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86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31 19:37:23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君主专制

2.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

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 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

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 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

4.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地方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5.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公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由材料可见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

B.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

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

6.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7.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A.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B.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C.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8.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9.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10.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的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综合宽容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空间

11.瑟·赖特说: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文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变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变成了“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传统文化遭遇冲击 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外来文明汉化明显 D.西学东渐进程加快

12.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物” D.“理”、“欲”统一

二、材料题(共两题52分,注意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超出区域不给分)

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9分)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3分)

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6分)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分)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8分)

14.(2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少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4分)并分析其思想特点。(2分)



2.【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周朝的政治制度

【答案】C 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在实际运作中,君主可以根据其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导致出现王权争夺的现象不断出现。故选C。A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材料评价的是宗法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排除D;材料中没有提到具体的年代,故B项错误。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3.【答案】C

4.【答案】B

【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题干限定的角度是制度变革层面,故排除C;三公九卿同样有行政效率高的优点,故排除A。D项史实错误;三省六部制把决策、审议、执行权给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使中央的权力行使更趋规范化,故选B。

5.【答案】D

6.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商业的发展【答案解析】解析:A项是指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项体现了唐朝对“坊”的管理,即严格限制临街开门;C项是宋代的夜市、晓市;D项是指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分离的限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各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

7. 【答案】A

8.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解析】材料反映了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与重商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郑板桥在为别人作书画的时候明码标价、直言不讳的强调自己应得的报酬,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品价值意识,反映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已被冲击;“总不如白银为妙”反映了白银已经成为当时比较普遍流通的货币,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带来的观念变化,人们更加重视金钱,故B项正确;材料中郑板桥个人事例反映不出整个社会存在着逐利风气,故C项错误;材料的中心思想不是讲文化产业兴盛,而是传统观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

9. 【答案】B

【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主张社会的改造在于强化礼教和法制,即用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改造,说明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项正确。A项错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C项错误,汉朝时儒法并用成为治国思想;D项明显错误。

10. 【答案】C

11. 【答案】C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佛经中夫妻关系的问题,不足以冲击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佛经译文,无法体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据材料“佛经译文遭改动”、“‘丈夫供养妻子’变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和“‘妻子体贴丈夫’变成了‘妻子敬其丈夫’”体现了汉代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后,强调三纲五常,外来文明汉化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佛经译文遭改动,不能说明西学东渐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12. 【答案】C

13.【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答案解析】答案:

(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

(2)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

(3)新变化: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管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主等早期“资本家”。

(4)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然后注意语言组织。(2)本问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再结合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即可。(3)注意材料信息“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然后注意语言组织。(4)本问考查明清时期东西方对比,从表现和原因两个层次夺,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等多角度展开阐述。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宋朝、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

14.【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答案:(1)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尊的礼数,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

(2)理想:治国、平天下。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

(3)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特点: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根据材料二中的“要把清净寂灭究竞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这句话可以得出其政治理想是“治国、平天下”,由于“修身、齐家”属于个人理想,所以不能作为答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原因有佛教、道教的冲击;政治、思想环境的相对宽松,封建经济的较长的发展期,社会出现长期的相对承平状态;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等。另外结合材料二中的“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书院讲学”等信息可以得出两个原因,即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以及州县学的设立,书院的大发展,形成了一种鼓励读书,研究学问的风气。(3)君主政治观: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不难知道,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经济发展观: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都可以得出,即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思想特点:可以结合儒家思想发展到明清之际的表现得出,即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并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六校联考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部分区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