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单选题(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框内) 1.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棱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 A.颁布“解负令” 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陪审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 《史记·商君列传》载太史公曰:“商(鞅)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B.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考察 C.从生平实绩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D.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 4.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5.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6.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今河北张家口一带),计口授田。”这实际上是( ) A.废除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的雏形 C.实行方田均税法 D.均田制已大规模进行 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8.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9.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4.马克思赞誉阿里为“惟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阿里改革的历史意义的主要有( )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②推进了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③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5.《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列强的干涉 B.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16.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17.《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1861年成为俄国经济的“分界线”是因为( )①废除了落后的封建农奴制???②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国家的危机③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加快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改革的内容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形成了君主权力与教会的对立 B.阿里改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近代国家 C.俄国农奴制改革增加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劳动力来源 D.明治维新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19.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0.下列关于日本近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安政大狱???②废藩置县③大政奉还?④颁布《日本帝国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21.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因素不包括( ) A.封建社会经济衰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尖锐和激化 D.西方列强的侵略 22.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公车上书” 23.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邻水二中2015年春高2013级4月月考 历史答题卡 一、单选题答题栏(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盛装下的苍凉——宋帝国》 材料三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他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四 ——根据《俄国近代史》有关数据编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法令?(2分)恩格斯认为这一法令是对债权人财产所有权公开的 “侵犯”,为什么改革还得到民众的支持?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两次改革在经济举措上有何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对两国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4)材料四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7. (14分)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20世纪早期, 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结合材料和所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6分) 28.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三 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 ——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6分)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