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86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31 19:37:2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1.《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2.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

A.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民主 C.争取国家独立 D.实现个人自由

3.20世纪初的《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的进程 B.政体频繁的更替 C.社会思潮的演进 D.社会风俗的嬗变

4.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 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7.“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8.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

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

9.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①认为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④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10.右表为英国议会立法状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时间

议会通过的法案数

每次议会会议立法数



1660—1684年

533





1689—1702年

809

62



1760—1820年



254



①护国主政体结束后确立了议会主权

②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议会地位提高

③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议会立法数量大增

④议会改革提高了立法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12.罗荣渠在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材料中“三次现代化努力”指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一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一辛亥革命

14.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15.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16.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

C.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 D.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17.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

18.康德在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白己理性的自由。”康德在此

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B.强调了自由就是天赋人权

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19.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

①“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②“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③“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④“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二.材料题(共4小题,共计6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对美国革命的认识。(6分)

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6分)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二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4分)

24. (14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法保证每个人各得其所,正义是在法的范围内保护人的权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通过罗马法而在罗马延续。又过了十几个世纪,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

——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美国人①以反对暴政压迫的革命开始,并且最终成为胜利者,然后他们表明了②理性的生灵是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行使主权——制定一部永恒的宪法——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所有的这一切都③赋予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以更大的现实性。美国革命还强化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念,即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

——[美]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材料三 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这部法典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波拿巴政权的性质,证明了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启蒙运动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4分)

(2)阅读材料三,任选带有下划线的①②③中的一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4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6分)

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3月模块诊断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B

D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A

B

D

C

A

B

C



21.

(1)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

法国:浓厚的激进色彩;民众力量的推动。(8分)

原因:历史传统不同: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法国君主势力相对强。

法国受启蒙思想影响大,尤其是卢梭思想;外部因素对革命的影响。(6分)

(2)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天赋权,体现美国资产阶级首创精神等。(任意3点)

24.

(1)古典希、罗思想和法律强调人的天赋人权和尊严;启蒙思想以理性为基础,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和法治。(4分)

(2)①英国颁布一些高压法令,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矛盾激化,独立战争爆发,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②各州代表经过激烈讨论,制定《1787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宪法修正案使宪法在维护稳定的同时又能适应新的需要。

③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精神,国会和总统由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 通过修正案,保障人的自由和权利。(4分)

(3)资产阶级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有深渊的国际影响;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是资产阶级政权。(6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青阳县木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