品牌

二.材料解析题。(41题20分,42题20分,43题20分,共60分)

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 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2)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6分)

4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名门望族——“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刘氏家族于1878年在福州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天泉钱庄。刘家通过当铺、钱庄、土地、房屋赚得了大笔收入,为日后发展民族工商业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洋务派发展实业也有了一定成绩。刘氏家族成员萌生将资金投向工业企业的念头。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材料二? 1912年,刘家以1.5万元的价格接办,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较稳定,电话机从200多架增加到800多架,电话费收入也逐年增长……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闭,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提出续借120万元的请求。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1939年,日寇飞机疯狂轰炸福州,电气公司先后8次被炸。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材料三?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刘氏家族向政府申请其家族企业全部公私合营。……成为福州市全行业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福州电力与“电光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刘氏家族创办近代企业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刘氏家族企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并谈谈刘氏企业最终归宿及其启示?(12分)

4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 40小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C

A

A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B

D

B

D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B

A

A

B

D

A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D

D

A

C

C

C

B

C



二.材料解析题。(41题20分,42题20分,43题20分,共60分)

41.(20分)

(1)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2分)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2分)

(2)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2分);苏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2分);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4分)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8分)

42.(20分)

(1)商业资本的积累;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利润的驱动。(8分)

(2)阻碍因素:政局变动;官僚资本的掠夺;日本侵略。(6分)

归宿: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或国营企业)。(4分)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民族独立是发展经济的前提。(2分)(两点取一点)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部分区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