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 的国王”,这表明(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的变化 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2.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 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3.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 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直到1969年,英 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由此可见(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B.英国的议会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完善 C.议会是英国政治权利的核心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 4.“(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 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 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 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 D.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 5.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 的乡巴佬,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二百多 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天下 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作者意在( ) A.说明美利坚民族缺乏创新精神 B.赞赏美国宪法非常完善 C.强调美国宪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D.肯定美国宪法相对稳定 6.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表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在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 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 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总统之所以会被“关在笼子里”主要是由于( ) A.总统仅是国家元首而非政府首脑 B.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C.执政党随时会被在野党击败 D.最高法院和国会经常联合起来对付总统 7.下列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组成部分有①宪法目的 ②宪法的宗旨③宪法的意义④宪法的正文部分(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国历史的发 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推动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 A.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B.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 C.1871年宪法确定了帝国议会 D.德意志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了最高权力 9.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 问题上出现分歧。其结果应是( )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 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 10.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1. “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 D.成立经互会 12.“巴黎公社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这里“高峰”主要是指 ( ) A.采取了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B.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克服了以往起义自发性特点 D.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13.1971年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 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 ) A.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 B.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 C.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 D.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14.欧元使欧洲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了一种休戚与共的感受。这表明 ( )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的经济实现了新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欧共体各国制定了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这表明欧共体( )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 B.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C.合作的组织机构更具程序化和严密性 D.大欧洲联盟已经正式形成 16.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17.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18.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19.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21.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示意图。“──”表示合作关系, “ ←→ ”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A. 美国、中国、苏联 B. 中国、美国、苏联 C.苏联、美国、中国 D.美国、苏联、中国 22.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 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3.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24.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25.“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6.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最可能是( )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27.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28.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9.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 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 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0.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 下了诸如右图所示的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 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2分)
32.(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未满届的众议院。 材料二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材料三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四 关于皇帝的权力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4分) ? (2)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国家元首的产生和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方面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6分) 3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的什么政策?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4分) 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4分) 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 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而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8分) (4) 列举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并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4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